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校友刘昔霖分享:以艺术为舟 渡自心之海 寻最纯粹的本心

校友故事

在当今这个追求“标签化”和“快速定义”的时代,我们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这一位耀华校友——刘昔霖

她是执画笔于世界的艺术家,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收藏;她是笔耕不辍的作家,以《一念·自在》画说儒释道智慧;她是“一念学堂”的创践人,是儒释道智慧课的发起者;她是剑桥艺术与金斯顿大学的学子,也是颂钵音疗师,是创业者,是教育者……

这些身份,如同她画作中斑斓的色彩,看似纷繁,却共同指向一个异常清晰的源头:一颗不断向内探索、求索澄明与自在的本心。她的故事,不是一个关于如何成功的范本,而是一场关于如何回归自我的内在漫游。

刘昔霖

青年艺术家、作家、文化创新实践者

其创作扎根中华美学体系,擅以当代艺术解构传统哲学意象,作品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展览,主张「艺术应为时代提供精神锚点」。创践一念学堂,儒释道智慧课,少儿文化美育营。著书:《一念·自在 人道 天道 心道——刘昔霖画说儒释道》

△刘昔霖参展女性青年艺术家联展《我就是戈多》

对于刘昔霖而言,艺术最初是陪伴她青春的渡船,引领她穿越孤独的迷雾,而这艘船最早的龙骨,便是在古北耀华铺就的。

“在耀华的日子非常充实,那里的艺术课程极为契合我的天性,”她回忆道,“虽然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合群的孩子,但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允许你做自己」,这是古北耀华愿意守护的教育中极为珍贵的品质,在不被标准化答案束缚的环境里,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看见彼此真实的模样,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

昔霖回忆正是在这份允许下,她不仅找到了与艺术共鸣的方式,更在学校里收获了一生的挚友。曾经的孤独感,在真诚的看见与被看见中渐渐消融。

因此,听闻母校已经华丽转型成为一所专业的艺术高中时,昔霖的感慨既欣喜又笃定:“我觉得很棒,很纯粹。” 在她看来,艺术本身就是行业中极具前瞻性的领域。母校不仅保留了当年那份允许个性发展的理念,更将其构建成一个更完整的、与世界接轨的艺术教育系统。

校友故事 | 刘昔霖:以艺术为舟,渡自心之海,寻最纯粹的本心。欢迎在艺术设计预备课程中与她见面!

校友故事 | 刘昔霖:以艺术为舟,渡自心之海,寻最纯粹的本心。欢迎在艺术设计预备课程中与她见面!校友故事 | 刘昔霖:以艺术为舟,渡自心之海,寻最纯粹的本心。欢迎在艺术设计预备课程中与她见面!

△古北耀华形式丰富的艺术课堂

今天的耀华学子,不仅能享受到这份“做自己”的纯粹,更能从一开始就系统地接受艺术课程的滋养,在多媒介的尝试中确定自己的方向,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打磨个人作品,拥有一个更清晰、坚实的升学路径。

离开耀华后,刘昔霖开始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她的足迹遍布全球顶尖的艺术学府:从剑桥视觉表演艺术学院的熏陶,到英国金斯顿大学插画动画的深造,再到EAC法国艺术文化管理的跨界学习……她的行囊里,装满了日渐精湛的技艺。

她像一块海绵,吸收着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养分。她做过学生形象大使;做过艺术创作与空间设计和策展的巧妙结合;她的作品在海内外展出,获得国际奖项;她创立品牌设计服装、IP形象,涉足商业运营……虽以一名“艺术生”为起点,她的人生履历却极其丰富,职业发展开枝散叶。

△刘昔霖 (中) 参与LumiVoce慈善音乐会画展

△刘昔霖身着以个人画作设计的T恤

然而,当技艺的行囊日益丰满,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开始在她心中浮现:驱动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

“我接触商业,接触文化,但我的体悟是,其本质永远是内心的轻盈、明亮或者自在”,在不断求索中,昔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只有当心是这样的状态,那些‘术’(技艺、方法)才能真正渗透和流淌出能量,形成一个正向的能量循环。”

这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她的艺术之路不再仅仅是技巧的打磨,更是一场纯粹的“修心”之旅。

△左:刘昔霖与作品《无量》

右:墙绘作品《刘昔霖的潜意识痕迹》

在继续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的同时,她成为了NGBH国际颂钵音疗师,用声音艺术疗愈内在。她创办“一念学堂”, 发起儒释道智慧课,探寻古老智慧中的安身立命之道。

