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英本/美本的申请过程中,我们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
“是否一定需要实习,才能提高竞争力?”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申请的关键逻辑。
作为这些年送出多个牛津剑桥、LSE、UCL、帝国理工、康奈尔、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NYU等英美顶尖大学录取的申请团队,我们来系统拆解一下“实习”在英美本科申请中的真正作用。
最简短的回答是:看专业,看策略。
1. 就业导向型专业:实习非常重要,但不是“有就行”
像商科、金融、管理等偏就业导向的本科项目,如果申请者如果有比较好的实习(此处“比较好”划重点,一会儿再来详细讲)是可以对申请有大加分的。
关于商科金融类学科的申请,我们之前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详细阐述,可以参考:
这一方面我们非常有经验。曾经有一年,东北某非target国际学校我们带出了该学校历史上首个伦敦政经LSE offer,而且是LSE的王牌专业之一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
不仅如此,那一年我们带出该学校两位同学同时拿到LSE Accounting and Finance的offer,对英国本科申请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样的offer状况含金量有多高。
常见的侧重就业的专业项目有:
- 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
- 管理Management
- 商业Business
- 市场营销Marketing
-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等等
这些侧重就业的专业项目本身,是希望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比较好的公司/岗位的,最好是知名大机构,起薪高,发展前景好的那种,典型的就是投行、咨询、科技公司等。
这些项目本身不同学校之间就会有竞争,比如不同学校类似项目多会晒出他们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去向公司、强大校友网络、甚至是他们专业在league table里的排名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LSE的Accounting and Finance,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
其他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都是大同小异,无论英本美本。
既然学校希望自己的毕业生就业好,那么倒推回来,他们在录取的时候必然会偏好看起来以后就会就业好的学生。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是很重要的道理,明白了可以让你的申请,你的就业少走很多弯路。
什么样的学生看起来未来就业不成问题?仅有学术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竞争力的实习经历。
说得更直白些:LSE、IC, UCL、华威这类商科强校在录取时看的,不只是你的高中成绩和文书PS文笔,还会关注:你像不像一个未来能在高薪行业生存下来的人。
所以,如果你未来的目标是投行、咨询、四大、科技巨头,那么申请时就需要倒推,提前准备对应的实习经历。
而我们在申请规划中,会根据学生的背景和意向行业,帮忙选定合适的实习机构,甚至细化到哪个部门、哪种任务更容易在文书中打动招生官。
要注意不是随便的实习就可以,实习也是有鄙视链的。具体关于实习的选择以及大忌,我们在本文第四点详述。
2. 研究/学术类专业:实习不是刚需, 科研更有用
如果你申请的是数学、物理、历史、哲学等专业,更重要的是研究类、竞赛类活动,实习相对不是那么重要。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学生,虽然申请的是理论更重的专业,但在实习中展现了很强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意识,最终在文书中表达得很有深度,也为申请加了不少分。
当然,如果对就业方面有想法,可以提前做一些针对性实习,不过这个可以等到上了大学再说。
3.学术+就业均衡的本科专业:精准选择实习方向更重要
像经济、法律、PPE(政治/哲学/经济)、土地经济、社会学、教育学等,是典型的“学术+就业”均衡型专业。
这些专业对实习没有金融商科那样不可或缺,但如果有能体现学术热情的实习经历那么肯定是加分的。
重点是要可以体现学术热情和研究能力,而不是像金融商科的实习那样侧重就业。具体实习项目的选择可以咨询我们,需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推荐。
4. 实习选择大忌:有的实习,写了不如不写
要注意的是,一段优秀的实习可以对申请有极大帮助,这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经历、申请专业、个人陈述PS整体来规划,很有讲究。
而随便找一个实习写上去则是大忌,错误的实习非但没有加分,反而拉低了整篇个人陈述的含金量。
比如,我们很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商业银行的实习,学生主要接触到的是帮助客户开户等业务。内容无法展现出任何分析或思辨能力,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写了不如不写的case。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会做如下几步:
- 全面了解学生背景、专业目标、未来职业方向,推荐某大类的实习
- 如果家长有资源,我们帮助筛选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公司或岗位
- 如果家长没有资源,我们也有优质实习项目可推荐
- 确定实习后,帮助学生聚焦部门选择与任务安排,确保实习过程“有料”可写
- 后期在PS写作中提炼角度,打造符合目标院校偏好的逻辑结构
总结:申请是一场长跑,不是临门一脚
申请是长线规划,真正高质量的申请,背后是从高一高二就开始有意识地搭建活动轨迹、实习经历、科研或竞赛成果。
等到申请当年7-8月开始写个人陈述文书PS的时候,学生的基本状况已经固定,即使有短板也来不及补充。
每一项经历,最终都是为申请文书服务,为申请面试服务。我们能做的,是帮你把每一个“素材”都变成招生官无法拒绝的“信号”。
所以我们建议今年申请的学生及家长尽早开始,这样才可以尽早评估,尽早弥补短板,让10月的申请完美闪光。
如果你需要根据自己目前的背景来判断:实习是否必要?要不要现在找?实习内容如何选择?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