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申请资格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官方要求,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历要求:申请者须具有硕士学位及本科学位。若申请者为直博生,须有一等荣誉学位或同等资格的优秀本科学位。
2. 英语水平:雅思总分不低于6.5,或托福总分不低于80(网考)。提交给理大的英文成绩需在申请时仍处于两年有效期内。若申请者先前获得学位的授课语言为英文,则亦可视为符合英文成绩要求。
3. 研究计划:申请者需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长度在2000字以内,包含研究兴趣领域、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预期等。
4. 推荐信:需要至少两封推荐信,推荐人应为熟悉申请者学术能力的教授或专业人士。
申请流程
提交完整申请材料,包括:
1.学位证书和成绩单(英文版)
2.个人简历
3.研究计划
4.英语水平证明
5.其他能体现学术能力的材料(如学术论文、专利等)
奖学金情况
被录取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将获得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涵盖学费和生活津贴。表现特别优秀的申请者还可申请香港政府奖学金。
02、教授研究方向
严锋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座教授,同时担任有机电子研究中心主任。在柔性电子、钙钛矿光电器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严教授拥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等学术荣誉。有丰富的国际研究经历,曾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和剑桥大学工程系担任高级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严锋教授的研究团队主要专注于以下几个方向:
1.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致力于开发可弯曲、可穿戴的电子器件,已在该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2.钙钛矿光电器件(Perovskite Optoelectronics):研发高效率、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团队在钙钛矿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国际关注。
3.生物传感器(Biosensors):开发用于医疗健康监测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结合有机薄膜晶体管技术实现创新应用。
4.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探索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5.可穿戴电子(Wearable Electronics):将柔性电子技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为智能医疗和健康监测提供解决方案。
科研成果
严锋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论文,是该领域高被引学者。其研究团队在柔性电子和钙钛矿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严锋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极具潜力的创新研究计划:
1. 高稳定性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
针对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面临的稳定性问题,可以探索新型界面材料和封装技术,开发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率的全柔性太阳能电池。该研究将解决钙钛矿材料受潮、光照和热应力导致的性能衰减问题,为可穿戴电子设备和航空航天应用提供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2. 多功能集成式生物传感器系统
结合有机薄膜晶体管技术和微流控技术,开发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的集成式生物传感系统。该系统将具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实时监测能力,可用于慢性疾病管理和早期诊断,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3. 基于人工智能的柔性电子器件性能优化
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通过建立材料-结构-性能关系模型,预测和优化器件性能。该研究将大幅提高柔性电子器件的研发效率,加速新型柔性电子产品的商业化应用。
4. 无铅钙钛矿光电器件开发
针对传统钙钛矿材料中含铅的环境隐患,探索锡基或铋基等无铅钙钛矿材料体系,开发具有同等性能但更加环保的光电器件。该研究将推动绿色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发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5. 自供能柔性传感网络
整合柔性太阳能电池、能量存储单元和传感器,开发一种完全自供能的柔性传感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健康监测和物联网领域,实现长时间稳定工作且无需外部充电的革命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