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PolyU)作为一所世界级研究型大学,正通过伍淦鸿教授课题组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学术背景要求:
·持有相关工程学科学士学位,对空中交通管理、航空气象学、运筹学、数据分析和/或数学有较强理解
·部分研究课题需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优先考虑)
·毕业院校需在Q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前500位
·本科平均成绩(GPA)需达到3.4/4.0或以上(名校申请者可酌情放宽)
2. 科研能力要求:
·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一篇Q1期刊论文或两篇Q2期刊论文
3. 语言要求:
·雅思(IELTS)成绩6.5分或托福(TOEFL)成绩80分以上
·或提供全英文授课的相关证明文件
4. 申请途径与奖学金:
·申请者可通过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HKPFS)申请
·HKPFS提供每月28,400港币生活津贴和每年14,200港币会议及研究相关旅行津贴,为期三年
·学生需于2025年12月1日前完成HKPFS初步申请,获取参考编号后再向香港理工大学提交完整申请
5. 入学时间:
·根据申请者情况,可于2027年入学
02、教授研究方向
伍淦鸿教授(Prof. Kam Hung NG)现任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AAE)副系主任及副教授,是航空交通管理研究领域的专家。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空中交通管理与航空安全:
·空中交通控制与流量管理
·航空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
·航空系统人因工程与认知建模
·机场运行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
2.航空气象学与气象危害预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气象预测
·气象危害识别与规避系统开发
·高空天气灾害预测与海上空中交通流量再优化
·先进雷达气象分析与天气灾害探测
3.数据驱动建模与人工智能应用:
·航空领域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应用
·数据驱动的飞行轨迹优化与预测
·航空动态尾流衰减预测
·基于AI的气象监测与分析
4.城市空中交通管理:
·低空风场和微气象现象对城际与都市区空中航路设计的影响
·低空空域管理与规划
·无人机系统交通管理(UTM)
·未来空中移动出行(Future Air Mobility)系统设计
伍教授团队在过去五年获得超过3,800万港币的外部科研资助,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包括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C/E、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和Transport Policy等。伍教授还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并于2025年起担任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国际编辑委员会成员。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伍淦鸿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且可行的研究计划:
1.智能气象-航空融合系统:
·开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航空气象监测平台,集成卫星、雷达、地面传感器和机载气象系统数据
·运用深度学习和时空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高精度的气象灾害预测模型
·研究气象条件对飞行轨迹优化的影响,实现"气象感知型"飞行路径规划算法
·潜在应用:提高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航空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减少因气象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
2.数字孪生驱动的机场运行管理系统:
·构建机场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模拟和预测机场各子系统运行状态
·研发动态尾流衰减预测算法,优化跑道使用效率和航班间隔时间
·设计机场地面交通智能调度算法,减少拥堵和延误
·潜在贡献:提高机场容量和安全性,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3.低空空域交通管理与微气象研究:
·研究城市微气象对低空航行的影响,包括建筑物引起的湍流、热岛效应等
·开发城市低空航路设计方法学,兼顾安全性、效率和环境影响
·构建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支持自主避障和协同飞行
·应用前景: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和无人机配送等新兴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4.人-机协同的航空安全增强系统:
·研究空管员和飞行员在压力和紧急情况下的认知过程和决策模式
·设计基于生理信号(如EEG)的疲劳和压力监测系统
·开发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在关键时刻为人类操作者提供支持
·创新点: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提高人-机协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
5.气候感知型航空运行优化:
·研究航班航迹与对流层凝结尾迹形成的关系
·开发基于卫星监测的尾迹预测模型
·设计航路优化算法,在保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最小化气候影响
·社会价值:推动航空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航空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