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全奖博士项目(Prof. Vanessa Barrs)

一、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城市大学全奖博士项目(Prof. Vanessa Barrs)

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提供兽医学跨学科博士课程(Interdisciplinary PhD Programme in Veterinary Medicine),该项目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合作开展,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培训和教育资源。

申请条件

1. 学历要求:申请者需具备生命科学或医学相关领域的学士或更高学位,兽医学背景的申请者将获优先考虑

2. 全年招生:项目全年接受申请,但每年12月初统一审核下一年9月入学的申请

评估标准

招生委员会在做出录取决定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学术卓越性

2. 研究诚信、能力和潜力

3. 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4. 领导能力

奖学金支持

该博士项目为PhD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最长可持续48个月,覆盖学费和生活费。

合作优势

1.与世界顶级兽医学院康奈尔大学(2024年QS兽医科学排名第3位)合作开展

2.博士生有机会在康奈尔大学实验室学习长达一年的时间

3.来自康奈尔的29位教授参与共同指导博士生研究

二、教授研究方向

香港城市大学全奖博士项目(Prof. Vanessa Barrs)

Prof. Vanessa Barrs是香港城市大学中银香港兽医学讲座教授(BOCHK Chair Profess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和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院长。她是国际公认的"同一健康"传染病研究专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1. 真菌病原体研究

Prof. Barrs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Aspergillus felis(猫曲霉菌),这是一种新型的曲霉菌种,能够感染猫、犬和人类。她的研究表明:

·A. felis属于曲霉菌属烟曲霉组(Aspergillus section Fumigati)中的新物种

·该真菌可引起免疫功能正常的猫只发生侵袭性鼻窦曲霉菌病,也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类和犬只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

·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2. 病毒性传染病研究

Prof. Barrs在猫科动物病毒性疾病方面也有深入研究,主要关注:

· 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研究其重新流行的原因、分子特性和防控策略

·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研究其致病机制和毒力变异

· 猫嗜血原虫(Haemotropic mycoplasmas):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断方法

3. 虫媒传染病研究

近年来,Prof. Barrs的研究重点之一是猫科动物的虫媒传染病(Feline vector-borne diseases, FVBDs),这些疾病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具有重要的人兽共患意义:

· 巴尔通体病(Bartonellosis):研究巴尔通体在猫和人之间的传播方式和预防策略

· 犬猫丝虫病(Dirofilariasis):研究Dirofilaria immitis和D. repens在亚洲地区的流行特点

·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研究澳大利亚和香港地区家养猫的弓形虫感染率和风险因素

4. 微生物组与人兽共患病研究

Prof. Barrs目前正在开展Malassezia属真菌(马拉色菌)的人兽共患潜力研究,特别关注:

· 犬猫和人类皮肤上Malassezia菌种的分布差异

· Malassezia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和适应机制

· 研发针对Malassezia相关疾病的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Barrs的研究方向和专业背景,以下是几个潜在的创新研究计划:

1. Aspergillus felis的宿主适应性和跨种传播研究

这项研究可以探索A. felis如何从环境真菌演变为多宿主病原体的分子机制,包括: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A. felis的致病相关基因

·构建动物模型评估不同A. felis菌株的毒力差异

·开发分子诊断工具实现快速、准确的种间鉴别

·筛选针对性抗真菌药物,解决现有治疗方案耐药性问题

2. 亚洲地区猫科动物虫媒传染病监测网络建设

这项研究将建立一个覆盖香港及周边地区的虫媒传染病监测网络,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多重PCR检测系统,同时筛查多种虫媒病原体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节肢动物媒介分布的影响

·评估城市化进程中宠物与野生动物接触增加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开发适用于亚洲地区的综合防控策略,减少人兽共患病传播风险

3. 肠道微生物组在猫科动物传染病中的作用研究

这项研究将探索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免疫反应和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比较健康猫和感染特定病原体猫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差异

·分析益生菌干预对提高猫只抵抗感染的效果

·研究抗生素使用对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开发基于微生物组分析的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

4. Malassezia真菌的人兽共患特性和致病机制研究

这项研究将深入探索Malassezia属真菌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和致病机制:

·利用宏转录组学和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人类和宠物皮肤上Malassezia的种群结构

·建立动物模型研究Malassezia感染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

·探索Malassezia与其他皮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开发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和预防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A-level经济学科介绍及上分攻略!前英中经济老师带你攻克难点!

下一篇

放弃清北选择港大!168万奖学金背后 香港高校已成学霸新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