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中收获成就感
ASDAN EPQ明星学员
关同学
Iris
EPQ课题:《父母对选择医学专业的看法是否会影响医学生的职业倦怠程度?》
Does parental opinion on choosing a medical major affect medical students' degree of professional burnout?
所在高中:BANZ全球化校区(嘉定)
EPQ成绩:A*
TA(中方学术导师):吴老师 Cherry
SA(英方导师兼考官):Susan Kelly
申请目标:
澳洲-悉尼大学;英国-UCL/爱丁堡大学
前言:
国外大学看重什么?文书中阐述个人经历只是表现形式,最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能否体现出申请者作为“准大学生”具备的学术潜力。Iris深刻理解到了这一点,她认为将EPQ写进申请文书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科研能力,完美契合名校的人才期待。对Iris来说,在EPQ不仅收获了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独立研究产出成果的巨大成就感↓↓
名校看重的科研能力,
我用EPQ证明!
我的主要申请方向是澳洲,梦校是悉尼大学,除此之外英国的UCL和爱丁堡大学也在申请计划内,我准备这个暑假就把文书写完。
我觉得EPQ对写文书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因为国外的大学很看重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EPQ恰好是一个非常能体现这种能力的项目,它跟大学里写的课题研究论文是差不多的。
Iris最初的研究计划
所以我觉得在文书里面叙述我在EPQ过程中如何开展课题、用了什么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撰写的过程,能充分体现我的科研能力,对申请会很有帮助。
日常闲聊到科研选题,
兴趣与意义兼具!
我的选题灵感来源是我妈妈的职业,她是一名医生,也是规培医学生的带教老师。规培生在各个科室轮转的时候,带教老师会在临床操作上给他们指导,因此我们在日常聊天时经常会聊到这些内容,加上我本身也对教育学很感兴趣,所以话题更多围绕她的学生展开。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都即将面临大学专业选择的问题,父母的建议很重要,但自己的道路最终还要自己决定。教育的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希望我这项教育学相关的研究最后也能得出一个帮助大家解惑的结论,希望大家在选择未来深造道路的时候可以少一点疑惑,更好地判断想学的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
Iris的研究背景
选题新颖挑战升级,深入一线调研!
在讨论选题时,我的SA(英方导师兼考官)Kelly老师和TA(中方学术导师)Cherry就觉得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但也提醒我因为选题比较新颖,二手资料可能不太充足;且相关的深入研究不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困难。
二手调研的过程确实比较坎坷,每次我找到相关文献就会发现通篇能参考的部分并不是很多,所以我那段时间就一直不停地看文献,再把里面可用的部分摘抄出来,渐渐搭建起文献综述的框架。
Iris的阅读记录(节选)
好在我的一手调研获取到了真实的医院规培生和带教老师反馈。我将问卷在妈妈工作的医院进行了发放,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大家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听从父母的就业建议选择了医学专业,而现在觉得职业压力已经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
Iris的问卷调查数据(节选)
在后续采访过程中带教老师们也提到,能看出许多学生处于高压状态且难以调整,老师们认为除了职业性质本身的原因,也和现在竞争加剧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Iris的采访记录(节选)
经过多方调研我发现,父母对于医学生专业选择的看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倦怠程度;同时医学生的职业倦怠诱因非常多元化,例如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休息时间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Iris的研究结论
科研新手初出茅庐,导师分工明确!
因为我是第一次写正式的学术论文,SA(英方导师兼考官)Kelly老师关于研究本身给了我很多帮助。特别感谢的是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她就给我发了很多外文文献的链接,给我提供了很多二手研究材料。
在论文写作方面,她除了教我怎么在论文中体现调研过程、展现结论和成果之外,也会指导我如何更加正式地遣词造句。
Iris结束后给SA手写感谢信,SA非常感动
TA(中方学术导师)Cherry老师会在研究的每个步骤事无巨细地指导我,她教我高效阅读并整理文献的方法,教我设计问卷并合理发放,还教我怎样整理数据。
我之前完全没有数据分析的经验,是TA和SA一步步带我使用SPSS,最后把数据从一大长串的报告里面摘出来。两位老师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真的帮了我很多。
EPQ让我成就感满满,能力全面提升!
我觉得答辩是我整个项目中最开心的一个环节!我本身就很喜欢讲话,答辩时请了很多朋友来参加,给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有点小骄傲!
Iris的答辩过程
我觉得EPQ是一个很综合的项目,对于第一次写这么正式的长篇英语论文的我来说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学术写作知识;其次长时间和一位外籍导师沟通交流,我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有很大提升。真实体验EPQ之后,我了解了如何对一个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掌握了从前期准备到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我的学术能力有了整体的提升。
我觉得对于这种长期项目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的SA和TA也一直提醒我要“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不到最后你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结果,也只有真的做出来后才能体会到那种巨大的成就感。
最后想跟未来做EPQ的同学们说:大家都没当过大学生,也都是第一次做这种研究性课题,所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大胆向老师请教,哪怕这周任务没完成,你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看,老师们都非常温柔,会给你提供很多有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