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文法学校
Melbourne Grammar School
学校性质:私立
幼儿园至6年级 - 男女混校
7-12年级-男校
建校时间:1858年
地理位置:Domain Road, Melbourne, VIC, 3004, Australia
2024维州高考排名:No. 11
学生总数:1700+人
入学要求:AEAS成绩+学校面试
学校网址:http://www.mgs.vic.edu.au/
学费 (2025):
当地学生:
Prep-6年级:35,440 澳元/年
7-8年级:41,520 澳元/年
9-12年级:44,240 澳元/年
国际学生:
7-8年级:59,800 澳元/年
9年级:64,280 澳元/年
10年级:69,580 澳元/年
11-12年级:64,280澳元/年
住宿方式:走读或学校寄宿
寄宿费用:
当地学生:34,640澳元/年
国际学生:48,560 澳元/年
MGS杰出成就
墨尔本文法学校 (Melbourne Grammar School) 是一所私立走读和寄宿学校,创建于1858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学校之一。有学前至12年级学生共约1700多名。学校致力于提供最优质教育,帮助学生在学术、社交、文化、精神品质、健康方面追求最佳。Melbourne Grammar School培养出三位澳洲总理,他们分别是:Alfred Deakin(曾 3 次就任澳洲总理)、Stanley Bruce、Malcolm Fraser。
除此之外,Melbourne Grammar School的初高中部无愧于墨尔本第一男校。毕业生中还有2位州长,2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军人最高荣誉),1 位英国王室法律顾问,5位法官等法律界、政界和科学界名人。
MGS学校概况
Melbourne Grammar School 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顶级私立学校之一,也是一所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校。学校属于英国圣公会教会学校,但也招收大量不同宗教信仰及不同种族的学生入学。不同校区的学生在学校统一校训、价值观和看护下茁壮成长。
该校由三个校区组成,其中低年级校区Grimwade House 位于考菲尔德(Caufield),为5-12岁的男女学生提供Prep-6年级教育;中学校区Wadhurst和高年级校区一同位于South Yarra,分别招收7-8年级和9-12年级的男生,为他们提供走读和寄宿教育。学校致力于提供最优质教育,帮助学生在学术、社交、文化、精神品质、健康方面追求最佳。
学校小学阶段师生比是1:11.68,中学阶段师生比是1:9.02。学校提供的核心课程包括英语、科学、数学、历史、地球研究、创造性艺术、设计技术、宗教教育、个人发展、LOTE(除了英语以外的其它语言,从法语、德语、拉丁语、中文或日语中选择 一种);选修课程则有商业研究、音乐、技术、古典文学、ESL等。
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提供多样化的完整设施。学校拥有一座独具创新艺术特色的美术馆;计算机中心甚至可为学生进行中文或日文的文字处理应用程序;莫里斯图书馆内藏书45000册,是一个多媒体的资源中心;其它教学及音乐设施还包括:一座设施完备的视听中心、供辩论、表演、讲座及其它场合使用的礼堂、迈尔音乐中心,纪念堂。
为了吸引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并且进行全方面锻炼,学校还为学生组织了丰富的户外教育,从2012年开始,学校为所有10年级学生准备了一项户外教育课程—Beyondthe Gates。
从St Kilda路开始,学生开始为期20天的探险,登山、漂流、骑行和灌木丛野营最终到达Falls Creek,登上澳大利亚最高山峰科西阿斯科山Mt Kosciusko。在11和12年级,学生经过选拔可以参加一个世界挑战项目—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为期4周的社区服务。
MGS历史概况
墨尔本文法学校于 1858 年 4 月 7 日正式开学,初始学生人数为 77 名,校址占地 15 英亩,当时被认为“距离市中心过远”。然而,学校自成立以来一直位于其最初的校址,即如今的南亚拉圣基尔达路(St Kilda Road, South Yarra)。早期的历史照片显示,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四周环绕着大片未开发的空地。
1875 年 6 月,学校建立了第一座图书馆;1878 年,瓦德赫斯特 Wadhurst 宿舍楼建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寄宿生需求。1918 年,哈勒斯顿的慷慨捐赠促成了格里姆韦德宅邸(Grimwade House)作为初级学校的设立。
此后,墨尔本文法学校的建筑、场地及设施持续改进与扩展,以支持其当前所提供的卓越教育体系。目前,学校拥有包括一流寄宿设施、体育场馆、户外教育基地、奈杰尔·佩克学习与领导力中心 (Nigel Peck Centre) 以及杰夫·汉德伯里科学与技术中心 (Geoff Handb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在内的多种现代化教育资源。
瓦德赫斯特 (Wadhurst) 的历史
墨尔本文法学校的中学部瓦德赫斯特(Wadhurst) 校区是三个校区中发展最为完善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位于多米恩路 (Domain) 和圣基尔达路 (St Kilda) 拐角处的这块有限的三角形土地上,不断有建筑拔地而起、翻新、拆除和重建。
最初的瓦德赫斯特宅邸由学校的第二任校长莫里斯先生于 1878 年自费建造,用作教师住宅和寄宿宿舍。随着后来的扩建,它逐渐成为一所预备学校,而包括集会厅在内的多米安路建筑群于 1940 年落成。
每十年都有新的发展:1955 年建成了哈里·斯托克斯纪念游乐场;1967 年为纪念罗伯特·诺克斯爵士的孙子罗伯特·林赛增建了一座新翼楼;1974 年建成了圆形图书馆;1981 年修复了四方院;1989 年建成了音乐学校。
1986 年,瓦德赫斯特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开发,为7-8年级男生打造了一所专门针对其学术、生活指导、社交、体育、精神和情感需求的中学。由斯旺尼·德雷珀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现代建筑扩建部分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观,并于 2000 年由时任总理约翰·霍华德揭幕。
如今,沃德赫斯特学校容纳了 350 名走读和寄宿学生,已发展成为一所为男生从小学到中学过渡提供全面学习环境的综合性学校。
瓦德赫斯特(Grimwade House)的历史
格里姆韦德楼 (Grimwade House)最初作为一所招收寄宿生和走读生的预备学校(1 至 8 年级)运营。1978 年,寄宿部关闭;1979 年,学校开始实行男女同校教育。十年后,即 1989 年,格里姆韦德楼转型为墨尔本文法学校的专属小学部(预备班至 6 年级)
