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布后首个具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现正招收博士研究生。根据最新招生信息,PhD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位要求:
·具有受认可的学士学位并有出色表现;或
·至少一年全日制(或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经历且成绩优秀
2. 英语水平要求:
·托福网考80分(单次测试总分)
·托福pBT550分
·托福修订纸笔考试60分(阅读、听力和写作总分)
·雅思(学术类)总成绩6.5分(各项不低于5.5分)
·以下情况可免除英语成绩要求:
- 申请人的母语为英语
- · 申请人学士或硕士学习阶段的授课语言为英语
3. 奖学金政策:
·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覆盖学费、住宿费和其他生活费用
·博士奖学金金额约18万人民币/年
4. 学制:
·全日制:3年(有相关研究型硕士学位)或4年(无相关研究型硕士学位)
·非全日制:6年
港科大(广州)采用全新的、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以"枢纽"(Hub)和"学域"(Thrust)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智能制造学域隶属于系统枢纽,旨在开发和集成具有相互操作性的制造系统、多尺度的动态建模及仿真、智能化自动设备等技术。
二、教授研究方向
Prof. Yi CAI(蔡毅)目前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的Assistant Professor。他于2017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曾在北卡罗来纳农业与技术州立大学(NCAT)担任Assistant Professor,后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 下一代增材制造(Next-generat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专注于3D打印技术与材料的创新研究
·包括多材料3D打印、功能梯度材料制造等领域
2. 面向未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型机器人(Novel robots for Futur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开发适用于智能制造环境的机器人系统
·研究软体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技术
3. 先进工程系统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ystems)
·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开发虚实结合的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
4. 用于STEM教育的虚拟/增强现实技术(Virtual/Augmented Reality for STEM education)
·将VR/AR技术应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领域
Prof. CAI在相关领域已发表30余篇高水平论文,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Computers in Industry》和《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等知名期刊。
他曾获得多项学术奖项,包括2019年工业与系统工程师协会(IISE)年会最佳赛道论文第二名、2021年SME北美制造研究会议(NAMRC)杰出审稿人奖、2023年SME北美制造研究会议(NAMRC)杰出论文奖,以及2024年第四届数字孪生国际会议(DigiTwin 2024)最佳演讲提名奖。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CAI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计划:
1. 多功能感知型3D打印元器件系统
·构建基于Prof. CAI的树状结构灵感设计的多方向感知压阻式超材料系统
·将传感功能与结构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协同设计
·应用于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工业监控等多个领域
2. 基于数字孪生的可重构软体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
·结合Prof. CAI在参数化曲线驱动建模方面的研究成果
·构建软体机器人的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虚实映射
·开发基于传感器融合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提升软体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操作能力
·探索软体机器人在医疗、灾难救援、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3. 气溶胶喷射打印用于高性能柔性电子设备的研究
·拓展Prof. CAI在气溶胶喷射打印电容式应变传感器方面的研究
·开发新型功能化墨水材料和优化打印工艺参数
·实现高精度、高灵敏度、大面积柔性传感器阵列的制造
·应用于人体振动监测、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
4. 融合增强现实的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平台
·将Prof. CAI在数字孪生和VR/AR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构建支持多用户协同的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系统
·实时可视化制造过程数据,提供决策支持
·开发面向工业4.0的人机协作工作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5. 轻量化空心胶囊BCC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制造工艺研究
·深入研究Prof. CAI提出的带有胶囊形空腔的部分空心BCC点阵结构
·优化结构参数设计,提升承载能力和吸能性能
·开发适用于复杂点阵结构的高效增材制造工艺
·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应用轻量化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