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杨许生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01、学校招生要求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理工大学杨许生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1. 学历背景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申请者需满足以下学历条件:

· 博士学位(PhD):申请者通常需要持有硕士学位,或拥有优秀的学士学位(一等荣誉学位或同等资格)

· 研究方向相关性: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物理或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

2. 英语水平要求

非英语为母语或非英语授课高校毕业的申请者需满足以下英语要求:

· 雅思(IELTS):总分不低于6.5分

· 托福(TOEFL):网考总分不低于80分

·英语成绩有效期为考试日期后两年内

3. 奖学金计划

香港理工大学提供多种全额奖学金选项:

a) 香港政府博士奖学金计划(HKPFS)

· 申请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

·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奖学金津贴,包括学费减免、生活津贴和会议资助

b) 理大校长奖学金(PPPFS)与理大研究生研究奖学金(PRPgS)

·2026年入学申请截止日期:

  • 1月入学:2025年9月30日
  • 5月入学:2026年1月31日
  • 9月入学:2026年5月31日

·提供学费减免及生活津贴(校长奖学金包含额外现金奖励)

c) 研究生奖学金基本金额

· 年度津贴:HK$226,080(约合人民币20万元)

4. 申请方式

·首先通过邮件发送个人简历与研究兴趣,初步联系导师

·获得导师认可后,通过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在线申请系统(RPgAdmission)提交正式申请

·注意相应奖学金计划的申请截止日期

02、教授研究方向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理工大学杨许生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杨许生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研究院、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和智慧能源研究院的核心成员。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高性能异质纳米结构金属和合金的研发,包括:

1. 材料体系研究

· 纳米结构金属材料: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和微观结构设计,制备具有纳米级组织结构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 高熵合金:开发新型多主元高熵合金,研究其成分设计、制备工艺及性能调控

· 钢铁材料:研究钢铁材料的相变及组织控制

· 铜合金:开发梯度纳米孪晶铜合金,提高强度与韧性的协同性

· 高性能镁合金:开发轻质高强镁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2. 核心研究方向

·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行为关系:利用原位电镜技术研究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

· 马氏体相变机制:深入研究fcc→hcp→bct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剪切和交错机制

· 疲劳、蠕变与腐蚀行为:研究材料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失效机理和耐久性

· 激光加工与增材制造:开发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和金属3D打印工艺

· 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材料在亚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 原位观测技术:利用原位SEM和HRTEM观察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微观行为变化

· 理论模拟与计算:建立材料行为的多尺度计算模型,指导材料设计

3. 研究成果

杨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包括: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同时,他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包括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Rare Metals等,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杨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计划:

1. 高熵合金的梯度纳米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研究思路:利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熵合金表面创建纳米梯度结构,实现材料表面与内部性能的差异化设计。通过调控激光参数、热处理工艺,优化梯度结构的分布,实现材料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的综合提升。

创新点:

·将梯度纳米结构与高熵合金相结合,创建新型复合结构材料

·开发针对高熵合金的激光表面纳米化处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建立梯度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多尺度模型,指导材料设计

应用前景:可用于航空航天、核能、海洋工程等极端环境下的关键结构件,提高材料在高温、腐蚀、辐照等环境下的综合性能。

2. 马氏体相变增强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研究思路:利用金属3D打印过程中的快速冷却特性,设计诱导马氏体相变的工艺参数和热处理路径,实现增材制造过程中原位相变强化。通过控制打印参数、扫描策略和热循环过程,优化马氏体相变的产生和分布。

创新点:

·将马氏体相变机制与增材制造工艺结合,实现原位组织调控

·开发基于热循环控制的相变诱导策略,提高打印材料性能

·建立激光打印参数-相变行为-材料性能的关联模型

应用前景:可应用于高性能金属构件的定制化制造,如航空发动机部件、生物医疗植入物、特种工具等,实现传统制造方法难以达到的性能指标。

3. 纳米孪晶结构在抗氢脆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思路:设计开发具有高密度纳米孪晶结构的金属材料,研究其对氢脆效应的抑制机制。通过表面机械处理、冷变形和热处理的组合工艺,在材料表面和内部构建多层次纳米孪晶结构,提高材料抗氢脆性能。

创新点:

·开发纳米孪晶结构作为氢陷阱,降低氢原子在晶界的聚集和扩散

·建立纳米孪晶密度、分布与氢扩散行为的关联模型

·设计高效、低成本的纳米孪晶结构制备工艺

应用前景:可用于氢能源装备、压力容器、管道输送系统等氢环境服役的金属结构件,提高材料在氢环境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4. 超精密加工与表面纳米化协同强化技术

研究思路:结合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表面纳米化处理,开发新型表面强化工艺。通过超精密切削或磨削后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如激光冲击强化、超声表面滚压等),实现材料表面精度和性能的双重提升。

创新点:

·将超精密加工与表面强化技术有机结合,创新加工工艺链

·研究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与纳米化处理的协同作用机制

·开发适用于复杂曲面的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

应用前景:可应用于光学元件、精密模具、高端医疗器械等对表面精度和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实现表面质量与使用性能的协同提升。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院校2026Fall秋季入学新开专业汇总

下一篇

芝加哥大学减少人文博士招生 美国多州立法裁撤专业!人文社科危机下的留学新策略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