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托福考情回顾

6月21号的托福考试大量旧题再现,但整体难度并没降低。一起来看下都考了什么题。

阅读

1、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事件;

2. 荷兰绘画领域重大转变;

3. 相机对照片的影响。

听力

Conversation

1、女孩找学术顾问,咨询因去巴黎学习而无法修读US history课程的解决办法;

2、学生Matthew向生态学教授咨询环保科学实习事宜,教授建议其结合亚马逊雨林早期农业论文提出研究提案,并愿提供帮助;

3、学生申请 supervisor 岗位未果,因未填写第二岗位。解决方式中,有朋友兼 supervisor 愿写推荐但被拒(因朋友关系)。谈及职位适配性时,学生称自己是管理学与食品安全双专业,认为在餐厅从事管理工作较为匹配。

Lecture

1、印象主义;

2、火星表面动态变化;

3、康涅狄格州养蚕变化;

4、太空飞行推进技术。

口语

TASK1

套一:Which do you prefer, organizing a party yourself or being invited to a party?你更喜欢哪一种,自己组织一场派对还是被邀请参加派对?

套二: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People should not interrupt others when they are giving opinions.

你是否同意以下观点:人们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应打断对方。

套三:When your friends send a message to you, do you prefer to reply right away or reply later?

朋友发信息秒回重不重要。

TASK2

套一阅读:学生的提议或学校提出的政策:教授宣布要求学生在文学课(literature class)中撰写评论(comment),并对同学的评论进行互评。

听力反对:

1、课堂复习已占大量时间,应侧重学生自主写评论和提问,而非增加互评。全员参与评论易导致内容重复,如多人对同一文本段落发表相似观点,浪费课堂时间;

2、现有课程复习内容过多,学生更需通过独立评论与提问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强制互评会让评论局限于重复的文本细节(如多人对某角色性格做相似分析),无法拓展思维深度。

套二:阅读:将招聘会(career fair)移至学年开始听力:不同意

1、学年初始学生对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尚未明确,此时参加招聘会难以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如新生可能不了解不同行业的技能要求,导致咨询效率低下。提前举办招聘会会占用学生适应新学期的时间,若学生被迫分心准备,可能影响课程学习投入;

2、学生在学年初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在招聘会上有效展示竞争力,例如工科新生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课程,难以回应企业对项目经验的提问。此外,过早参加招聘会可能让学生因职业目标模糊而产生焦虑,反而不利于长期职业规划的制定。

套三:阅读:学生的提议或学校提出的政策:学校取消瑜伽课程听力:女生反对

1、瑜伽课有缓解压力、提升体质等价值,若因时间过早(如清晨 7 点致出勤率低)而取消,建议调研后调整到傍晚时段,而非直接停课;

2、女生指出瑜伽课本身优质,参与度低只因时间过早。若学校因早课出勤率低取消课程,应先调整时间(如早 8 点改晚 6 点),既保留课程又满足锻炼需求,避免因时间问题剥夺学生选择。

TASK3

套一:Bandwagon Advertising从众效应:广告通过暗示手段诱导消费者跟随潮流的现象,其核心机制是利用 “从众效应”—— 即个体为获得群体接纳而改变行为或态度的心理倾向。广告通过构建 “不跟随潮流会被排斥” 的社会压力场景,促使消费者为避免孤立而接受产品符号。

听力例子:某太阳镜广告中,未佩戴该品牌墨镜的人被画面呈现为遭受群体排挤(如被冷漠对待、孤立站立),而佩戴者则被刻画成彼此互动的酷群体(如共同玩乐、氛围融洽)。

广告通过对比强化 “佩戴墨镜 = 融入潮流 = 成为酷者” 的逻辑,最终导致教授的儿子因恐惧被群体排斥、渴望获得认同感而产生购买该墨镜的需求。这一案例中,广告成功利用从众效应将产品塑造成社交归属的象征物,驱动消费者跟随潮流。

套二:问题简化(Problem Simplificatio):指通过将复杂问题拆解为核心要素或采用低成本策略,以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核心逻辑是规避过度复杂化的解决方案,聚焦于问题的本质关联因素。

