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25fall申请季基本尘埃落定,还有一些可以加申的学校也到了收尾的阶段,很多人已经开始问26fall的申请了。但这两年留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开始追捧QS排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很难申到各方面都满意的offer。
有的人追求QS排名,在刷高排名院校的时候,发现申请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好不容易申到一个专业在领域内备受认可的院校,排名相对似乎又不高。有时候专业和排名都挺满意的,但就业又成了问题,选offer的时候真挺纠结的。
其实留学圈一直有一种说法,只是90%的人都不太愿意相信,留学有一个“不可能三角”,高排名、好毕业和好就业这三点很少有人能够全部满足,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两样。这其实也是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定律,叫做“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
有的学校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筛选一波不符合学校要求的人,而有的学校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让留学生去“爆金币”。比如一些专为留学生打造的专业,申请要求不高,一个班基本也都是留学生,成“反向留学”了。
虽然同时满足高排名、好毕业和好就业这三点比较难,但满足其中两点还是有不少学校可以推荐的。“排名高+ 好就业”的有LSE的Finance课程,IC的数据科学方向,UCL的生物科学等等,但这些专业申请门槛很高,挂科率也在30%左右。
排名高又好毕业的也不难找,比如UCL的教育相关专业,申请门槛相对不高,学科排名还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个专业也不适合所有人,对于想回国找工作,特别是想卷大厂的人来说,这个背景相对没那么合适。
还有QS前百的一些“缝合专业”,名字听上去都挺高端的,多少得带上“数据、管理、商业”等热门词语,但真正入学了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学出来也不太好就业,周围一些申请这类专业的人很多继续申二硕了。
好毕业又好就业的组合也有不少,比如QS排名靠后但专业还不错的院校,谢菲的土木工程,萨里大学的工程和商科,卡迪夫的传媒等等。还有贝叶斯商学院、克兰菲尔德大学、思克莱德大学等院校也推荐申请,都有拿得出手的专业。
所以有时候择校选专业真的不能太挑,关键看自己的需求。周围也有放弃曼大工程专业offer,选择克兰菲尔德航空航天工程的,就是看准了克兰菲尔德的专业性,觉得专业比排名更重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这样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