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最新的博士招生政策,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历背景: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医学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本科期间有良好的学术表现
2. 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已在相关领域发表过SCI论文
3. 语言要求:非英语为母语的申请者需提供有效的英语能力证明,如雅思成绩不低于6.5分或托福成绩不低于80分
4. 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展现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研究潜力:对所申请研究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
香港理工大学提供多种博士奖学金计划,包括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和校内全额奖学金,覆盖学费和生活津贴。HKPFS提供年度约33万港币(约42,000美元)的津贴和13,800港币的会议与研究相关旅费补助,为期最多三年。
02、教授研究方向
谭又华教授作为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副教授和MSc课程主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力学因素在肿瘤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并开发新型力学靶向治疗策略。基于其团队的研究,他们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
1.微环境软度与肿瘤干性:微环境的软度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干性和肿瘤形成能力,通过力学信号调控肿瘤发展
2.肿瘤细胞的力学特性:肿瘤细胞的软度/硬度能够增强/抑制其自我更新、致瘤和转移潜能
3.细胞间收缩力传递:肿瘤细胞产生的收缩力会传播到相邻细胞,促进Notch激活和药物耐药性
4.流体剪切力作用:血液循环中的流体剪切力能消除大部分循环肿瘤细胞,同时增强存活细胞的转移起始功能
5.力学异质性与转移定向性:原发肿瘤中的力学异质性指导转移趋向,软/硬区域的原发肿瘤细胞倾向于分别向软组织脑部/硬组织骨骼转移
谭教授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上,包括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Advanced Science等。其研究获得了众多外部(3000万港币)和内部(700万港币)研究资助,包括香港研究资助局协作研究金、一般研究金等。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谭教授的现有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计划:
1.多尺度力学微环境模拟系统:开发一种能够模拟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力学特性(软硬度、流体剪切力、细胞间张力等)的体外模拟系统,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在复杂力学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这一系统可整合微流控技术与可调节刚度的水凝胶,实现对转移过程中力学微环境的精确模拟。
2.力学靶向的精准递药系统:设计对细胞软硬度敏感的智能纳米载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并靶向消除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软肿瘤干细胞。这种载体可通过整合力学敏感分子开关与抗肿瘤药物,在特定力学条件下释放药物,提高治疗的特异性和效率。
3.力学-代谢-表观遗传的交互调控:探索肿瘤微环境力学信号如何通过影响细胞代谢重编程进而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从而改变肿瘤干细胞的命运决定。这一研究将整合单细胞力学测量、代谢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分析,揭示力学信号与其他细胞信号网络的协同作用机制。
4.组织力学异质性与转移器官偏好性:建立原发肿瘤的力学异质性图谱,并研究不同力学区域的肿瘤细胞在转移器官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活体成像与单细胞测序技术,追踪来自不同力学微环境的肿瘤细胞的转移路径,为预测和干预器官特异性转移提供新策略。
5.基于人工智能的力学表型分析: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工具,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力学特性图像数据,实现对肿瘤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的预测。这一工具可集成到临床病理检测中,为肿瘤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评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