例子:教授在花园种植蔬菜时面临动物偷吃问题,未采用搭建复杂围栏或使用化学药剂等高价方案,而是通过观察动物行为简化问题 —— 发现野兔等动物厌恶薄荷类植物的气味,于是在蔬菜周边种植薄荷作为天然屏障;针对松鼠攀爬果树的问题,仅在树干涂抹少量凡士林增加攀爬难度,而非安装全树防护网。

这些措施通过识别动物行为规律并采取针对性简单手段,以低成本实现了防偷吃目标,体现了问题简化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套三:性状的演化丢失(Evolutionary Loss of Traits):文章探讨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因环境变化或生存策略调整,逐渐失去某些原有特征的现象。该过程遵循 “用进废退” 原则,即当特定性状不再为物种提供生存或繁殖优势时,会通过自然选择逐步退化甚至消失,其核心机制是基因表达调控或突变积累导致性状功能丧失。

例子:1、洞穴昆虫的视觉退化:生活在永久黑暗洞穴中的蟋蟀(如泰诺斯洞穴蟋蟀),因长期处于无光环境,复眼结构逐渐退化甚至完全消失。研究显示,其视觉相关基因在演化中积累大量无义突变,导致视网膜发育停滞。这种退化使昆虫将能量资源重新分配到触觉器官发育(如延长触角),更适应洞穴内的感知需求;

2、寄生性线虫的运动器官退化:寄生在哺乳动物肠道内的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因生存环境中无需主动移动寻找食物(直接吸收宿主营养),其体壁肌肉层和纤毛结构显著退化。相比自由生活的线虫物种,蛔虫的运动相关基因表达量降低 70% 以上,身体呈圆柱形流线型,更利于在宿主消化道内固定附着。

TASK4

套一:非飞行翅膀功能(Non-flight Wing Functions)鸟类翅膀除飞行外还具备多种适应性功能,核心体现为通过翅膀结构与动作实现生存策略优化。这些功能依托翅膀的肌肉控制、羽毛形态及空气动力学特性,在捕猎、平衡维持等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子:

1、捕捉猎物:白头海雕俯冲时调整翅膀角度形成空气动力屏障,降低速度并精准定位,拍打水面惊扰鱼群,翼展限制猎物逃窜,食蜂鸟高速追逐昆虫时,翅膀高频振动产生涡流,辅助锁定猎物轨迹;

2、保持平衡:啄木鸟垂直攀爬时展开翅膀,翼尖抵住树皮形成三角支撑,抵消倾斜力矩;鸵鸟高速奔跑(时速超 70 公里)时摆动翅膀调节重心,如飞机副翼维持稳定;企鹅冰面跳跃时外展翅膀作为平衡配重,避免重心前移摔倒。

套二:动物进入冬眠的两种方式(Two Ways of Animal Hibernation Entry):文章阐述动物进入冬眠的两种典型模式,其核心区别在于触发冬眠的环境信号不同。

第一种模式依赖生物内在时间机制,第二种模式则取决于即时的环境资源压力,两种方式均服务于动物在寒冷缺食季节的生存策略优化。

例子:

1、固定时间进入冬眠:北极地松鼠(Arctic Ground Squirrel)每年遵循生物钟规律,在夏末(约 8 月)进入冬眠,即便此时仍有充足食物。其在夏初大量进食使体重翻倍,为固定时间的冬眠储备能量,这种模式确保动物在冬季严寒前完成生理准备;

2、食物稀缺且天气寒冷时进入冬眠:囊鼠(Pocket Mouse)不依赖固定时间,仅在冬季气温骤降且食物难寻时才进入冬眠。若冬季某时段天气转暖或仍有食物,它们会保持活跃状态觅食,例如在暖冬月份,囊鼠会持续外出活动,利用临时出现的植物种子资源,体现对环境变化的灵活适应。

套三:团队教学的两大益处:团队教学指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模式,其核心优势在于整合多元教育资源以优化教学效果。该模式通过教师专业能力互补及针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适配,解决单一教师知识结构局限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例子:

1、教师专业知识互补:在高中科学课程中,物理教师与生物教师共同设计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单元。物理教师负责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食物链中的应用,生物教师则侧重物种间能量传递效率的实例分析,二者结合使学生同时掌握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

又如历史课程中,古代史教师与艺术史教师协作授课,前者解析历史事件背景,后者解读同期艺术作品中的历史映射,拓宽学生知识维度;

