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美本录取里谁最高冷,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榜上有名。
常年稳坐U.S.News全美第1,录取率一向低到让人心碎。
近日,普林斯顿放出了2029届新生数据,很多数据我们都可以拿来好好研究研究……
新生人数稳,国际生比例飙
2029届普林斯顿共录取了1,409名新生,比去年的1,411人几乎没有变动,说明学校依旧坚持小而精的路线。
但亮点来了——国际生比例从去年的12%出头一路爬到14.1%,创下历史新高。简单理解就是,全球申请者里,更多人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
而且亚裔美国人的比例也飙到27.1%,比去年高了3.3个百分点。这一增幅放在藤校的多元化背景下,很值得关注。
相比之下,白人学生比例下降到28.5%,黑人或非裔学生从8.9%掉到5%,西班牙裔和多种族比例基本持平。
普林斯顿表示,这个变化和最高法院去年关于招生中的种族考量裁决有关。也就是说,现在学校更多靠综合素质、背景、故事打动招生官,而不是配额式考虑种族。
全球65国的新生地图
这届新生来自美国47个州、华盛顿特区,以及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区,还包括玻利维亚、克罗地亚、肯尼亚、新西兰、韩国等65个国家。
16.7%是家里第一代上大学的学生,12.4%是校二代。这俩群体放在一起,完全是不同维度的背景,却能在同一校园相遇,不得不说,这就是藤校。
学术兴趣上,65.7%的学生想读文学学士(A.B.),27.3%冲着工程理学学士(B.S.E.)去的,还有一小部分人还没决定——不过在普林斯顿,这种不确定反而很常见,因为学校鼓励你多试试不同的方向。
全美最壕的助学金再升级
普林斯顿的Need-Blind(不看家庭收入录取)+Need-Based(按需给钱)组合拳早就闻名全美,今年又加码了。
- 年收入≤15万美元的家庭:学费+住宿+餐费+书本+生活费,全免。
- 年收入≤25万美元的家庭:免学费。
- 年收入≤35万美元(多娃上大学):也可能拿到助学金。
这届新生里,69%符合助学金条件,25%符合联邦佩尔助学金资格(历史新高)。平均下来,本科生一年能拿到超8万美元的援助。换句话说,经济条件不是你放弃申请普林斯顿的理由。
这笔钱从哪来?70%靠学校的捐赠基金和校友捐款,剩下的来自运营收入。普林斯顿这套模式不仅是壕,更是稳定,基本保证你四年不用为学费操心。
录取标准:成绩只是起点
别以为普林斯顿只看GPA和分数。招生官反复强调,他们更想看到申请者的求知欲、独特性、对社区的影响力。
课程方面,核心要求包括英语、数学、外语、实验科学、历史等。申请者如果选了AP、IB、A-Level等高强度课程,会被视作挑战自我,加分不少。
2028届的新生调查里,50.7%提交了9门以上AP成绩,76.8%提交5门以上。这数据直接说明了竞争激烈——不是你分数不够好,而是别人卷的程度超乎想象。
文书:必须是你自己写的
普林斯顿的文书要求和大部分藤校类似,但格外强调原创。你可以让老师或家长帮你改语法,但思想必须是你的。学校要求申请者签声明保证所有信息都是真实且由本人完成的——这不仅是学术诚信,更是招生底线。
这里的潜台词很简单,别想着用套模板的方式敷衍,更别找代写。招生官一年看几千份申请,对假热情敏感得很。
课外活动:别只做社团签到侠
普林斯顿想要的是有实际影响力的课外活动,而不是花名册上的一堆名头。领导力、持续投入、对社区的贡献,这些才是亮点。哪怕是照顾弟妹、打工补贴家用,也可以是你故事的一部分——前提是你能讲清楚它如何塑造了你。
这份2029届新生数据,其实给了我们两个信号:第一,普林斯顿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还在继续推进,全球申请者的机会变多了;第二,经济条件的门槛正在被进一步降低,但学术和综合素质的门槛一点没降。
对于还在申请路上的同学和家长来说,这既是鼓励,也是警醒——你需要的不只是分数,更是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和持续的自我突破。毕竟,在普林斯顿这样的地方,大家都是学霸,差距往往不在分数,而在于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