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前撰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主文书?

在申请顶尖美本的过程中,主文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申请者个人经历的展示,更是其思想深度、情感表达和未来潜力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撰写出一篇既能吸引招生官眼球,又能准确传达自我特色的主文书呢?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本科招生主任Ellen Kim的采访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你可以把文书看作是大学申请的灵魂。虽然我们知道在高中期间搭建很强的申请材料需要学生在校多年的努力和贡献,但学生自己可以决定如何表述,来串联你在学校教室、社团和社区的经历,来帮助招生官看到更立体的申请形象。”

招生官审核的不只是语言的书面呈现,更多是申请人在文书中如何体现他的社交、自我认知、求知欲、活动影响力以及大学匹配度。今天的文章是关于学生如何策略性地提升写作能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确主文书的核心目标

在动手撰写文书之前,申请者首先要清楚主文书的三大核心目标:为招生官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展现学生的正面人物特点、协同其他材料塑造一个统一而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三大目标贯穿主文书撰写的始终,是申请者构思和写作的依据。

头脑风暴:

素材点:从个人经历、兴趣爱好、成长故事等方面入手,广泛收集素材。

素材面:将相关素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素材面,为后续写作打下基础。

生成文章结构:根据素材点和面的积累,构思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

大纲排布:

确定中心思想:这是文章的灵魂,应单一明确,具有思维深度和情感深度。

串联逻辑:根据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合理的串联逻辑,使文章条理清晰。

排布方式:选择适合文章内容的排布方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某一元素串联等。

初稿落地:将构思和大纲转化为文字,完成初稿。这个阶段不必过于纠结细节,重要的是将想法记录下来。

持续打磨至定稿: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确保内容准确、表达流畅、语言精炼。同时,注意遵循“Show, not tell”的原则,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来展示你的特点和能力。

以24届被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大学同时录取的Jenny同学为例,她的申请角度是宗教学与政治学。Jenny起初对政治学方向很有兴趣,但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她需要找到一个更聚焦的学术议题。

在机构顾问的启发、引导下,Jenny回顾了自己的活动主线——通过在南加州采访不同信仰的宗教领袖,深入理解不同宗教理念,进一步发掘了自己对不同信仰和宗教活动的学术好奇心。最终决定在宗教学与政治学这两门学科的交汇处,确定自己的申请角度——《美国政治对不同宗教的动员及其影响》。高中期间丰富的经历不禁让她发问:信仰是什么?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进而展现自己的学术好奇心。

Jenny的文书历时5个月,改过几十多稿,与机构顾问花了大量时间深度挖掘、反思和讨论后回归初心,按照自己的申请故事挖掘自身的感悟。文书撰写是个人经历和对自己真正有意义事物的结合,是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反思的过程。最终才能写出符合个人特质,充分展现自己学术潜力,能与招生官碰撞出思想火花的文书。

机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文书写作能力

文书写作能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到申请阶段才突击提升的。大部分机构学生从9年级开始,通过参与更多活动,提升学术主线深度,因此拥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创建和深化自己的故事:

九年级是探索人物故事阶段,十年级是创建故事阶段,十一年级是深化故事阶段,十二年级是讲述故事阶段。尽管有固定的课程结构,但机构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都是个性化的。机构团队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和进度,可以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为学生定制每个阶段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未来申请故事的质量和深度。

最终,学生得以将申请相关以学术主线为核心,准备好包括4个高光故事、10个核心活动和20个多维度素材,共同讲述一个核心的人物故事。

他们的人生故事、学术课外活动、个人思考等素材完整记录下来,从中挑出精华的内容来组织逻辑框架和段落结构,最终能够独立自主形成自己多层次、逻辑清晰的批判性观点,同时在大量兼具广度和深度的阅读中扩充知识储备,达到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泛的陈述。

撰写美本申请文书所需要的知识面、思辨能力和想象力,是临阵磨枪磨不出的。良好的逻辑和思维过程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术和启发性阅读,学生需要不断在高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几个申请季,机构不仅举办了相关的写作workshop,还邀请到前招生官与机构学子面对面探讨大家关心的申请角度和相关策略问题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年上海赫贤学校招生简章!入学条件/考试内容/学费标准/真题测试卷!

下一篇

为什么主要都是延毕怪导师的 却很少听说延毕怪自己的?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