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隆德大学生物学系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Abbott)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瑞典隆德大学 生物学系的博士生导师Prof.Abbott,通过这样的“方法论”,让大家学会如何从了解一个导师开始,到后期更好地撰写套磁邮件及其他文书

瑞典隆德大学 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Abbott)

研究领域解析和深入探讨

教授是瑞典隆德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进化部门的进化遗传学教授,目前同时担任该校生物学系主任。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性别差异的进化遗传学,特别是性拮抗遗传变异(sexually antagonistic genetic variation)这一领域。这一研究方向探讨了同一基因在雌性和雄性中产生相反适应度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进化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性拮抗遗传变异研究性拮抗遗传变异指的是当同一个基因在雌性和雄性中表达时产生相反的适应度效应。这种遗传变异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可能是解决进化生物学中一个长期悖论的关键:遗传变异的维持。理论上,当选择压力强且性状具有遗传性时,适应度的遗传变异应该被迅速消耗殆尽。然而,在自然种群中我们并未观察到这种情况。性拮抗可能提供了答案,因为它意味着任何给定等位基因的适应度是环境依赖的,从而阻止了遗传变异的快速消耗。教授多年来一直研究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的性拮抗遗传变异,并在来到隆德后,将研究扩展到了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同时雌雄同体的扁形虫Macrostomum lignano。虽然乍看之下,雌雄同体生物似乎不太可能经历性拮抗,但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可能的。教授通过这两个模式生物,深入研究了性拮抗现象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2. 性染色体演化研究教授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性染色体的演化。性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关键遗传因素,了解它们如何演化对理解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她特别关注性染色体如何从雌雄同体祖先中演化而来,以及性拮抗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同时雌雄同体的扁形虫Macrostomum lignano,教授研究了性染色体如何从雌雄同体祖先中演化,以及这一过程中性拮抗是否扮演重要角色。这种创新的研究思路使她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探索性染色体演化的早期阶段,而这些早期阶段在传统的雌雄异体模式生物中难以研究。
  3. 实验进化方法学教授广泛应用实验进化的方法学来研究性染色体和性拮抗现象。实验进化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让研究者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控制进化过程。她曾利用这一方法对果蝇的X染色体进行限制性进化实验,研究其对雄性表型的影响,这为理解性染色体在性别差异进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在最近的研究中,教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同时雌雄同体的扁形虫,通过限制性的实验进化(性别限制性实验进化),研究了基因表达在向分离性别(gonochorism)进化过程中的变化。这种创新的方法让她能够捕捉到从雌雄同体向分离性别进化的早期阶段,这在自然进化研究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精读教授所发表的文章

1.《Sex-limited experimental evolution drives transcriptomic divergence in a hermaphrodite》

在2024年《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研究团队对同时雌雄同体的扁形虫Macrostomum lignano进行了性别限制性实验进化,即通过卵子(雌性功能)、精子(雄性功能)或同时通过两者(对照组)来选择适应度。经过21-22代的选择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生物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研究发现,经过向雄性或雌性特异性适应度选择后,雌性限制选择的线系在基因表达上发生了最大的变异。响应主要表现为下调与雄性功能相关的基因,这表明在从雌雄同体向分离性别的转变过程中,性特异性基因表达可以迅速进化。这一发现为理解性染色体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见解,表明睾丸偏向性基因表达的变化在性染色体和分离性别的早期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Consequences of partially recessive deleterious genetic vari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inversions suppressing recombination between sex chromosomes》

在2024年《Evolution》杂志上

研究探讨了部分隐性有害遗传变异如何影响抑制性染色体间重组的倒位的演化。性染色体之间重组抑制的演化是性染色体分化的关键步骤,但其演化动力学仍未完全明了。

教授及其合作者开发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部分隐性有害突变变异如何影响扩展非重组性连锁区域(SLR)的染色体倒位的固定概率。研究表明,倒位的长度及其携带的部分隐性有害突变的存在会影响三类不同倒位的固定概率:本质上中性的倒位、直接有益的倒位以及捕获性拮抗位点的倒位。这项研究为理解性染色体上抑制重组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解释"进化地层"(evolutionary strata)的形成。

3.《From whole bodies to single cells: A guide to transcriptomic approaches for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2024年即将发表在《Molecular Ecology》上

