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5个月了还在In peer review 是什么情况?

在科研学术圈,论文投稿与审稿过程往往充满变数,让许多研究者焦虑不已。从投稿到发表,每一步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今天,小e将围绕几个常见的问题,如审稿周期过长、论文状态变化莫测、毕业前急于发表文章等,为大家解答疑惑,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5个月了还在In peer review

去年2月投稿到IEEE TCAS-II,五个月之后状态一直停在In peer review。TCAS-II的审稿周期是多长?我可以催吗?还是要再等一个月?

同行评审一般来说需要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我找不到IEEE TCAS-II 的平均审稿周期,但五个月是比较久了一点,你本应该早就联系期刊了。理想情况来说,审稿超过两个月就该联系期刊。有时候编辑会忘记论文已经送审,作者适时的提醒能让编辑更积极查看审稿进度。你应立刻发邮件给编辑,直到状态有所变化之前,维持每两到三周跟进一次的频率。

Under review变回reviewer assigned

我遇到了比较奇怪的论文状态变化。在编辑部审查后,邀请了审稿人,然后状态变成了Reviewers assigned两个月,但之后变成了Under review三天后又变回了Reviewer assigned。这个短暂的under review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又变成了Reviewers assigned?

Reviewer assigned状态表示编辑已经发出审稿邀请,在取得需要的审稿人数(一般是两到三人)同意后,状态就会变成Under review。以你的情况看来,状态在三天内又重新回到Reviewers assigned,是因为其中有审稿人一开始接受审稿但之后又拒绝了,这个情况并不罕见。有时候审稿人在看过稿件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审稿,或是他们有可能存在潜在利益冲突。这种时候,他们会立刻通知编辑,编辑会开始再继续找新的审稿人选。等新的审稿人接受审稿邀请后,状态就会再变成Under review。无需太担心。

着急在毕业前发表文章

我已经完成研究生的学业,想在毕业前发表文章,所以我投稿到BMC的在线期刊,因为他们的审稿和发表周期通常很快。投稿后一个月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我告诉期刊:

1.我想知道最新状态

2.如果同行评审过程会延迟的话(例如选审稿人等等),我会考虑撤稿编辑部及时回复了,表示他们会将这两点告知编辑。但状态过了一个月还没有变,所以我又发了一次提醒。这次没有收到回复,而状态变成了Under review,接着第一个审稿报告回来了。(投稿后已经过了两个半月)两位审稿人的意见都还算正面:一位表示不用修改就可以接受,而另一位建议小修,建议我将一个参考文献换成比较新的文章。由于很小的修改,我在当天就改好重新投回去。

又过了两个半月没有消息,我发了邮件给编辑部办公室(这已经是投稿后的第 4个半月了),(在投稿的第 5 个月)又发了一次提醒。终于收到期刊的邮件,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一位审稿人的意见,正在等另一位审稿人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接着状态变成了Under review,从那之后又过了一个月了(这是投稿的第 6 个月)。

不知能否再发邮件,但我认为如果不催一下是不会有进展的。目前每次的状态变化都发生在我主动咨询之后,如果我再发一次邮件,我可以在邮件中直接吐槽吗?

确实,有时候期刊编辑需要作者的提醒。他们经常会因为太忙而忘记去追审稿人的进度。既然你需要在毕业之前发表这篇论文,经常提醒期刊是可行的。

但期刊评审程序一般都较慢,特别是那些知名的多领域期刊,因为他们的投稿量很大。不过,就你的情况来看,期刊一般都在你的提醒之下有回复,这表示他们了解你的问题,尝试加快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你的心切,但一定要理解期刊编辑和审稿人都很忙,他们也要处理其他投稿论文,其他作者也一定跟你一样会发送提醒,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你当然要继续跟进进度,但不要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跟期刊沟通最重要的就是礼貌,不管何时发邮件都应该温和有礼。与其向他们吐槽,不如表达出你的急切。告诉他们你需要在毕业前发表这篇论文,最好提出明确的截止日期,告诉他们你的担忧,请他们尽可能加快速度。礼貌肯定比愤怒来的有用。

二审比一审时间还长

我1月19号投稿给Elsevier期刊,2月15日收到审稿意见:

Reviewer 1 appreciated the work and said that it is of potential interest for many users.He had only a few very minor comments, which could be even addressed at the proofreading stage: one suggested adding a reference, the second required splitting a table, and the last one asked to make a database in our work available for public. Reviewer 2 pointed out a few errors and asked me to explain some unclear areas in the work, and asked me to change a caption of a figure and to make the database available as the first reviewer had.

虽然我认为审稿人的意见是小修,但编辑的决定是大修,让我6周内返修。我根据审稿意见一一进行回复跟修改,在第4周也就是3月14日重投了。我以为会很快就收到接受通知,但论文卡在with editor很长一段时间,比一审的时候还长。于是我发邮件询问编辑是怎么回事,结果状态在一个小时之后就变成了under review。这个期刊从修改到接收的平均时间是13天,但我的论文已经超过45天了,难道是要被拒了吗?

评审论文所花时间跟拒稿没有关系。事实上,如果有任何问题,编辑会尽量给你的论文一个公平的机会,而你的论文又再次变成under review,表示论文进入另一轮审稿,这里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大部分大修的文章几乎都会有第二轮的审稿。

如果是交给同样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通常会比第一轮快,但编辑还是可以选择发给新的审稿人,那么审稿时间就会比较长。

虽然期刊网站上说修稿到接受的平均时间是13天,但这只是“平均时间”,不是每个论文的标准时间。有些论文可能会比平均时间快接受,有些则会更慢。以科研发表一般的标准来看,45天不算是很长。

你可以每隔两三个礼拜向编辑发提醒邮件,但这个阶段不要催的太紧。你的论文已经快要出最终结果了,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不同意审稿人意见

经过三轮审稿之后,我们再次收到大修的结果。一位审稿人对我们的修改很满意,但另一位审稿人则持相反意见,他说我们必须要做另一个研究来检验我们的假设,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没有办法找到符合资格的参与者,所以我们根据其他的先前研究,用另一个方法检验。看来审稿人并不同意我们的方式,即使先前的研究用过这个方法。我可以请编辑换审稿人吗?还是有其他解决办法?

审稿人之间的意见互斥很常见。因此,我认为编辑不会因为你不同意审稿人的建议而同意更换审稿人。事实上,提出这样的要求本身就不太恰当,这可能会惹恼编辑。不同意审稿意见没有问题,你可以针对审稿意见进行逐点回复,向编辑说明你不同意审稿人的建议。确保你的回复有证据支持,如果你的观点有理有据,编辑一定会考虑采纳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HOSA生物与健康竞赛!9-12年级有必要参加吗?如何备赛iHOSA?拿奖难度大吗?

下一篇

北京工商大学1+3国际本科项目招生简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