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语言文学系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Azérad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英国剑桥大学 语言文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英国剑桥大学Prof.Azérad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英国剑桥大学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Azérad(635)

教授现任英国剑桥大学摩德林学院(Magdalene College)院士及学院讲师,同时在现代与中世纪语言文学学院(Faculty of Modern and Medieval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法语系任教授职位。作为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导师专注于比较文学、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美学和后殖民理论等研究方向。导师在剑桥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于2017年荣获剑桥大学学生会(CUSU)颁发的"最佳本科生导师奖"(Arts and Humanities),并在2019年再次入围该奖项提名,彰显了其卓越的教学能力与对学生培养的深刻影响。

研究领域

导师的教学领域涵盖十九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的法国和法语文学、文化和思想。他在剑桥大学法语系和摩德林学院教授法语和法语区文学、电影以及语言课程(文化模块、纪录片和翻译)。此外,导师还参与欧洲文学与文化硕士项目(MPhil in Europe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的教学工作,并负责指导法语和比较文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

导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比较文学研究涉及多位重要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包括内尔瓦尔(Nerval)、普鲁斯特(Proust)、雷韦尔迪(Reverdy)、乔伊斯(Joyce)、福克纳(Faulkner)、邦纳富瓦(Bonnefoy)、格利桑(Glissant)、塞泽尔(Césaire)、本雅明(Benjamin)、阿多诺(Adorno)、朗西埃(Rancière)、利科(Ricœur)和温特(Wynter)等。这些比较研究体现了导师跨文化、跨语言的学术视角。
  2. 现代主义文学、加勒比现代主义、世界文学、美学、后殖民理论、乌托邦研究和生态批评等领域这些研究方向反映了导师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关注,以及对跨文化交流和文学创新的深刻理解。
  3. 视觉文化与诗歌的研究探索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研究方向展现了导师对跨媒介研究的兴趣。
  4. 此外,导师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格利桑、政治、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专著,深入探讨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理论建构。近期研究项目包括"格利桑与瓜塔里"(Édouard Glissant and Félix Guattari)、"加勒比/行星现代主义"(Caribbean/Planetary Modernisms)以及"世界电影中的美学/政治图像"(Aesthetics/politics of the image in world cinema)等,体现了导师研究的前沿性与国际性。

研究分析

1. 《"Un cri noué en forme de langage": Malemort, ou la naissance du modernisme antillais》(2024)

发表于《Contemporary French & Francophone Studies: SITES》特刊"Caribbean Generations"

论文探讨了格利桑的小说《Malemort》中的语言形式与加勒比现代主义的关系。格利桑作为一位主要被视为小说家和诗人的加勒比思想家,对殖民经验进行了广泛的法语书写,但其理论性文章在英语理论界仍未得到充分重视。通过对"结成语言形式的呐喊"这一概念的分析,导师阐释了安的列斯(加勒比)现代主义的诞生过程,揭示了殖民语境下的语言创新如何成为文化身份建构的关键。论文中,导师提出安的列斯现代主义与欧洲现代主义的差异,强调了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学创新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和美学价值。

2 .《Guy Gilles or the Cinepoetics of Presence》(2024)

这篇论文与Marion Schmid合著,发表于《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论文聚焦于法国电影导演Guy Gilles的作品,探讨了其电影中的"在场诗学"(Cinepoetics of Presence)。通过对Gilles电影语言的细致分析,导师阐释了电影媒介如何建构一种独特的存在感,以及这种美学策略如何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顿悟"(épiphanie)概念相呼应。论文不仅扩展了导师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范围,将视觉媒介纳入考察,还揭示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导师跨媒介研究的学术深度。

3. 《Apprendre avec Édouard Glissant: Pour une pédagogie de l'errance》(2023)

该论文收录于由导师与Loïc Céry共同编辑的《Pédagogies d'Édouard Glissant》一书中。论文探讨了格利桑思想中的"漂泊教育学"(pédagogie de l'errance)概念,分析了这一教育理念如何反映格利桑的后殖民思想。作为克里奥化理论(creolization theory)的主要理论家,格利桑的思想对后殖民研究具有广泛意义。导师在论文中阐释了格利桑如何通过"漂泊"的概念重新思考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以抵抗殖民教育体系的单一性和固定性。论文强调了在后殖民语境中,教育应该拥抱多元性、不确定性和关系性,这些特质构成了格利桑思想的核心。

4. 《Poétiques de l'utopie chez Édouard Glissant》(2020)

发表于权威期刊《French Studies》

研究探讨了格利桑作品中的乌托邦诗学。格利桑发展的安的列斯性(antillanité)概念试图将加勒比身份牢固地植根于"另一个美洲",源于对先前写作流派中身份概念的批判,特别是埃梅·塞泽尔的作品,后者主要以非洲为其认同的主要来源。导师在论文中分析了格利桑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构想一种新的社会和政治可能性,以及这种乌托邦愿景如何与后殖民现实相交织。论文指出,格利桑的乌托邦不是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国,而是通过"关系诗学"(Poétique de la Relation)实现的具体实践,强调了多元、开放和不确定性。这篇论文展示了导师对后殖民理论与政治思想交叉领域的深入研究。

