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旅程是一场修炼,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初到异国的同学可能对个人空间、社交礼仪不熟悉,大家看上去都是表面友好,却很难交心。
一方面当地节日聚会自己却只能独自吃泡面容易感觉自己是“局外人”,同时国内的家人、朋友的生日总是缺席,产生“被遗忘”的失落感。语言适应本就不容易,跨文化友谊又需更长时间磨合,碰上小组左右沟通不畅直接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打开社交平台大家都在找留学搭子。
(图源:小红书)
英国大学生网站The Tab对30多所英国大学的4000+学生进行了年度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然有近2/3的学生都在大学经历过孤独时刻!
其中不少人甚至一直生活在0社交的状态。除了独自在异国生活,英国阴郁多雨的天气和饮食的不适应也极有可能是“帮凶”。
(图源:小红书)
在最容易EMO的大学排名中,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兰卡斯特大学夺得了榜首,高达70%的受访者表示感到过孤独,想必也和兰卡斯特地处偏远人烟稀少脱不了干系。
卡迪夫大学感到孤独的学生比例为69.1%,仅次于兰卡斯特大学的70.2%,如果不喜欢喝酒聚会,在英国的社交似乎举步维艰。
1.兰卡斯特大学- 70.2% 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2.卡迪夫大学- 69.1% 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3.埃克塞特大学- 67.7% 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4.诺丁汉大学- 65.9% 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5.格拉斯哥大学- 65.3% 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6.纽卡斯尔大学62.6%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7.约克大学62.4%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8.爱丁堡大学62.4%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9.曼彻斯特大学61.9%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10.华威大学60.5%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
(图源:小红书)
看上去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大家普遍反映交朋友很难,交心的朋友更难,这也是很多学长姐说的在英国学会的第一课是要适应孤独。
其实很多英国院校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情感与实际健康支持、心理健康指导等一系列帮助。
The Tab这次的心理健康调查也发布了学生认为英国大学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的数据,其中前三名分别是:
1. 约克大学 :65.5%
2. 纽卡斯尔大学 :63.3%
3. 诺丁汉大学 :62.3%
(图源:约克大学官网)
约克大学地理位置机构,位于伦敦及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中间,近邻利兹及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又不用承受伦敦的高物价。
在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 NSS)中,约克大学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是英国少数几所仍保留“学院制”(Collegiate System)的大学,是不是有点幻视霍格沃兹了,让每位同学更有归属感,同时约克大学还拥有200多个学生社团。
范围涵盖了音乐、表演、体育、文化、政治、语言、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同时配备了相当贴心的学生服务。
而QS前100的英国大学中,华威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最为满意的心理健康处理能力。
(图源:华威大学官网)
华威大学提供一系列专家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情感与实际健康支持、心理健康指导,以及个人顾问的数字心理健康服务。
在英国留学期间感到孤独是常见挑战,但通过主动参与和调整心态,可以快速融入校园生活。
在这里老师也想给到大家一些建议:
1.英国大学通常社团丰富,从学术、运动到小众爱好。先参加3-5个体验课,再筛选1-2个长期参与。
2.如果找不到心仪社团,可联合国际生组建小组,通过学校论坛或Facebook发布招募信息,当然通过社交网络也是一个途径,但一定要认真筛选(最近的UCL事件想必大家也心有余悸)。
3.聚会文化:邀请同学去Pub喝一杯(即使不喝酒,点杯软饮也能参与),这是英国人放松社交的重要场合。
4.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前1-2个月感到孤独是正常现象,不必焦虑。可以定期和国内的亲友视频通话,但避免过度依赖,留出时间探索新生活。
老师在这里祝大家在留学的日子里,从容自在,与孤独和解;大胆尝试,与世界碰撞;在每一次挑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