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情况
整体来看,完全重复的题目占比不算太大,学生们反馈是不同的,有同学说难度一般,比平时模考要简单;有同学觉得爆难,总体来看老题重题不多,M1和M2之间的难度差异还是很明显的。需要加强逻辑思维。数学有部分重复考题,但考点都是反复考的,整体难度不大。
语法部分
基础语法部分有些同学会觉得句子变长了,结构的分析变得复杂了,句子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影响理解,导致结构分析比较难。其实,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基础语法的题目已经有出现过句子长度和难度升级的情况。
出现过很长的主语从句,主谓之间出现了很长的修饰语和插入语,导致结构的分析变得困难。但是如果掌握了上课讲的解题方法,能够区分主干和修饰语,谓语和非谓语,此类题目可能会稍微多花点时间,但考点还是常规的,是可以分析出的。
逻辑副词部分,大多同学表示没有很难的题目,有些同学可能一个module只有两道逻辑词的题,有些会更多些。
这次有出现比较多的逻辑性不强的选项,大多题目学生们还是比较自信的;信息整合题会比我们考前练的一些题目更简单,解题比较直接。此次考的题量也不多,也有Module2只出现了一道笔记题的情况。
信息整合这次有出现同样的文本,不同题目的情况,这个现象在以往的逻辑词和笔记题里也是反复有出现,同学们平时在练习的时候也需要熟悉练习中的文本,碰到此类情况再做题时会更自信。
阅读部分
词汇题依旧稳定,大部分选项都在我们日常真题训练题库中出现过,如manifest, perceptible, quintessential, attrition, reciprocal, invoke, partition 等。学生普遍反馈,几乎没有遇到完全陌生的“怪词”。
原题重复率保持在合理范围,每个Module大约有1~2道熟悉的原题,例如“listening to bpm”的文章、C12M2Q14(原文不变,但选项更长)、以及部分小说题。虽然重复率不高,但遇到原题依然能帮助同学们在考场上节约出1~2分钟宝贵时间。
新题与难题依旧存在,尤其是文学类文章,部分修辞词汇较为生僻。同学们在考场中可能感到“不认识”,但正如我们课堂中反复强调的:文学修辞的表层含义不重要,考试考查的是“本意”,而这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线索推断出来。
数学部分
数学部分的M1还是一如既往的基础题,基本不需要动用计算器。M2部分,有5道以上的全新题目,也有25年上半年刚考过的题目。典型的全新题目,其中有一道,问两段时间里小汽车加速度之差,估计很多考生会不知所云,而且该题的答案还要求取正数,精确到百位小数,可谓坑中有坑。
另外有一道几何题需要考生自己画出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求解,本身不难,之前没有考过。25年上半年的题目中,比如已知圆心和切点的坐标,求切线的斜率;带有折叠的直角坐标系估算直线的截距等,都是考前重点强调的题目。整体上,8月份题目有适量全新题目,也有上半年错误率高的老题目,难度中等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