今年,刘昔霖的新作《在.古贝艺术小院…》,以空间为载体,以时间为刻度,不断生发并渐变留痕的让作品“生长”出来,这个有机生命体生生不息的、鲜活而天真烂漫的每一刹那的轨迹,是刘昔霖自我觉知的全息能量场。

展览主题:流白——潜意识迹象的当下探寻

策展人:吴从容

初秋,小院绿树成荫。《在.古贝艺术小院…》作品的艺术迹象,是对于生命内在、空间、自然的真切觉知。

△左:《在.古贝艺术小院…》作品院子大门;

右:作品《闪烁的坛城》

在AI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模式生成能力深刻介入艺术领域的今天,《在.古贝艺术小院…》作品呈现的艺术家的潜意识维度,正在珍视并守护人之为人的精神信念的“留白”。

△墙绘作品《刘昔霖的潜意识痕迹》

△邱裕松道长 道符 (收藏)

王劼音《到此一游》(特邀)

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丰盈和通透时,便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分享与点亮的愿望。刘昔霖的角色也从一位艺术创造者,扩展为一位心灵的教育者和生命的陪伴者。当我们尝试邀请这位校友回归校园,加入艺术设计预备课程时,热情的昔霖一口便答应了。

刘昔霖带来的纯艺术课堂融入了艺术疗愈,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新颖的创作体验。“我会先让同学们冥想,感受他们内心画作的模样,因此他们的答案是从内心涌出来的,不会在创作时迷茫没有方向,之后搜索资料也都建构在内心的灵感之上”。

△第九期纯艺术课堂中的学生作品

有了刘昔霖的加入,预备课程的结业式也变得特别起来,她带来艺术冥想工作坊,引导学生家长们一同沉心,感受艺术所传递的能量,体验由心而生的创作。

△刘昔霖在结业式中与学生家长开展艺术冥想工作坊

刘昔霖对教育的理解,充满了东方式的智慧与慈悲。“我的教育理念是,无批判。”她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和塑造,而是“自然而然的唤醒”。

这与母校古北耀华如今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独特的创作火花,而非将其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模样。

“孩童需要静静内观而创化,而开阔自己的人生,看到超越有限空间里面能感觉到的美。”昔霖分享道。

第十期艺术设计预备课程,依然有艺术家刘昔霖的加入!凭借她丰富的人生阅历,相信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能与这位青年艺术家探讨艺术技法,更能探讨发展、创作与生命的意义。

·预备课程招募即将截止

艺术设计预备课程

12个全天体验多种不同方向的艺术设计项目 (纯艺术、插画、数字媒体摄影、视觉传达、时尚设计、基础建筑...)开阔美学视野,提升语言能力,为未来更进阶的艺术学习做好准备。

10月18日-2026年1月24日

(每周六全天上课)

9:00-12:30 艺术项目

12:30-13:20 午餐及午休

13:20-15:00 艺术沟通

站在今日,回望走过的路,刘昔霖对艺术领域的未来有着超前而笃定的看法。

“未来的艺术行业,一定需要内心简单和纯粹的艺术家。”她预言道,“他们能够从高维精准地下载灵感,创化一些超越现有艺术格式的多维度作品……并且,这些作品一定包含‘内在心灵境界’这一层维度。”

这份愿景的背后是,她独有的人生格局和生命哲学:“心量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道场就有多大,投影就有多大。”

刘昔霖参展:格开天喜

艺术主持:视平线画廊创始人 潜意识(元神)艺术发起人 吴从容

如何才能找到那个既能守护内心纯粹,又能链接广阔世界的“道场”?古北耀华有幸成为刘昔霖的起点。

理想的艺术教育,从来都是“修心”与“修术”的结合,让孩子既能仰望星空,触碰艺术的灵魂;又能脚踏实地,稳步迈向梦想的殿堂。

从耀华校园里那个追寻天性的女孩,到如今的多维创践人,刘昔霖用自己的故事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最上乘的艺术,是活出完整的自己;最深刻的创造,源于一颗安然自在的心。而这一切的序章,始于一个能够看见你、成就你的地方。

一份“允许”的土壤:尊重个性,鼓励探索,让孩子们敢于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守护那份创作最需要的“纯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攻克托福口语新题型:Listen and Repeat 高分全攻略

下一篇

2026年古北耀华 • 艺术设计特色课程春季班招生启动!学制2.5年/3.5年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