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系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Barham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英国利物浦大学 考古学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利物浦大学Prof.Barham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英国利物浦大学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Barham(643)

教授是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古典学和埃及学系的考古学教授,也是该校历史、语言和文化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重要学者。作为考古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人类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从手持工具到"组合式"或柄装技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的工具)的过渡。

研究领域

教授的教学领域主要集中在进化人类学上,他在利物浦大学教授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理解人类技术发展与认知能力演化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兴趣广泛而深入,主要包括:

  1. 石器时代技术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从早期石器时代到中期石器时代的过渡
  2. 组合技术(hafting technology)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3. 早期人类的认知能力与工具制作之间的关系
  4. 非洲史前考古学,特别是赞比亚地区的考古发现
  5. 语言起源与符号学在考古解释中的应用
  6. 古人类行为与技术创新的生物力学研究

教授将田野考古工作与实验考古学、生物力学分析等多学科方法相结合,为理解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研究分析

1. 《Evidence for the earliest structural use of wood at least 476,000 years ago》

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2023年)

这项研究报告了在赞比亚卡兰博瀑布考古遗址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木材证据,通过发光测年技术确定其年代至少为46万年前,早于我们自己物种智人的演化。石器工具切割痕迹的专家分析表明,这些早期人类塑造并连接了两个大型原木,制成了一个结构,可能是平台的基础或住所的一部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有意识地制作原木使其相互配合的证据。此前,关于人类使用木材的证据仅限于用于生火、制作掘棒和矛的情况。这一发现挑战了石器时代人类是游牧民族的普遍观点,表明他们具有我们之前未曾想象的复杂认知能力。

2. 《From Hand to Handle: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专著深入探讨了柄装工具技术的起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在书中,他提出人类对技术的依赖可追溯到约300万年前的第一批石器,但直到约30万年前柄装技术的创新,技术才首次采取现代形式,并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把手和杆的发展使工具不仅更有效率,还通过使食物获取更有成效,提高了工具制造者的生存机会。该书汇集了关于柄装技术发展所必需的认知、社会和技术基础的证据,形成了关于这一革命性创新的推测性理论。教授认为,带柄工具的创造需要基于对所涉及原材料性质的专业理解进行相当的规划,这是一种早期工程学。

3. 《A 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iency hypothesis of hafted tool technology》

发表于《皇家学会界面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2022年)

这项研究通过对比柄装和手持工具在完成基本生存任务时的上肢运动学、肌电图和生理表现,验证了柄装工具给使用者带来显著生物力学和生理优势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与手持工具相比,柄装工具的使用引发了更大的运动范围、更大的肌肉活动和更大的净能量消耗。然而重要的是,这些策略在两项任务中均导致相对于手持条件的能量消耗减少。特别是,柄装斧促使使用了两种已知的生物力学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在肢体远端产生更大的速度,而无需大量肌肉努力,从而提高了工具的功能效率和相对能量使用。柄装的能量和生物力学优势可能促成了这项技术的发明和传播。

4. 《Semiotics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 in the Lower Paleolithic》

发表于《考古方法与理论杂志》(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2020年)

本文提出语言的起源可以在距今100万年前(如果不是更早)的直立人考古记录中被检测到。这一颇具争议的观点基于广泛的理论和证据基础,将语言定义为基于符号而非语法的交流。皮尔斯的符号理论(符号学)支撑了作者的分析,其符号进程(图标、索引和符号)被用于识别在符号层面运作的器物形式。作者借鉴了关于前工业社会中技术的多重社会角色的概括,以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工具使用的情境,来论证人类符号使用的深层进化基础。文章得出结论,基于符号的语言在物质上表现为渗透直立人及其后代技术的任意社会约定,以及工具缓存和东南亚岛屿早期定居中涉及的延伸规划。

5. 《New geomorph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drainage evolution in the Luangwa Valley (Zambia)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发表于《地貌学》(Geomorphology)期刊(2021年)

这项研究提供了有关赞比亚卢安瓦河谷地貌演化的新证据,特别关注晚更新世时期的变化。研究结合了地貌学分析和考古学调查,揭示了该地区的排水系统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早期人类定居模式。这些发现为理解非洲中南部地区的环境变化及其对史前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构建更完整的人类进化生态背景。

6. 《The Middle Stone Age of Zambia, South Central Africa》

这是教授2000年出版的专著,全面考察了赞比亚地区中石器时代(约30万至4万年前)的考古证据。书中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的石器技术传统,探讨了这些技术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理解非洲中南部人类行为演化的意义。通过对多个关键遗址的分析,教授提出了该地区技术发展的时空框架,为理解现代人行为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参考。该书成为研究非洲中南部史前考古学的基础性著作。

项目分析

1. 人类行为深层根源项目(Deep Roots of Humanity Project)

这是教授领导的一项为期五年(2017-2022年)的研究计划,由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资助。该项目旨在丰富现有非洲考古记录的证据数据库,扩大其地理覆盖范围,并作为未来研究人员可以适应非洲其他地区的模型。项目集中在赞比亚的三个关键地点进行发掘:维多利亚瀑布、卡兰博瀑布和穆奇加高地。这些地点都有早期至中期石器时代过渡(模式2/模式3)的证据,这一过渡早于智人的演化,其特点是工具构想和制作方式的根本变化,多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即柄装或组合技术。项目由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和地球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合作完成,使用创新方法研究石器使用、遗址形成过程和年代测定。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证据,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对早期人类认知能力的理解。

2. 最后的贝姆巴树皮布制造者(The last of the Bemba bark-cloth makers)

