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最近看到一些数据,今年强积金人均回报相当可观,8 月又有不错的涨幅,这意味着香港的打工人在这方面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不过,很多朋友可能还是不太清楚,公司里提到的 “公积金”,和必须缴纳的 “强积金”,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唠唠这两者的区别,希望能帮大家选对适合自己的退休计划~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公积金(ORSO):老板主导的传统退休福利

公积金(ORSO)在强积金推出之前,是香港许多公司自行设立的退休福利计划。

它属于自愿性质,完全取决于老板的意愿。在供款方面,供多少、怎么投资、何时能领取,都是老板说了算。

比如,有些公司老板可能会全额承担供款,而有些公司则会和员工共同缴纳。而且供款比例没有上限,对于高薪员工来说,可能积累的资金会更多。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尽管如今强积金已经普及,但仍有部分公司保留了公积金计划,让员工自行选择参加哪一个。

以公务员为例,他们有专门的“公务员公积金计划”,2000 年后入职的长期公务员能够享受该计划。

供款比例会根据工龄逐渐增加,最高可达基本薪金的 25%(纪律部队在此基础上还会多 2.5%),这可以说是 “铁饭碗” 带来的一项额外福利。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强积金(MPF):全民参与的强制退休保障

强积金就相对简单明了。它是一项法定要求,只要你在香港工作(包括兼职、临时工以及自雇人士),老板和你都必须缴纳。

目前的缴纳比例是双方各按入息的 5%缴纳,每人每月最多缴纳 1500 块。例如,若你的月薪是 3 万,5% 就是 1500 元,超过 3 万的部分则无需缴纳。

关于香港强积金的具体内容可看公众号往期文章:香港强积金VS内地社保!一文带你了解香港与内地的退休福利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强积金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灵活性。你可以自主选择基金,无论是股票型、债券型还是混合型基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挑选,并且还能更换投资组合。

不过,投资回报就因人而异了,有人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也有人可能会面临亏损。

关键区别:四大要点轻松区分

(一)供款决策主体

公积金:完全由老板决定。老板可能独自承担全部供款,也可能和员工共同分担,甚至有些情况下老板选择不提供供款(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强积金:强制规定双方各承担 5%。你和老板按照明确的比例缴纳,无需与老板协商供款比例。

(二)资金归属时间

公积金:存在时间限制。比如,公司可能规定员工必须工作满 5 年,才能领取 50% 的老板供款。如果工作未满 3 年就离职,很可能无法获得老板供款的那部分(但自己缴纳的部分肯定归自己)。

强积金:只要缴纳了,资金就全部归属于你。无论工作时长如何,离职后资金会直接转入你的个人账户,一般要到 65 岁或出现特殊情况(如移民、重病等)时才能提取。

(三)投资决策权

公积金:由老板或受托人决定。大多数公司会直接为员工选择投资基金,员工只能按照公司的安排进行投资。少数公司允许员工自行选择,但可选择的范围可能有限。

强积金:由你自己掌控。市场上有 600 多个基金可供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配置,并且还能随时更换投资组合。

(四)离职后的处理方式

公积金:离职时,按照 “归属比例” 计算的资金会先转入你的强积金账户 (“最低强积金利益”),剩余部分若符合条件,可能可以直接提现。

强积金:离职后资金直接留在账户中,无需进行任何操作,更换工作也不会影响,待退休时再提取即可。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图源: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

如何选择:依据自身情况判断

(一)适合选择公积金的情况

1.计划在公司长期发展(例如 3 年以上):当你在公司工作满足归属期要求后,能够获得全部老板供款,对于高薪族而言,由于供款没有上限,选择公积金可能更为划算。2.偏好稳定投资:老板负责资金管理,员工无需操心投资事宜,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人群。

(二)适合选择强积金的情况

1.职业稳定性差或经常跳槽:更换工作时,资金能够无缝衔接,始终跟随你,无需等待 “归属期”。

2.希望自主掌控投资:喜欢研究基金,期望通过投资获取更高回报(比如今年强积金人均赚 3 万,主要得益于股票类资产的良好表现)。

3.中等收入或低收入群体:强积金设有供款上限,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缴纳压力较小,虽然缴纳金额少,但仍能获得相应的保障。

常见问题:跳槽或短工如何处理?

(一)入职 5 天就辞职,MPF 需要处理吗?

如果尚未开设账户,则无需处理。

强积金规定,受雇不满 60 天,老板和员工都无需缴纳。但如果已经开设了账户(例如老板帮你填写了相关表格),则需要让老板联系受托人(如 BCT)关闭账户,并退还已处理的款项(如果有)。

(二)公积金能转成强积金吗?

可以。更换工作后,选择好强积金受托人,向原公积金的受托人索要 “转移表格”,填写完成后提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转移的是“最低强积金利益”(按照归属比例计算的那部分),剩余部分可能根据公司规定直接提现。

香港公积金(ORSO)和强积金(MPF)如何区分?看这篇就够!

其实,退休规划就如同我们平时存钱一样,越早开始准备,未来的生活就越安心。

强积金是一项基础的退休保障,适合大多数人;而公积金则更像是为特定人群量身定制的退休计划,适合在一个公司长期稳定工作的人。

无论选择哪一种,坚持缴纳是关键,千万不要轻易断供,毕竟退休后能否过上舒适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积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学生都在考的小托福是什么?如何判断孩子能不能考小托福?

下一篇

AMC10数学竞赛备考全规划:答题技巧+真题+考前强化冲刺培训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