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塑造世界之地”
Where Ideas Shape the World
当你站在伦敦市中心奥尔德维奇大街的拐角,LSE那低调却力量感十足的校门很容易被忽略。但一旦走进去,你会发现这里是全球思想与政策的实验室——一所用学术塑造国家与世界的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创立于1895年,隶属于伦敦大学联盟,是全球顶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根据 2025 QS 世界大学排名,LSE在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常年位列全球前五(2025年最新排名全球第 45 名),在政治学、国际关系、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稳居世界前列。
它的校园只有11栋主要建筑,却在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金融与国际组织中留下印记。LSE 不是一所“你来混文凭”的学校,它像是一座高压思维工厂,要求学生用数据、历史和逻辑去拆解世界问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强势专业
经济学(Economics)
LSE 的经济学是世界公认的“权威学科”,培养了1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包括哈耶克、詹姆斯·米德等。课程既有微观/宏观经济的理论深度,也强调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量化分析工具。学生会深入参与 LSE Growth Commissio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习等项目,把课堂研究直接应用到政策制定中。其“经济政策分析”课程常由央行或国际组织的前高管授课,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作为全球最早开设国际关系专业的大学之一,LSE 在这一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积累。课程覆盖地缘政治、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议题,案例分析从冷战到中美关系。LSE 与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有深度合作,学生常参与全球峰会或担任智库研究助理。毕业生中有多位国家元首、外交部长和国际机构负责人。
政治学与公共政策
(Government & Public Policy)
LSE 政治学系是英国最大的政治研究中心之一,以理论研究结合政策实务见长。学生不仅学习政治理论、比较政治,还会接受数据分析、政策评估等训练。在 LSE 政策实验室(LSE Policy Lab),学生可以与英国议会、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社会改革方案落地。
金融与会计(Finance & Accounting)
位于伦敦金融城旁,LSE 的金融与会计项目天然与实务接轨。课程强调金融市场运作、公司财务、国际会计准则等内容,同时与摩根士丹利、德勤、PwC等企业有密切联系。学生可通过 LSE Finance Society 获取实习机会,并有机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参与模拟交易。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知名校友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欧盟委员会主席
皮埃尔·特鲁多
加拿大第15任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
意大利总理、欧盟委员会主席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被忽略的冷门宝藏专业
社会政策与发展
(Social Policy & Development)
虽然不是招生大户,但该专业在全球社会政策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学生会分析贫困、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问题,并探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路径选择。LSE 的社会政策系曾为英国福利改革提供研究基础,其国际发展方向更与非洲、南亚的多个NGO保持长期合作。
环境经济与气候变化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Climate Change)
该专业融合经济学、环境科学与政策制定,关注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及应对方案。学生会参与 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的研究,直接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提供政策建议。这种跨学科培养让毕业生在国际组织、能源公司和环境咨询机构都极受欢迎。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本科生申请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申请
具体招生信息可看官网👇
https://www.lse.ac.uk/
LSE的魅力在于,它不是提供“安逸学习”的地方,而是逼你去面对复杂世界的训练场。在这里,课堂讨论可能直击社会矛盾的核心;作业要求你用数据验证理论,而非停留在辩论表面。
身处伦敦,你能在课余去参加议会公开听证会,在咖啡馆遇到世界银行顾问,在泰晤士河畔与来自五大洲的同学讨论世界秩序的未来。
这不是一所单纯传授知识的学校,而是一台让思想与行动融合的引擎。离开这里的校友,往往带着一种“无论世界多复杂,都能找到破题思路”的自信。
LSE有一种低调但锋利的气质。它的图书馆没有哥特式的浪漫,却是英国社会科学藏书最丰富的宝库之一;它的讲座可能平淡开场,但台上的教授却是 IMF 或世界银行的政策顾问。
我曾遇到一位校友,她本科经济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联合国发展署,在东非负责教育改革项目。她说LSE给她最大的财富不是课程本身,而是那种“把学术推向现实”的冲动。
还有个有趣的事实:LSE校友网络几乎可以覆盖全球政经要地,泰国前总理、哥伦比亚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金融巨头……都在这个名单上。
所以如果你想找一所学校,让你既能在课堂上拆解国际关系的逻辑,又能在咖啡馆里偶遇下一任外交部长——LSE 可能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