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文科很强的理科女生:“我如何用美高4年敲开藤校大门?”

写在前面:“美高过来人系列”是尚学机构新推出的美高学员经验分享系列文章,我们邀请了正在美国高中就读的学员分享他们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真实感受,包括学术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系列主要聚焦于学术体验,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了解你心仪的学校。

拥有“小常青藤”之称的希尔中学(The Hill School)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寄宿学校”,这所百年名校不仅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著称,更凭借卓越的学术实力和亮眼的大学录取成绩赢得“藤校后花园”的称号。

但希尔中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人文课程优势的光环下,它的理科教育同样精彩纷呈。究竟这所学校如何在文理学科间取得平衡?理科生在这里能否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我们邀请了毕业于希尔中学、现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生化神经科学双专业的J老师,讲述她作为一位理科生在一所文科相对更强的学校的感受如何。希望她的分享能为正在择校的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走进The Hill School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The Hill创立于1851年,由Matthew Meigs创办,最初名为“家庭寄宿学校”,于1874年更名为The Hill School,它是美国首创“家庭寄宿”模式的学校之一。1998年开始实行男女同校制度,迎来首批女学生。

学校重视“家庭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连接与归属感。宿舍生活也推崇“第二个家”的理念,老师和学生在课上是师生,在课下是家人,师生同住一个校园,促进成长与支持。

一位文科很强的理科女生:“我如何用美高4年敲开藤校大门?”一位文科很强的理科女生:“我如何用美高4年敲开藤校大门?”

这所学校在选课方面希望学生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追求难度。因此低年级要选高难度课程需要和学校积极沟通才有可能。

学校的古典语言是强项课程,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另外还有特色的工程课,这是一个四年的课程,从简单的理论入手,到最后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我们的学生普遍反馈文科比理科强一些,但其综合数学和科学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另外,中国学生普遍成绩都不错,录取走向也都很好。

老师眼中的The Hill School

J老师

The Hill School毕业,宾大在读

大家好,我是jojo,目前已经从宾夕法尼亚州的The Hill School毕业,就读于同样在宾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生化神经科学双专业。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The Hill的学习体验,以及在美高四年的学术规划是如何一步步帮我走向申请到藤校的。

作为一所既有百年历史、又有超现代教学理念的寄宿中学,The Hill的课堂、作业和学术挑战都让我印象很深——有些地方一开始真的不太适应,但后来却成了我成长最快的动力。

从公立体系到美高的不适应

从学术角度来说,我在The Hill的最大感受是——文科的学习挑战更大

尤其是英语课。来到美高上英文文学课,哪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都觉得难度不小,更别说我们这些国际生了。对我来说,阅读速度、理解深度和写作能力方面都有些问题,都需要提升。特别是在写作方面,经常因为抓不准老师的要求和文章结构而失分,从而影响到GPA

理科虽然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强项,但国外的教学重点和国内还是存在不少差异。比如数学,我发现初中阶段学的知识与美高数学相比存在很多“空白地带”,需要补上;再比如科学课的实验报告(Lab Report),以前在国内公立学校几乎没有接触过,写作格式、分析方法、数据处理都需要重新学习,因此我需要另外去找尚学机构的辅导老师帮忙查缺补漏。

历史课同样是难点。因为国内和国外在历史教学的教材选材上差异很大,不仅内容差别大,思维方式也有区别。为了尽快适应,我就报名了尚学机构的衔接课,补充背景知识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练习,才逐渐跟上课堂节奏。

高中四年的选课情况

在我看来,9年级的选课是整个高中阶段最需要关注和得到帮助的环节之一,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关键的一步。因为它不仅是四年选课的起点,还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学术规划。

刚入学时,我对学校的课程、老师、体系、打分标准等几乎完全不了解。这里特别感谢邱老师帮我梳理选课逻辑,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在The Hill,9-10年级的选课自由度不高,就是按学校的标准和要求来。第一年学校会规定必须修英语、科学、数学等基础课程。其中数学的分班是根据入学测试成绩来决定的,为了争取进入更高等级的数学课,我也是在入学前特意找了尚学机构的老师进行补习,最终入学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进入了更高一级的数学班。这样一来,到了10年级,我就直接选修到了AP微积分。

进入11-12年级后会有更多选择空间,例如偏文或者偏理。因为经过前两年的不断探索,我也最终确定了未来申请大学时主攻生物专业,因此在11-12年级,我的选课也更加侧重与生物相关的学科,主要以AP课程和高级别课程为主。

另外,我真的非常推荐去The Hill的学生学习拉丁语,我们学校的拉丁语课程特别厉害,因此我也是特意选择了拉丁语作为我的第二外语。事实证明,我们学校的拉丁语老师真的太棒了!

