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问了最多的问题是,陈老师,我想申26fall的欧洲博士,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合适?今天写一篇文章,给大家理一下时间线。
给大家建议这么三条时间线(无论是找我们申请,还是自己申请都可以参考,当然自己申请的同学务必保证每周的套磁数量50-100)。
这里我们假设是35岁以下,需要申请CSC的同学,也就是要在26年3月份拿到邀请涵的同学。
第一条时间线:大概7-9月开始,这是比较早的,大概用将近10个月左右的时间去申请。
多套磁一些教授,多参加一些面试,去挑一挑自己相对心仪的课题组.如果是英语不太好的同学,也可以因为要和教授面试,而不得不让自己投入时间去提升英语。
不然被其它事情占住,时间永远也挤不出来。这种比较宽裕的时间安排,对一些想要稳当拿下offer的,以及对申请排名、专业、导师,比较挑剔的同学(或者说把“挑剔”这个词换成有自己的想法吧,严谨一点)。
另外,还可以以赛代练,多面试是最好的训练。这部分下手较早的同学,往往在三个月左右拿到offer以后,还可以继续申请,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第二条时间线:大概国庆以后到圣诞之前。有部分同学可能没有完全想好,或者希望自己先提升一下英语再来申请,那么到国庆之后,圣诞之前,也是一个申请时间段。
大概留出3-4个月的时间,好好申请,基本上这件事情也被你办成了,在3月底之前拿到offer,然后去申请CSC的奖学金。做事情,有时候拉长战线,有时候集中炮火。最后几个月,集中精力,也是一种打法。
第三条时间线:春节左右,这时候申请,可以冲一冲。
三月底之前的CSC,如果能成功拿到offer也算是正好赶上,如果来不及,大概最后在4月、5月的时候拿到了邀请函,同学也可以选择先出去,自费大半年,第二年在海外申请公派。
这也是一种选择。大概这三条时间线。当然这个时间线也是人为去界定的,真正欧洲博士的招收,是根据课题需要,随时招聘的。也有同学很早开始,五一六一就申请也是可以的。最后,讲两点。
第一个是下决心,如果已经想了差不多,建议花一个周末时间,好好做个决定,因为人为了躲避真正需要做的事,愿意做任何表演,会把自己淹没在日常杂事中,把最重要的决策拖延。其实,鼓起勇气,周末好好休息,好好想下,凝聚思考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第二个是真正准备,比如一个同学没有开始套磁,但是已经开始每天学英语,准备面试。
另一个同学,在我这里报名了,但是说要在准备准备,要到十月份才开始。那到了10月份的时候,其实是第一个同学准备更加充分,因为他做了更加实质的准备。
没有最佳时间,你想好的时侯,最最想出发的时候,就是你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