教授与多位合作者共同探讨了转录组学方法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文章特别关注了从整体到单细胞水平的RNA测序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选择最适合其研究问题和模型系统的实验方法指南。

这篇综述文章反映了教授在整合多学科方法研究进化生物学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展示了她不仅在实验研究上有深厚造诣,也在方法学上有重要贡献。

4.《Female alternative reproductive tactics: diversity and drivers》

2024年发表在《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教授与其他研究者共同探讨了雌性替代生殖策略的多样性和驱动因素。这一研究方向与教授长期关注的性别差异和性拮抗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她对性别相关进化问题的广泛兴趣。

文章系统地分析了雌性替代生殖策略的多样性,探讨了其进化驱动因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这项工作为理解雌性生殖策略的进化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框架,也为进一步研究性别特异性适应提供了基础。

教授的学术地位

1.在性染色体研究领域的贡献

教授在性染色体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理解性染色体重组抑制的演化机制方面。传统上,性拮抗选择被认为是驱动性染色体间重组抑制的主要力量,但实证证据尚不充分。教授的研究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支持,同时也探索了替代机制。

她与同事开发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染色体倒位如何扩展性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域,以及部分隐性有害突变如何影响这一过程。这些研究不仅推进了对性染色体演化机制的理解,也为解释性染色体上"进化地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性拮抗研究中的地位

教授是性拮抗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她的工作扩展了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将其从传统的雌雄异体物种研究扩展到了雌雄同体生物。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方向为理解性拮抗的进化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她的研究表明,即使在雌雄同体生物中,也存在雌性和雄性功能之间的遗传权衡,这种权衡可能是驱动性染色体演化和性别二态性进化的重要力量。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上认为性拮抗主要存在于雌雄异体物种中的观点,拓展了我们对性别进化的理解。

3.实验进化方法的创新应用

教授在实验进化方法应用于性别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她的研究团队利用性别限制性实验进化,成功地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从雌雄同体向分离性别演化的早期阶段,这在自然进化研究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种创新的方法学应用不仅推进了对性别演化机制的理解,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复杂进化问题的新思路。她的工作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进化方案,研究自然条件下难以观察的进化过程。

4.跨学科研究的贡献

教授的研究跨越了进化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她在整合多学科方法解决复杂生物学问题方面的能力。她的工作结合了理论模型、分子遗传学技术和进化生态学方法,形成了全面的研究框架。

此外,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来自不同国家和研究背景的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这不仅扩大了她的研究影响力,也促进了跨学科交流和合作。

有话说

1.性别进化的新视角

  • 教授的研究为理解性别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上,性别进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雌雄异体物种,而教授将研究扩展到雌雄同体生物,揭示了性拮抗在雌雄同体生物中的存在和作用。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观点,表明性拮抗可能是一种更为普遍的进化现象,而不仅限于雌雄异体物种。
  • 基于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更为普遍的性别进化框架,认为性拮抗是驱动性别分化的基本力量,无论是在雌雄异体还是雌雄同体物种中。这一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性别系统的多样性和演化路径。

2.性染色体演化的多元驱动力

  • 教授的研究挑战了性染色体演化主要由性拮抗选择驱动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多元驱动力的可能性。她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表明,除了性拮抗选择外,染色体结构变异、部分隐性有害突变的积累以及其他形式的选择也可能在性染色体演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这一多元视角为理解性染色体的起源和分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框架,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生物类群的性染色体演化路径存在差异。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不同驱动力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在不同生物群体中的作用。

3.实验进化研究的创新应用

  • 教授的工作展示了实验进化在研究复杂进化问题中的强大潜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进化方案,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和观察自然条件下难以捕捉的进化过程,从而获得对进化机制的直接见解。
  • 这种方法学创新可以扩展到其他进化生物学问题的研究中,例如适应性进化、基因组冲突和物种形成等。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实验进化与现代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深入研究基因表达和调控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

博士背景

Dawn,美国top20院校植物与微生物学系博士生在读,专注于植物表观遗传学和植物抗逆机制研究。运用单细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适应性调控网络。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Plants》、《Plant Cell》等顶级期刊。擅长植物学等相关领域的文书写作辅导和相关领域的PhD申请流程及技巧。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深度对比盘点版——顶尖211高校的“王者对决”!

下一篇

香港城市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Julien Chaisse)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