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近日公布了2029届本科新生数据。这是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平权法案”后的第二个招生周期,也是耶鲁首次实施“Test Flexible”(灵活考试)政策的年份。
整体来看,数据既延续了稳定性,也显现出招生趋势上的细微变化,对中国家庭而言,这些数字背后藏着值得关注的信号。
种族比例变化:亚裔比例创近年新高
根据耶鲁本科招生办公室发布的数据,2029届新生的族裔构成是:
- 12% 非裔
- 30% 亚裔
- 13% 西班牙裔/拉丁裔
- 3% 美洲原住民
- 44% 白人
- 10% 国际生
与上一届相比,亚裔学生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达到30%;西班牙裔/拉丁裔下降6个百分点;非裔和白人学生各下降2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出平权法案废除后的影响。过去,部分亚裔学生在录取中面临“隐形天花板”;而如今,从耶鲁的数字可以看到,亚裔的比例正在显著上升。
对中国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只要学术能力与整体素质足够突出,竞争环境可能比过去更“公平”。然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利好”信号。亚裔学生比例的上升,也意味着内部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当“平权”的外部压力减小,亚裔群体内部的“内卷”可能会加剧。
华裔申请人需要更加努力地在学术、特长和个人背景上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优势,才能在30%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灵活考试”政策:对申请策略的影响
2029届是耶鲁首次全面实施“灵活考试”政策的年份。政策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一类标准化成绩,但不仅限于SAT或ACT,也可以提交AP或IB。新生选择各个标化考试的情况如下:
今年的数据中:
- 提交ACT成绩的新生中,87%的分数在32–36之间;
- 提交SAT成绩的新生中,49%在阅读与写作部分得分760–800,64%在数学部分得分760–800。
这对中国学生有两层意义:
- 选择更多——如果学生在SAT/ACT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在AP或IB上成绩突出,也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 门槛依旧高——从分数区间看,耶鲁依然只录取顶尖学生,单纯靠“凑一个分数”并不能成为加分项。
扩招100人:机会增加还是竞争更激烈?
2029届新生人数增加了86人,这与耶鲁大学扩招本科生的长期战略相符。耶鲁计划从2029届开始,每年增加100个录取名额,总规模扩展至1650人,并且耶鲁希望在未来一个世纪里多培养10,000名毕业生。
扩招意味着更多的录取机会,但其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在平权法案被取消后,如何维持校园的多样性成为了各大名校面临的挑战。耶鲁的数据显示,尽管西裔和非裔学生比例下降,但国际学生比例保持稳定(10%),且新生中包含了16 名美国退伍军人。这表明,耶鲁正在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学生群体的多元性,例如扩大招生规模、吸引更多国际学生、以及招收拥有独特背景(如退伍军人)的学生。
对于中国学生和家长而言,这意味着:展示独特的个人经历和背景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名校不仅看重你的分数和活动,更看重你的“故事”——你来自哪里,你的成长经历如何塑造了你,以及你将为耶鲁社区带来什么。仅仅成为一个“分数机器”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早地规划,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将其融入申请文书和活动中。
耶鲁 2029 届的录取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它告诉我们,取消平权法案后,亚裔学生的机会似乎增加了,但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高分依然是重要的通行证,但绝非唯一。
对于每一个追逐名校梦的中国家庭而言,这不仅仅是关注录取数据,更需要深思熟虑:我们如何让孩子在“内卷”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何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全面且独特的个人形象?这才是应对“后平权时代”挑战的真正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