5. 《Quand le 'cri du monde devient parole'. Relire 'À partir du cri' accompagné de Sylvia Wynter, d'Edward Kamau Brathwaite et de Jacques Coursil》(2020)

收录于《Édouard Glissant et le Discours antillais. La source et le delta》一书中

论文通过重新解读格利桑的"从呐喊出发"(À partir du cri)概念,并将其与Sylvia Wynter、Edward Kamau Brathwaite和Jacques Coursil的思想进行对话,探讨了后殖民语境中声音与语言的政治学。格利桑的作品关注的是"加勒比性"(Caribbeanness),这种特质是由失落和离散这些横跨大西洋的巨大历史灾难和创伤所塑造的。论文分析了殖民主体如何通过将"世界的呐喊转变为言语"来获得发声权,以及这一过程如何挑战了殖民话语的霸权。导师的研究表明,这种从呐喊到言语的转变不仅是语言学的,更是政治的和存在论的,体现了被殖民者对自身身份和历史的重新占有。

6. 《Lire en archipels : Digenèse et poétiques de la créolisation》(2020)

发表于《TRANS》期刊

研究探讨了格利桑提出的"群岛阅读"(Lire en archipels)概念以及"双重起源"(Digenèse)与"克里奥化诗学"(poétiques de la créolisation)之间的关系。格利桑使用"克里奥化"(creolization)一词而非"克里奥尔性"(creoleness),以强调这种混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他认为克里奥化是通过其过程而非其"内容"来体现的,其独特之处在于不可预测性。论文分析了格利桑如何通过这些概念重新思考文学创作和文化身份,以及如何挑战西方线性、单一的历史观和认识论。导师指出,格利桑的"群岛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强调关系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对当代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项目分析

1. 格利桑与后殖民理论研究项目

导师长期致力于研究格利桑的思想及其在后殖民理论中的地位。他将格利桑置于后殖民理论的持续辩论中,揭示了格利桑的作品与弗朗兹·法农(Frantz Fanon)、加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霍米·巴巴(Homi Bhabha)和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等理论家作品之间的启发性联系。该项目探讨了格利桑如何通过其"关系诗学"(Poétique de la Relation)和"不透明权"(droit à l'opacité)等概念,为后殖民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导师的研究表明,格利桑的思想超越了简单的身份政治,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性和多样性的世界观,这对理解当代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和权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成果包括多篇学术论文和编辑著作,为格利桑研究在英语学术界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加勒比/行星现代主义研究项目

这是导师近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探讨加勒比现代主义与全球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多现代性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论文《Periodizing Modernism》中,Susan Stanford Friedman借鉴了格利桑的思想,提出当多元化的现代性相互关联时,它们以"相互构成"的方式运作:地域性现代主义并非由固定的地缘政治和文化边界分隔的离散实体,而是边界流动、模糊且重叠的。导师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路,探讨了加勒比现代主义如何既受到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又通过其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发展出自己的美学形式。项目关注如何将加勒比现代主义置于全球视野中理解,同时保持其特殊性和差异性。研究成果对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地理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贡献,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现代主义叙事。

3. 世界电影中的美学/政治图像研究项目

该项目探讨了世界电影中的图像政治,特别关注图像如何成为政治表达和文化身份构建的媒介。导师的研究将文学理论与电影研究相结合,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如何通过视觉语言表达政治诉求和文化差异。项目特别关注后殖民语境中的电影创作,探讨了这些作品如何通过独特的视觉美学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觉传统。导师与Marion Schmid合作的关于Guy Gilles电影的研究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媒介的分析方法理解现代主义美学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项目成果不仅丰富了电影研究的理论视角,还为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想法

1. 跨文化现代主义研究

  • 全球南方的现代主义网络研究:探索加勒比、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区别于欧洲中心现代主义的另类现代性网络。这一研究可以采用数字人文方法,建立作家、文本和理念之间的联系数据库,可视化展示这些跨文化联系。
  • 后殖民现代主义的语言创新研究:分析后殖民作家如何通过语言实验和形式创新回应殖民历史,创造具有政治意义的美学形式。这一研究可以聚焦于格利桑、塞泽尔、沃尔科特(Walcott)等作家的作品,探讨他们如何通过创新语言形式表达后殖民主体性。
  • 数字时代的关系诗学:将格利桑的"关系诗学"概念应用于分析数字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探讨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了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体现了格利桑所设想的关系性世界观。

