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刚来香港的内地家长,特别理解大家面对新环境的教育焦虑。别担心,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应对香港小一入学申请,让咱们的孩子也能顺利入读心仪学校!
官立及资助学校
小一入学统筹办法
参考2025/26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学位的结果,获派学位的学生人数达20,644,成功率达49.4%,较去年下降0.5%。香港现行的小一入学机制分为“自行分配学位”和“统一派位”两个阶段。
小一统筹时间表(2026/27年度详细安排尚未公布,以下日期仅供参考,以教育局最终公布为准)
私立及直资小学:
自行收生
私立小学和直资小学均可自行招生,无需通过教育局的“小一入学统筹办法”。入学申请程序及时间由学校自行决定。
一般而言,香港私立小学、直资小学的申请日期会比教育局的“小一入学统筹办法”更早。整个招生流程(申请、面试至录取)通常会在翌年3月内完成,建议家长及早向学校查询并提交申请。
部分私立及直资小学已公布报名及简介会日期,每所学校的入学申请程序略有不同,家长需自行浏览心仪小学官网留意申请事宜。
小一入学统筹办法
香港的官立小学及资助小学均参与“小一入学统筹办法”录取小一新生。办法分两个阶段:“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
若申请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未获录取,将自动进入“统一派位阶段”,无需另行申请,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学位。
自行分配学位
每所官立及资助小学约50%小一学额用作“自行分配学位”。家长可代子女向任意一间官立或资助小学递交申请,但只能申请一间;
若同时向多于1间学校申请,或同时用电子平台及纸本申请,该申请将作废。直资、私立及英基学校不在此办法内,需自行向学校申请。
自行分配学位分两类:
1. 必收类(俗称“世袭”):兄/姊在该校就读,或父/母在该校任职,必获录取,占学额约30%。若此类申请超过30%,学校须以统一派位名额补足(俗称“超收”)。
2. 计分类:若必收类未用满30%,剩余学额按“计分办法准则”分配,占学额不少于20%。
计分办法准则:
统一派位
统一派位学额中,10%(甲部)不受校网限制,家长可选不超过3所任何校网的小学;余下90%(乙部)受校网限制,须选住址所属校网内学校。未在自行分配阶段获录取的学童自动进入统一派位。派位依据家长选择及学童“随机编号”进行。
填表须知
- 甲部可填1–3间学校,不必填满。
- 乙部须填满住址所属校网内30间学校,勿留空。
- 乙部可重复甲部已选且位于同校网的学校。
- 若多于一子女同时参加统一派位并希望同校,所有子女的选校表格必须完全一致(学校数目及排序)。
小一统一派位Q&A
1. “随机编号”是否等于“小一入学申请编号”?
不是,随机编号由教育局随机分配,与申请编号、出生日期无关。
2. 子女就读与小学同名的幼稚园,可直升小一吗?
香港“一条龙”仅适用于小学升中学,幼稚园背景不影响小一派位。
3. 已获直资小学录取,还能参加统一派位吗?
不能。家长须签署放弃统一派位同意书,由学校交教育局。
4. 已获私立小学录取,还能参加统一派位吗?
可以,但私立小学在统一派位结果公布前会收到参派学生名单,可能取消已录取学位,家长须权衡风险。
5. 为何会被派到未选的小学?
若所选学校学额已满,系统会把学童分派至仍有空位的学校,即使该学校不在家长选择范围内。
6. 若子女重读K3,明年可否再申请统一派位?
若已参加统一派位并获派学位,不可再申请下一年度派位;若未获派学位,可来年重新申请,但须确保子女年龄仍在“适龄范围”,否则将失去自行分配学位的10分优势。
最后说句大实话:香港小一申请就像一场策略游戏,既要把握时间节点,也要懂规则背后的逻辑。建议内地家长尽早规划,尤其是直私学校的申请节奏更快,千万别错过截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