美高GPA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GPA就像大学申请中的第一道门,也是最重要的门槛。

在宾大,我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在高中阶段就非常拔尖的学生。在申请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的GPA都非常高——因为只有当你的成绩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才有机会进入“候选池”。至于能不能从这个“池子”里脱颖而出,大学还会进一步去看你的选课难度、学术活动、研究项目等方面的表现。

我最终的加权GPA是4.89/4。这个GPA对我的申请帮助很大,因为它非常直观地体现了我的学术能力。因此给大家的建议是:在选课时,尽量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课程,尤其是在那些学校会为难度较高课程提供加权分的情况下,这样既能提升学术水平,也能让GPA更有竞争力。

*关于GPA和加权GPA

GPA的算法:美高很多优秀的高中都会设立自己的GPA算法,常规公式如下:

总GPA=(课程1绩点×课程1学分+课程2绩点×课程2学分+课程3绩点×课程3学分+…)/总学分

加权GPA:大部分美高课程级别不同,可能常规、荣誉、AP或更高级别的课程。常规课GPA满分一般为4分,荣誉课可以加权0.5,少数课程因为难度小一些会加权0.25,即满分为4.25-4.5;AP或更高级别课程可以加权1分,即满分为5。

所以如果要去顶尖大学,尽可能选修高级别的课程,并拿高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加权,因校而异。但是不论是否加权,选修了高级别的课程,就会在成绩单中体现,美本招生官肯定会关注你具体修了哪些科目。

GPA始终保持高分的秘诀

第一,选课难度

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学校的高难度课程是有加权分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挑战性更高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学术能力,还能在GPA上占优势。

第二,提前预习在开学之前,提前学习相关知识点能让你在课堂上轻松许多;到校之后,再及时找辅导老师获得额外帮助,也能在遇到难点时更快解决问题。

第三,了解老师熟悉老师的评分标准和个人偏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文科课程中,多与老师沟通、频繁写作、不断修改,可以更好地把握老师的要求。

在这方面,尚学机构的课程对我帮助非常大。老师会利用假期带我系统地学一遍知识点,确保我在开学时已经对内容非常熟悉;这样一来,课堂学习就等于是“第二遍”,我对知识点的理解速度和掌握程度都会大大提高。考前,老师还会带我进行全面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解决,这样我就会在考前更加清楚自己的短板。

关于拉丁语的学习

我们学校的拉丁语很受欢迎,教授古典语言的老师们水平都非常高。有些老师甚至自己编写教材,让学生基础就打得很扎实。而且他们不仅在教学上很专业,还常常引导我们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话题,提供不同的文化视角。这种高水平且富有思想性的课堂氛围,让我对拉丁语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并且每次做拉丁翻译练习时,我都觉得像是在做推理解谜——为了弄明白,我会尝试各种方法去查找、推敲、验证。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我非常享受这种“解谜”的感觉。

在The Hill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The Hill的四年里,我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活动,但大多数时候都没有觉得自己与这些事情有特别深的共鸣。

直到我接触到神经科学,才第一次感受到那种由衷的投入与享受。在确定了将生物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后,我在学校的选课、竞赛、以及其他学术活动几乎都围绕着生物领域展开。

进入宾大后,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在仔细阅读了这个专业的简介之后,我非常认同其中的教学理念——我觉得学校想要培养的人,正是我希望成为的那类人

虽然我的专业里几乎没有中国学生,因为课程难度确实很大、挑战很多,但这对我而言反而是一种鞭策与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去坚持和突破。

我的申请优势是...

我觉得在招生官眼里,我的形象可能特别:一方面,我的GPA很高;另一方面,在中国学生群体中,我的定位也相对独特——“一位文科很强的理科女生”

我从小就喜欢理科,尤其是生物。9年级时经过多方向的尝试,我就确定了未来要专攻生物学。所以在课程之外,我还参加了很多生物方面的竞赛和夏校,也获得了不错的奖项。

同时,我的文科也不弱。例如,我连续四年学习拉丁语,并在拉丁语竞赛和AP拉丁考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种“理科特长+文科实力”的组合,或许正是我在申请中能让招生官记住的独特之处。

老师说...

公立学校的学生申请到美高,尤其是文科比较强的美高,入学之后普遍都会觉得文科课程有难度(就像jojo对英语和历史的感受一样):一方面是阅读量大以及阅读作品有深度,另一方面是写作的问题,像托福SAT这种语言考试更多的是侧重语言测试,但美高的写作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难度,还涉及到分析的深度和精准度,所以很多学生会不适应。即使在托福考试中拿到高分,在美高英语或历史课中也不一定能轻松拿A。

并且,文科(例如AP拉丁语)如果到了AP级别,学生就会发现在课堂上学的是一套,考试又是另外一套东西,老师也不会特别针对考试为学生做准备,因此很多学生如果没有自己提前做好考试的准备,在拿到卷子时就会感觉跟学的内容有出入或者不会做。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作为一个理科比较突出的孩子,也不一定非要选择理科突出的学校,也可以考虑文科更好的学校。但是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

1)文科好的学校,自然文科科目要求也比较高,要想拿到高分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应对这所学校的高要求。

2)选课上,文科课程也建议适当地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科目,理科则可以放开手脚去选择有难度的课程,这样理科科目非常有竞争力,但是文科也不弱,在申请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魔都家长都在卷的PET有什么用?一文详解PET考试内容和备考规划!

下一篇

加州大学全面扩招哪一所更适合你呢?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