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根据教育部2023年度发布的高等教育情况显示,我国博士招生人数为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教育部官网

今年7月31日,2024年度高校新增学位点公示显示,我国新增博士学位点800多个,同比2020年调查结果大幅增长。

2020年与2024年学位点评审结果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作者

一方面,博士招生人数和博士点数量稳步增加;另外一方面,很多博士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尤其是教职岗位稀缺,导致内卷加剧。即使顺利上岸,也依然面临发论文和申青基的两座大山。

因此,在目前资源背景均有限的情况之下,对于无法“拼爹、拼导师”的学生而言,读博还依然是最优解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积极发表个人看法。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知乎

无资源无背景,适合读博吗?

读博让我步入更高平台

A学长(农村出身,计算机专业)

我家是西部的小农村,父母一直务农,所以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受到父母相对传统的观念认识,认为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所以自己一路读到985的计算机博士。

读博期间,我经常会利用自己的身份接一些私活,所以经济方面压力并没有很大。博士毕业以后,导师也把我推荐到了上海的一家独角兽企业工作,虽然现在还房贷还有一定压力,但是当下的生活是我和父母未曾设想过的。

如果不读博士,可能这些都不会梦想成真。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我认为是读博将自己送到了现如今的平台

读博于我而言是一个骗局

B老师(三线城市普通家庭,环境类专业)

我们家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三线城市,父母之前是工厂工人,虽然生活不算很富裕,但是一切都有保障,也相对安稳。

从小到大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我自认为在升学路上有一定的天赋和运气,所以最后也是本科毕业直接头铁选择直博。但是于我而言,没有背景和资源,并且还是天坑专业,所以读博对我来说非常煎熬

一方面,虽然自己成果一般,但也好歹是985的博士,回到家乡随便找份工作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面子上都会有些说不过去。

另外一方面,看到课题组或者同院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会到大城市找上一份体面的工作,加之自己专业属性很难进入就业市场,难免内心不舒服,也算是媒体上报道的“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所以现在就这样毕业后无所事事,一直找工作,一直在被拒的路上。

“年少不懂孔乙己,长大成为孔乙己”

找工作原来需要拼资源

C学长(省会城市普通家庭,财经类专业)

我来自于省会城市,父母都是小学老师,所以从小到大对我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认为一定要读到博士,出来才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而且我所在的城市普遍恋家情结非常严重,又有两三所不错的大学,所以自己自始至终都没有出这座城市求学过。

硕士升博士的时候,其实完全有机会能够到海外读书,并且对于财经类的学生而言海外经历其实非常加分。但是考虑到想离家近,而且有年轻老师主动招我,也就不想再过多浪费时间。

读博期间我的成果还算不错,而且这几年和导师相处非常顺利,但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大佬做背书,没有一个学阀一般的导师,可能以后的路也还是十分艰难,即使导师帮我联系了很多单位,但最终依然寻不到合适的岗位。

无奈之下进入到就业市场希望能够搏一搏,但是发现那些能够进入银行热门部门或是投行的博士生其实早就有准备,或是家里就有一定的相关资源。

读博助力普通家庭实现阶层跨越

D老师(新一线城市普通家庭,通信专业)

虽然我出生的城市不错,但父母的工作相对较累,而且家庭年收入不高。从小好胜心强的我就认为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读本科期间,我发现学院里的博士生毕业后都能够找到年薪不错的工作,实现人生的飞跃。有的进入华为等大厂,也有的转行码农或人工智能,发展也不错,所以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读博。通过保研、申博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在五年后博士毕业。

父母在读书期间没有帮到我,但任何的资源和人脉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赚来的,所以毕业后我也收获了不错的offer,也算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在我看来,读博依然是很多普通家庭孩子实现阶级跨越相对容易的渠道,但是这条路十分艰难,需要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走下去。

无背景学生读博能收获什么?

无论是从之前的观念还是现有观念来看,读博对于无背景的学生来说仍有较大优势。

首先,读博对于个人的眼界和见识来说有极大的好处。虽然现在都在说博士多到满地爬,但是读博期间能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接受不同的理念和观念,这些想法对于未来的发展道路来说可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博士生会有更多潜在机会。之前和台湾的同学交流,发现台湾地区很多电子类公司会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招收博士生,并且起薪更高。

无独有偶,在内地,也有很多此类的案例,比如同一家公司博士起薪更多,晋升机会更加显著等。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知乎

最后,博士生会有更多人生选择。与其他的学位不同,博士毕业后获得的Dr.头衔能够跟随自己一辈子,尤其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对于该头衔还十分推崇。

所以,一旦拥有该头衔,其实就会让人不自觉的高看一眼,也因此会获得更多机会,从而让自己有更多可以选择的余地。

之前课题组的一个师姐,虽然研究方向偏实验,但是最终凭借自己的学历以及超强的个人学习能力,顺利进入硅谷互联网知名企业。这些都是其他学位所无法带来的。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知乎

无背景学生读博的挑战

无背景学生读博并不是百利无一害。事实上,在目前的环境之下,无背景学生读博也面临诸多挑战。

01社会整体比较内卷

目前的社会对年轻一代并不友好。寒窗苦读十余载,毕业后发现不如拼爹来的快。而且目前的适龄劳动人口非常多,但好的工作岗位和机会又非常有限。

很多博士生都会存在一种想法:自己寒窗苦读多年,为何要在找工作的时候将就。于是力求找到自己完全满意的工作。

甚至22年的毕业生找工作起薪相较于21年就下降一大截。因此,内卷的环境导致无背景学生在博士毕业后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加。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知乎

02学历正在飞速贬值

研究生招生人数在增加,研究生招生点数量也在增加。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学历正在以飞速贬值

现在的年轻一代就有一种趋势,同学当中很多人有研究生学历,博士的比例正在越来越高。一旦高学历人群的比例增多,与自己竞争的人数会增多,相同岗位的要求也自然会水涨船高,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对于无背景的同学来说,最希望的是通过读博来拉开与其他人的差距,从而获得好工作。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差距越来越难以拉开

03博士毕业及教职要求越来越高

从前的博士一篇SCI即可毕业,现在很多课题组卷到人均3篇一区。工作的难度并没有降低,甚至发文难度加大,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一直居高不下。

不仅如此,现在博士生延毕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读博战线拉长,导致读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显著增加。甚至现在有人戏称,读博已经成为有钱人维持阶级的工具。

在如今中国内地大环境下,读博士,还是无资源背景学生的最优解吗?

图源:知乎

写在最后

读博对于无背景、无资源的学生而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读博可以带来诸多的好处和优势,例如获得更高的眼界和见识、有更多未来发展空间与机会等,但读博同时也会带来极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小科认为,是否读博应当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职业发展而定。对于适合做科研的同学来说,读博自然是一条最优解。而对于不适合做科研的同学而言,尽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工作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课程项目招生简章

下一篇

2025年物理碗竞赛成绩已公布!Top前100名单公布!含赛后规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