2、适应学生多元学习风格:在大学心理学导论课上,一位教师擅长通过小组讨论(适配社交型学习者)讲解理论,另一位教师则利用实验演示(适配视觉型学习者)验证概念。例如讲解 “记忆遗忘曲线” 时,前者组织学生分组复述单词测试遗忘率,后者通过 PPT 动态展示曲线数据变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

某小学团队教学案例中,数学教师用实物教具(如积木)帮助动手型学习者理解几何概念,语文教师则通过故事编写(适配语言型学习者)强化空间词汇记忆,实现教学方法的多维覆盖。

写作

综合写作

套一:三种控制葛藤蔓延的方法

‍阅读:

1、去除根茎顶部:提出通过移除葛藤的根茎顶部来抑制其生长。理论上,根茎顶部是植株的生长核心,位于地表下 2-3 厘米处,去除后可阻断养分输送;

2、山羊放牧:认为利用山羊啃食葛藤可达到控制效果。山羊喜食葛藤叶片,通过放牧可减少植株数量,抑制其蔓延;

3、使用真菌:建议引入特定真菌来感染葛藤,通过病原体抑制其生长。真菌可通过寄生方式破坏葛藤的生理结构,从而控制种群规模。

听力反驳:

1、根茎清除难:顶部始于地下 2-3 厘米,深入数十厘米且体积大,残留组织易再生,深层清除不可能,致葛藤易复发;

2、山羊放牧无效:卡车运输短期放牧不行,葛藤生长快,山羊未连续啃食,转移后数周即萌发,短期仅能暂减植株数,无法根除;

3、真菌应用受限:葛藤蔓延广需大量真菌,但实验室缺大规模培养设备和资源,生产能力不足。

套二:网上购药对公众健康的三大威胁

阅读:

1、未经认证药物风险:部分网络平台售卖未通过监管认证的药物,其成分、剂量及安全性缺乏保障,可能对患者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2、缺乏专业用药咨询:线下购药可与药师面对面沟通,但网上购药无法获得实时专业指导,患者易因误用药物或忽视禁忌引发健康问题;

3、药物质量隐患:网购药物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假药、过期药或储存不当的药品,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危害健康。

听力一一反驳:

1、满足替代治疗需求:当获批药物无效时,患者可通过网购获取实验性药物或草药等替代疗法。这类疗法可能未被医疗机构认可,线下渠道难以获取,而线上购药为特殊治疗需求提供了途径;

2、线上咨询补充信息缺口:传统药师咨询存在重复沟通效率低等局限,而网上购药平台的数据库能基于最新知识,向患者提出完整问题并提供详细用药信息,信息覆盖度甚至比人工咨询更全面;

3、质量一致且成本更低:质量一致性——网购药物与线下药物出自同一家工厂,剂量完全相同,不存在质量差异。价格优势——美国药店的制药公司定价常高于其他国家,从海外合规药房网购可规避高价,且药物安全性不受影响。

套三:使用traffic camera的三个坏处

阅读:

1、摄像头不能立刻阻止dangerous driver,但真人警察可以;

2、如果人们知道不会被监控到,就很容易不遵守交通规则,这种情况摄像头没有办法解决;

3、在交叉路口使用摄像头,会造成交通堵塞。

听力反驳。

1、使用摄像头效率会更高,因为可以同时抓拍很多人,可以更便于纠正交通问题;

2、真人警察成本太高,只需要在少数路口安排警察,然后大量使用摄像头,布置更多监控点,从而让司机养成更好的驾驶习惯;

3、虽然会造成交通堵塞,但与此同时可以减少其他交通违法行为。

学术讨论写作套一:一辈子居住在一个城市更好还是更换居住地更好?

套二:做购买决定时,是应该依赖来自于家人朋友的建议,还是应该依赖网络上的各类信息?

套三:你认为有些人拒绝帮助帮助别人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拒绝帮助别人的结果可能是什么?

以上为6月21日托福考试考情回顾,对本次考情还有补充的同学可以积极留言分享,祝各位同学早日和托福分手成功!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树德国际部AP、IB的学长学姐们说......

下一篇

为什么遗忘对人有好处? Surviving a mistake at work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