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内特利音乐学校 (Netley Music Schoo) 与科德纳体育中心 (Cordner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e) 相继落成。2004 年,名誉教授古斯塔夫·诺萨尔爵士为格里姆韦德楼的新核心建筑——阿尔弗雷德·费尔顿厅 (the Alfred Felton Hall) 举行了奠基仪式。该厅于 2005 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演讲、会议及其他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如今,格里姆韦德学校已发展为一所充满活力的男女同校初级学校,拥有超过 650 名学生在此就读。哈勒斯顿楼 (Harleston) 是预备班及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区域,其宽敞明亮的教室深受学生喜爱,许多房间仍保留着原有的装饰特色。此外,学校的“学习策略”部门及中文学习空间位于哈勒斯顿楼宽阔的楼梯之上。
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尽管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格里姆韦德家族宅邸的建筑与庭院中依然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彰显出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关怀。
MGS教学特色
Melbourne Grammar School 提供了学前到6年级的男女同校学习以及7至12年级男生的单性别教育。学校相信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适合个人发展需求的支持性环境。
小学部:男女同校培养同理心
在小学初期,学生认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很小,儿童可以建立跨性别的友谊,并有助于在混合性别群体中发挥作用。
在3至4年级,学生开始明白他们可以影响周围的世界,日益增长的同理心理帮助他们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当男孩和女孩一起学习时,性别认同就会继续加深,并且进行探索。
在4至6年级,学生们更加意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对于男孩和女孩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相处机会,可以巩固他们对周围人的自我意识和同情心。
初高中部:男孩单性别教育的好处
学校提供的中学单性别教育,可以让男孩能够在特别适应他们需求的环境中学习。
除了身体变化外,青少年可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增加性别认同感。除了能够提供参与更广泛角色的机会,还不会面临性别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学校还定期与女校学生举行各种联谊活动,培养他们与女生健康相处方式。
坐落于城市中心的学校
墨尔本文法学校的每个校区均构建了一个开放边界的综合学习环境。除了校内一流的设施外,学生们还通过与墨尔本更广泛的都市环境互动,不断拓展课堂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格里姆韦德学院 (Grimwade House)格里姆韦德学院位于历史悠久、绿意盎然的考菲尔德郊区。该校区为学生提供了通往市区及墨尔本各地学习场所的机会,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有效避免了中央商务区繁忙活动的干扰,营造出一个安静且专注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就读格里姆韦德学院期间,学校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并探索校园之外的世界。这包括参与维多利亚州地区的户外教育项目,以及在高年级阶段组织的跨州旅行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瓦德赫斯特及高中部 (Wadhurst and Senor School)瓦德赫斯特及高中部校区坐落在俯瞰圣基尔达路皇家植物园的机构地理位置。两个校区距离墨尔本市中心仅需几分钟电车车程,周边环绕着众多文化与历史地标,如战争纪念馆、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司法大楼、维多利亚议会大厦、坦步道 Tan Track、墨尔本板球场和 AAMI 公园等。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马尔豪斯剧院等表演艺术场地,用于校内演出及其他相关活动。 所有上述空间均已无缝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与课外活动安排之中,涵盖体育训练、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汲取墨尔本市所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与多元体验。
特色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墨尔本文法学校(Melbourne Grammar School)的课堂是一个注重专注力与思想交流的空间,在这里各种观点能够得到深入探讨并受到应有的尊重。墨尔本文法学校的教学方法贯穿所有年级,围绕关键发展阶段展开,并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风格、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及人际关系方面的个体差异。- 在预备班至六年级阶段,学校采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机会,帮助他们以个性化的方式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这一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其未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学部瓦德赫斯特(七至八年级),学生在继续提升学术技能的同时,探索新的兴趣领域,并在一个专注于早期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环境中逐步建立自我认知。- 在高中部(九至十二年级),学校采取自由灵活且以学科为核心的教育方式,赋予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路径的权利,从而巩固其技能与天赋。
此外,通过课外服务、领导力培养、创造力开发及团队合作等多元化活动,学生得以深化知识积累并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在十一和十二年级,学生可从超过 40 门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除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经验与热情投入外,墨尔本文法学校的学生还受益于一个超越校园边界的广阔社区网络。学生们频繁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互动,包括校友在内的各界人士,从而获得对自身在全球社会中定位的更深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