这是一项由英国大英博物馆资助的项目(2021年6月至2024年2月),目的是记录和保存赞比亚贝姆巴人制作树皮布的传统工艺。该项目将民族学研究与考古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研究当代传统工艺来理解过去的技术实践。通过记录制作过程、收集口述历史和分析工具使用模式,该项目不仅保存了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还为理解早期人类如何利用植物材料提供了宝贵的类比资料。这项研究体现了教授将当代民族学研究与考古学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论,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技术行为的理解。

3. 反奴隶制知识网络(Antislavery Knowledge Network)

教授参与了由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支持的反奴隶制知识网络项目,这是一个由利物浦大学Alex Balch领导的为期四年的项目,旨在提高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当代奴隶制的认识。该项目涉及英国三个主要的奴隶制研究中心与领先的反奴隶制非政府组织以及加纳、塞拉利昂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西非和中非多个学术和非学术合作伙伴。加纳大学和加纳纪念碑与博物馆委员会正在创建历史奴隶贸易数据库,教授在其中担任顾问角色。此外,他还与赞比亚国家遗产保护委员会合作,致力于使卡兰博瀑布因其考古和地质意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世界遗产。这一项目展示了教授将考古学研究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的承诺,体现了他将学术研究应用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努力。

研究想法

  1. 组合技术与认知演化的整合研究随着教授在卡兰博瀑布发现距今约50万年前的木结构,有必要重新评估早期人类的认知能力。一个创新的研究方向是将考古证据与认知科学相结合,通过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现代人在重现古代工具制作过程时的脑活动模式,从而推断早期人类在进行类似活动时可能的认知过程。这种神经考古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工具制作对人类大脑演化的影响,以及组合思维如何推动了语言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
  2. 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考虑到教授在非洲中南部地区的研究,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是深入探讨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以通过整合古气候数据、环境重建和技术变革的时间线,来分析环境压力如何促进了组合技术的发展。这种研究可以为理解人类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应对环境挑战提供历史视角,也对当今面临的气候危机具有启示意义。
  3. 柄装技术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虽然教授主要关注非洲的考古记录,但一个创新的研究方向是进行全球范围内柄装技术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柄装技术发展路径,可以探讨技术创新是独立发明还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以及不同环境和社会条件如何塑造了技术轨迹。这种研究可以采用网络分析和计算模型等方法,模拟技术知识的传播路径和创新扩散的动态过程。
  4. 实验考古学与材料科学的结合基于教授的生物力学研究,一个创新方向是将实验考古学与现代材料科学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古代粘合剂和柄装技术的物理特性。通过使用高级显微技术、化学分析和机械测试,可以精确量化不同柄装方法的效率和耐久性,进而理解古代工匠的技术选择。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考古解释,还可能为现代可持续材料开发提供灵感。
  5. 虚拟现实重建与公众考古学利用教授在卡兰博瀑布的发现,开发虚拟现实重建项目,允许公众和研究人员"访问"史前环境并体验早期人类的技术实践。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是强大的教育工具,还可以作为假设测试的平台,例如探索不同木结构设计的稳定性或功能性。结合眼动追踪和生物反馈等技术,还可以研究现代人在与虚拟古代工具互动时的认知和情感反应,为理解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提供新视角。

申请建议

1. 学术背景准备

  • 首先,申请者应具备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知识,特别是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技术演化等领域。同时,由于教授的研究涉及多学科交叉,申请者还应培养生物力学、材料科学、符号学或认知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建议修读相关课程或参加工作坊,积极参与田野考古项目获取实践经验,尤其是在非洲或与石器技术相关的项目。

2. 研究计划设计

  • 申请者应仔细阅读教授的核心著作,特别是《从手到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他关于卡兰博瀑布木结构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其研究兴趣相符但又有创新点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应体现对方法论的深入思考,包括如何整合考古学证据与其他学科方法,如何应对石器时代研究中的证据保存和解释挑战等。优秀的研究计划应该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合理的理论框架和可行的研究方法。

3. 技能培养

考虑到教授的研究方法,申请者应培养以下技能:

  • 石器分析技术,包括使用痕迹分析和技术链分析
  • 实验考古学方法,特别是复制和使用史前工具的能力
  •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用于处理考古和生物力学数据
  • 田野考古技术和发掘方法
  • 跨学科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专家有效合作
  • 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或工作坊,如使用痕迹分析、古DNA技术或地质年代学方法等,将大大提升申请竞争力。

4. 建立学术网络

  • 主动与教授及其合作者建立联系,参加他们参与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关注利物浦大学考古系的研究动态,了解当前研究项目和可能的合作机会。加入相关学术组织,如非洲考古学会、石器技术研究协会等,扩展学术网络。通过与学者的互动,获取关于研究趋势和方法的第一手信息,也让潜在导师了解你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5. 提出创新但可行的研究方向

基于教授的研究基础,提出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例如:

  • 使用新的年代测定技术重新评估关键遗址的年代学框架
  • 结合民族考古学和实验考古学,研究不同柄装技术的效率和适应性价值
  • 应用先进的三维扫描和分析技术,重新检视早期工具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方式
  • 探索非洲中南部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技术适应策略
  • 研究组合技术如何影响早期人类的认知发展和社会组织
  • 研究提案应注重理论创新和方法学突破,但同时保持实施的可行性,考虑到时间、资源和技术限制。

博士背景

Chronicle Zhou,985历史学院博士生,专注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研究。擅长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和跨学科方法,探索历史文献中的潜在模式和长期趋势。在研究唐宋时期官僚制度演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奖学金和中国历史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研究成果发表于《历史研究》和《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等重要期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日本大阪综合设计学院动漫官方冬校报名开启!

下一篇

官方发布2025年化学竞赛省一获奖名单公示!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