2. 视觉文化与后殖民理论

  • 后殖民电影中的不透明性美学:探讨后殖民电影如何通过特定的视觉策略实践格利桑的"不透明权"理念,抵抗西方视觉传统中的透明性和可知性假设。这一研究可以分析来自不同后殖民地区的电影作品,探讨它们如何通过视觉语言表达文化差异和政治抵抗。
  • 跨媒介叙事与后殖民记忆:研究后殖民艺术家如何通过跨媒介创作(文学、电影、视觉艺术等)构建集体记忆和文化身份,特别关注这些作品如何通过媒介特性表达无法通过单一媒介完全捕捉的历史创伤和文化经验。
  • 生态影像与后殖民批评:将生态批评与后殖民理论结合,分析当代视觉艺术和电影如何表现后殖民语境中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表现如何挑战西方环保话语中的殖民逻辑,提出基于本土知识和经验的另类生态观。

3. 克里奥化理论的新应用

  • 数字克里奥化:探索格利桑的克里奥化理论如何可以用于理解数字时代的文化混合和身份构建,分析网络空间中的语言使用、文化表达和社区形成如何体现了克里奥化的特征——不可预测性、关系性和多样性。
  • 克里奥化与翻译理论:研究克里奥化理论如何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框架,特别是在翻译多语言文本和后殖民文学作品时,如何处理文化特殊性与可译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如何通过翻译实践体现"关系性"而非同化。
  • 城市空间的克里奥化:将克里奥化理论应用于城市研究,分析全球化城市中的文化混合、空间重组和身份政治,探讨这些城市空间如何成为克里奥化过程的场所,以及这些过程如何挑战了关于城市发展的线性、现代化叙事。

申请建议

1. 学术准备

  • 深入研读导师的核心著作:申请者应详细阅读导师的专著《L'Univers constellé de Proust, Joyce et Faulkner: le concept d'épiphanie dans l'esthétique du modernisme》,以及其关于格利桑的主要论文,如《Poétiques de l'utopie chez Édouard Glissant》和《Apprendre avec Édouard Glissant: Pour une pédagogie de l'errance》。理解这些作品中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论,将有助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兴趣的契合点。
  • 构建跨学科知识背景:鉴于导师的研究横跨比较文学、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视觉文化等多个领域,申请者应培养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特别是熟悉关键理论家的作品,如格利桑、本雅明、阿多诺、朗西埃等,以及了解现代主义文学、后殖民理论的核心议题和辩论。
  • 发展语言能力: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涉及法语文学和理论,申请者应具备扎实的法语阅读能力,能够直接阅读法语原文作品和理论文本。此外,对其他相关语言(如西班牙语、克里奥尔语等)的了解也会是优势。
  • 培养方法论意识:申请者应对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同方法论有清晰认识,包括文本分析、跨文化比较、理论应用等。特别是理解导师在研究中如何结合美学分析和政治批评,如何处理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关系。

2. 研究计划设计

  • 定位研究主题:根据导师的研究兴趣,申请者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大方向:加勒比现代主义研究、格利桑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跨文化美学比较、视觉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等。关键是找到一个既与导师研究相关,又有自己独特视角的主题。
  •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计划应展示对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要有具体的文本或案例分析。例如,可以探讨格利桑的"关系诗学"如何可以用于分析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或者研究现代主义美学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转化与本土化。
  • 提出创新性问题:研究计划应超越简单的描述或应用,提出具有理论创新性的问题。例如,探讨如何将格利桑的理论与当代批评理论(如情感理论、新唯物主义等)结合,或者研究如何通过比较方法重新思考文学史的地理和时间框架。
  • 展示方法论自觉:清晰说明研究将采用的方法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说明为什么这些方法适合于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它们如何与导师的研究方法相呼应又有所发展。

3. 申请策略

  • 建立前期联系:在正式申请前,尝试通过学术会议、工作坊或电子邮件与导师建立联系。可以就导师的某篇论文或某个研究议题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展示自己的学术兴趣和潜力。
  • 突出相关经验:在申请材料中强调与导师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经验,如相关课程、研究项目、发表论文或会议报告等。特别是如果有涉及比较文学、现代主义或后殖民研究的经验,应详细说明。
  • 展示批判思维能力:在研究计划和个人陈述中,不仅要展示对导师研究的了解和欣赏,还要表现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如何在导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视角,如何将不同理论传统或研究对象结合起来产生新的见解。
  • 体现跨文化视野: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涉及多种文化传统,申请者应展示自己的跨文化视野和理解能力。可以强调自己的国际经历、语言能力或跨文化研究经验,说明这些背景如何有助于带来新的研究视角。

博士背景

Eamon,985应用语言学博士生,研究领域包括社会语用学、翻译学和比较文学等。曾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和《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过国家级学术奖项。专注于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及其对教学的影响,致力于推动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帝国理工冬校报名开启 数学/工程/生物科学与医学/金融经济四大学科方向可选!

下一篇

2026年AP英语语言与写作备考指南:拿下5分的终极攻略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