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学圈又有重磅消息传来: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美国名校,纷纷宣布暂停部分专业的博士招生。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广大留学生和准备留学深造的同学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顶尖学府做出如此决策?这又会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留学走向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名校招生政策变动盘点
01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文理学院宣布,2026–27学年将大幅调整艺术与人文学科的博士招生。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东亚语言与文明等七个专业将缩减招生规模;古典学、比较文学、日耳曼研究等六个依赖语言学习的项目将暂停招生一年。
校方称,此举源于“历史性财政压力”,决策综合考量了申请人数、本科课程需求、教职岗位安置及学位完成效率等因素。
02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已暂停招生;应用与工程物理专业虽开放申请,但录取通知可能因经费不足被撤销。生物医学博士项目招生从130人减至100人,缩减23%;生物学、生态学、进化与行为学等专业招生规模削减约50%。
0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社会福利学院宣布,暂停2025–2026学年博士招生,包括联合MSW/PhD项目。学院将利用此期间重新规划课程,回应学术环境变化、资金状况及在读生反馈,旨在构建更具社区参与性、反压迫和循证导向的社会工作研究体系。
除了上述几所学校,还有不少美国名校也对部分专业的博士招生按下了 “暂停键”。这一系列变动,无疑给计划申请美国名校博士的同学们带来了巨大挑战。
暂停招生原因01财政压力成主因
多所高校暂停博士招生,首要原因是财政紧张。以芝加哥大学为例,其文理学院面临“历史性财政压力”,叠加疫情与经济波动影响,学校资金受限。而博士培养需投入科研经费、导师薪酬、学生资助等大量资源,因此只能暂停或缩减部分项目招生,优先保障现有学生和重点学科。
02就业导向驱动调整
社会需求变化促使高校调整招生策略。传统人文社科专业如比较文学、古典学等就业面窄,竞争力较弱。为提升学位价值与学生就业前景,学校依据市场反馈优化布局。例如,康奈尔大学缩减生物医学博士招生,或出于对该领域就业饱和及未来人才需求的预判。
03推动学术转型升级
为适应学术发展新趋势,高校借暂停招生契机进行系统性改革。如伯克利社会福利学院将利用空档期重构课程与研究方向,更好回应社会需求,提升博士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能在学术前沿和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应对策略
多元化申请:同学们需要迅速调整申请目标,密切关注其他仍在招生且专业实力强劲的学校和专业。在筛选新的申请目标时,要全面深入地调研学校的学术水平、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关键因素,确保新的选择与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规划高度契合。
关注政策动态:已入学学生要时刻关注学校的政策动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和学院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资源分配的变化情况。
加强个人竞争力:主动争取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还可以借助同学网络,互相分享信息和资源,携手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