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AC大会总结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20日
今年为期三天的NACAC(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年度招生大会已圆满落幕。机构两位资深顾问老师全程深度参与,带回了极具价值的一手信息,堪称“美本申请真相局”!从招生官的犀利吐槽,到权威录取趋势的深度解析,我们挖掘到了众多将直接影响申请结果的关键资讯,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让我们开始吧!
01、最新美本录取核心趋势:百所学校调研数据
NACAC大会现场发布了历时数月、涵盖上百所高校的最新美本录取核心趋势调研数据。
调研结果明确显示:第一,GPA仍然是申请中最重要的核心指标——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们一直以来向学生强调“夯实学术基础”的关键意义。
文书的重要性仅次于GPA。正因如此,机构在文书指导中投入大量精力,中方与外籍文书团队的配合,从深度挖掘个人故事,到逐字打磨语言表达——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申请竞争中脱颖而出。大会中还强调在Top30院校的录取中,“Intended Major(意向专业)”尤为关键。意味着必须在规划初期就结合个人的兴趣与优势,精准定位专业方向,避免因目标模糊而与梦校失之交臂。
在录取核心因素统计结果中,AP与SAT的重要性下降,位列个人品质与文书之后。代表着目前在holistic review中,学生个人特质比标化更能打动招生官。
02、中国学生注意:禁止学术造假
在中国地区的申请造假问题再度成为本届大会的热点议题。NACAC甚至公布了一份详尽的造假“市场价格”调研,内容涵盖从标准化考试到成绩单的多种作假手段。
一方面,招生官对此类行为明确表示强烈反感与零容忍态度;另一方面,许多大学也陷入两难:既希望维持“高选择性”的录取标准,又难以摆脱对中国学生学费收入的依赖——这种矛盾,在客观上为造假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主讲人提出三方面核心审核维度:
- 大学将会采用更高手段验证成绩单的真实性
无论学生提交的成绩是部分作假、还是全部造假,只要涉及成绩单真实性,其申请都将被明确认定为欺诈行为,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录取后果。
- 大学将会尽力核实学校的真实性
今年,某招生官在审核一名学生的申请材料时,对其所在学校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为进一步核实,该招生官亲自前往学生材料中标注的学校地址进行实地查访。结果发现,所谓“学校”实际并不存在,原址仅为一处废弃仓库。这是一起典型的学校真实性欺诈案例。
- 大学将会严厉打击新出现的造假及追溯在读学生的申请欺诈行为
若学生被判定为申请欺诈:
- 已拿到 offer 的,offer 会被撤销。
- 学生档案会上报至 Common App并由平台进一步调查审核。
- 若 Common App 认定作假属实,会将该学生情况通知给其他美国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