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香港硕士的申请热度一年比一年高,大量的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读硕士,导致竞争非常激烈。而香港本科的申请,由于专业较少,申请人数多,导致难度其实更高。
现在的海外本科申请中,最明显的特征一个是美国院校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另外就是中国香港地区院校的申请难度越来越高。
以港大为首的香港院校,竞争实在太激烈了。由于香港大学引入了Waiting List机制,今年年初许多学生的英国G5名校offer都拿到手了,而港大还在还在“waiting”状态。
我们专门在网上找了相关信息,结果发现大家晒出的背景都很强,甚至对于国际课程学生来说,港大录取的5A*成绩也很普遍,怪不得大家都调侃想申请港大,得需要英国G5名校来做保底校了。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和香港院校大家如何选择?是继续等待香港院校结果?还是直接去英国读书?
▍港校申请人数在快速增加
从港大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非本地(non- local)本科申请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2.5万份,粗算录取率也就5%左右。
这个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美国方面的各种政策,让一部分原本选择美国读书的学生,反而回流到了香港。另一方面,非本地学生规模其实在2023/24学年已经突破了6.4万人。再加上对于内地学生来说,港校排名高,在内地认可度高,大湾区就业机会也多,不少家庭也选择让孩子就近就读。
所以说港校申请的热度也并非一时暴涨,而是累积了一段时间的结果。总之,各种原因导致申请人数的增加,因此录取率也就下降了。人数增加,学校也会提高要求。香港大学在官网中更新了2025年国际生申请指南,12个学院的多个专业的成绩门槛在提升。比如:
▶法学院:两个专业的IB入学分数全部上涨,法学从37分上涨到了39分,文学与法学则是从38分上调到40分。
▶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政府法)与法学专业的IB要求从38分涨到了40分。
IB要求在40分的还有商学院的量化金融、工程学院的工程精英学士。
▶理学院:理学与法学专业IB分数从39分增加到了41分。
牙科学院的牙科外科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士(法学)和法学均在41分的行列。李嘉诚医学院的医学与外科学甚至高达42分。
这些学术要求还仅仅是申请的标配,实际申请者的分数普遍远高于此,多数学生还会准备多项竞赛奖项和科研活动。
如果是内地高考生想要进港前三,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130分到150分,英语总分成绩120分到135分才有希望,部分热门专业的难度快要接近清北录取线水平。
👆内地高考生申请香港本科时间/要求
就连香港都会大学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要求达到当地一本线以上。并且部分专业的英语单科要求也从100分提升到了110分。
导致申请越来越难的原因在于人数实在太多了。
23fall及之前,香港八大每年会把1.5万个学额中的80%留给香港本地学生,而剩余的20%才属于非本地生,高考生和国际生一同竞争约3000个名额。
从24/25fall开始,香港特区政府最近出台的政策显示,香港八大公立院校在本科招生时,非本地生的录取名额上限从过去的20%提升至40%。这一政策变化旨在吸引更多内地优秀生源,缓解香港的人才短缺问题。
从原来的3000人扩招到6000人,扩招新政一经发布,内地生人数就开始蜂拥而至。
另外,就连高考生都在扩招,港大过去每年招收的内地高考生大约300人,2025-26学年计划增加到400人。从今年开始,香港的6所自资院校(香港都会、树仁、恒生大学、珠海学院、东华学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也将逐步放宽内地学生限额,分阶段提升到40%。
▍有哪些申请建议?
随着前段时间最新的QS排名出炉,香港高校表现抢眼。港大冲到了全球第11,港中文第32,港科大和港理工也双双进入Top60。所以,接下来申请港校本科的热度又要爆表了。
今年港校都开始"抢跑"了,申请时间比往年提前了1-3个月,而且首轮录取机会更大,奖学金也更丰厚,想申的同学可得抓紧准备了。
当前,内地学生申请香港本科主要有两条路线,要么是选择高考路线报考,要么是选择国际课程来申请。
【内地高考生的报考时间和要求在上文,大家可以查看】
👆国际课程学生申请香港本科时间/要求
2026年入学的国际生申请香港大学本科的即将在9月至10月开始。香港所有高校都开放了国际生申请通道。用SAT/ACT/IB这些成绩都能申请,记得准备好雅思、托福成绩。
再加上港校录取是滚动制的,不止看学术成绩和标化成绩,面试和综合能力也很重要。因此建议早点准备材料,赶上首轮申请更划算。
今年最新的QS和US.News中,英港两地的大学排名普遍比较靠前,尤其是香港院校排名都有了提升。那么,对于准备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到底是选择英国院校还是香港院校?
其实,虽然授课模式都有相似,但在申请中还是有不少差异。比如:英国大学本科申请通过UCAS统一递交,只能提交5个申请志愿,且牛津、剑桥只能二选一。而且五个志愿只能写一篇文书PS,字数也有限。这是英国本科申请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点,就是确定专业方向、限制数量。
中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则完全不同,采取院校直申(Non-JUPAS/内地高考等通道),分轮滚动审阅申请材料。每个学校/专业的申请材料可以单独定制化准备,不需要一篇覆盖全部,时间线也普遍更晚一些。
在对申请者软实力的考察方面也有差异。除了标化成绩和文书之外,港校部分专业的申请也有面试环节。比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就有多个学院需要参加面试,面试多为线上形式,时间线较英国大学更晚。
相比较之下,英国牛剑的面试是比较偏向于学术性的,而港校面试学术性没有那么强,更多是集中在学生的研究兴趣、个人背景上。
▍有哪些申请建议?
随着申请难度的提升之后,各类申请材料造假的问题也是频繁发生。
先是保录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接二连三的造假事件被曝光。自去年开始,港校就爆出多起学生造假入学的案例。
另外,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招生宣讲会上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涵盖完整三年的国际课程成绩单,比如A-Level需要AS+AL阶段的成绩,并且不认可任何形式的速成或脱产获得的成绩。学校官网中也注明,必须递交最近两年的高中成绩单。
这也导致港校从去年开始就对非本地生招生格外谨慎,内地的很多社交平台上也可以看到,不少学生反映港校审核申请材料极为严苛。
所以,虽然港校对材料的审核比较慢,但也不是港校故意刁难申请者,而是种种情势叠加情况下的选择。
从申请来看,虽然英国和中国香港院校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对于现在的申请来看,大家基本上都会选择“两个都要”。
在海外留学申请越来越卷的情形下,多地区联合申请无疑是一个最佳风险对冲方案。一般来说,9月底大学会启动网申系统,在12月放出第一轮申请结果。港校的申请流程、时间线与英国大学更相似,所以也是许多申请英国同学的联申选择。
面对全球局势,留学申请要考虑的因素是多元的,大家能做的也就是提升规划意识、提高学术实力、提高申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