香港DSE考试成绩放榜后,作为港籍生的你是否还在纠结“分数能上哪所大学”?今年港校升学政策迎来重大调整:非本地生名额翻倍至40%,但港籍生仍手握“学费仅1/4”,“内地高校免试申请”等独家优势!
香港共有22所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8所政府资助的“港八大”和4所自资院校。这篇文章将为你拨开迷雾,清晰呈现不同分数段对应的升学路径,助你精准定位目标院校,提前规划未来!
2025年DSE升学新政:3大变化影响你的择校决策!
非本地生名额扩容,但港籍生“僧少肉多”
优势不变
新政:2025/26学年起,香港八大公立大学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升至40%,名额从3000增至6000个。
港籍生利好:本地生名额仍高达15000个(是非本地生的2.5倍),且竞争压力更小。例如港大商科专业,港籍生录取率比非港籍生高37%。
考试科目大调整,备考方向需转变
中文科:取消“聆听与口语”,新增“实用写作”(如演讲稿、提案书),占分比提升至30%。
数学科:新增“数据科学”模块,涵盖AI基础算法(如线性回归),占选修部分25%分值。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教育,聚焦《基本法》与大湾区政策,开放性论述题占比增加。
内地高校免试名单扩至145所,港籍生升
学路径再拓宽
港籍生凭DSE成绩可申请内地145所高校(含清华、北大、复旦等),无需参加高考。2024年数据显示,港籍生通过“内地免试计划”入读优质高校的平均分数比内地高考低120分。
DSE计分规则
DSE计分为八个等级:U、1、2、3、4、5、5*、5**。
最高分为5**(7分),最低分为U。在DSE中,5**并不代表试卷满分,而是代表在排名中位列前茅。
但级别与分数的对应关系在不同高校之间略有不同。以下是2025年香港各高校对应的分数及计分方法:
分数段对应院校:从“港三大”到“副学位曲线救国”,港籍生的精准升学路径
分数段1
BEST5 19分以上(332A+33)——冲刺“港三大”知名校
香港大学(HKU)、香港中文大学(CUHK)、香港科技大学(HKUST)作为香港知名学府,是众多学生的梦想殿堂。若达到“332A+33”且BEST5 19分以上,就有机会冲刺这三所名校。
例如:科大理学A组,若考得335A+44(选修M1/M2、物化生),加权分数达标即可入围。
不过要注意,这只是门槛分数,实际录取竞争十分激烈,每年的录取线都会根据当年考生整体成绩和报考情况有所波动,建议结合目标专业往年数据提前准备。
分数段2
BEST5 17分以上(332A+33)——瞄准香港城市大学优势专业
香港城市大学在工科、商科等领域表现出色,是很多学生的心仪之选。以城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考获334A+43(选修M1/M2、物化生),加权分数达标就有录取机会。
城市大学的优势学科与就业市场需求高度匹配,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认可度较高,适合希望兼顾学术与职业发展的学生。
优势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2025年新增“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本科课程,预计录取分数334A+43(约19分)。
分数段3
BEST5 16分以上(332A+2)——尝试岭南、教大特色课程
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可以尝试报考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的部分课程。岭南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香港教育大学则在教育专业(如幼儿教育、中学教育)方面优势突出。
竞争提示:此分数段竞争较激烈,录取结果需结合当年JUPAS申请人数、分数分布综合评估,建议搭配“弹性收生”政策(如单科差1级可酌情录取),建议填报3个以上志愿分散风险。
分数段4
未达BEST5 (仅332A+2)—— 自资学士学位的备选方案
若成绩仅达到“332A+2”但未满足BEST5要求,也不用灰心,自资学士学位课程是重要备选。这类课程门槛相对较低,且覆盖热门专业,例如:
香港恒生大学:商科与管理学突出,商科就业率92%,与行业联系紧密;
香港都会大学:提供弹性学习模式(如兼读制),适合需要平衡学习与其他事务的学生;
香港树仁大学:人文社科(如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为强项;
不过需留意,自资课程学费较高(约7万-10万港币/年),建议提前规划经济预算。
分数段5
五科2级(含中英文)—— 副学位“曲线升学”路径
对于DSE五科达到2级(且包含中英文)的学生,副学位课程(副学士/高级文凭)是“曲线升读大学”的优质选择:
副学士:以通识教育为主,课程衔接大学本科(通常读完2年后,可申请升读大学三年级),适合希望后续冲击本科的学生;
高级文凭:职业导向更强,侧重技能培训(如护理、设计、酒店管理),适合希望尽早进入职场的学生。
高升学率院校:
港大附属学院:72%的升学率,其中19%可升读香港大学;
理大香港专上学院:90.2%的升学率,商科相对热门,为后续升学提供有力保障。
分数段6
有科目1级/U(未达标)—— 应用教育文凭的补救机会
若有科目考获1级或U级(未达标),也有补救方案——修读应用教育文凭(Diploma)。该文凭修毕后,学历等同于DSE五科2级(含中英文),可衔接副学士、高级文凭课程,或直接报考香港公务员(部分基层岗位认可此学历)。
推荐院校包括香港都会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贴合升学与就业需求,且学习难度适中,适合需要“补短板”的学生。
港籍生升学必看:3个关键提醒
在规划DSE升学时,以下3点需重点关注,避免踩坑:
1️⃣适用范围明确:本文所有分数段与院校推荐仅适用于港籍学生(含持香港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学生),非港籍生(如内地生、外籍生)录取分数通常更高,需单独参考院校官网要求;
2️⃣弹性收生机会:少数院校或专业(如部分自资院校、副学位课程)在单科差1个等级时(例如某科差1级未达要求),可能酌情录取,但此类机会竞争激烈,需主动联系院校招生办沟通,提交个人陈述、获奖经历等补充材料;
3️⃣JUPAS志愿策略:通过JUPAS申请本科时,需合理分配志愿顺序,结合“冲、稳、保”原则——前2-3个志愿冲刺高于自身分数的院校,中间志愿选择匹配分数的院校,最后2个志愿选择保底选项,同时参考往年录取加权分数(如港大、港中文部分专业会对选修科加分)评估机会。
2025年香港DSE升学战役已进入倒计时,港籍生的每一分都藏着“低分高录”的机会——无论是冲刺港三大的加权分策略、副学位“曲线救国”的高升学率路径,还是内地145所高校的免试通道,提前规划者总能抢占最优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