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来香港上学,学校全是粤语授课,完全听不懂,现在备受打击,吵着要回内地,这可怎么办?”对于很多计划让孩子赴港读书的家长来说,孩子不会粤语成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香港教育局从2008年开始推行以普通话教中文科,简称“普教中”,目的是提升学生“两文三语”(即中文、英文、粤语、普通话及英语)的能力。
据教育局公布统计,至今有71.7%小学及36.9%中学实施普教中,当中16.4%小学及2.5%中学全面普教中,其余则局部在部分级别或班别实施。
这些 “普教中” 学校,就是不会粤语的孩子融入香港校园的绝佳选择。
今天请收好这份指南——不会粤语,照样冲刺香港顶尖中学!
16所热门 “普教中” 学校
如果还是担心孩子不能适应,那这16所采用普通话授课的香港学校,你可千万别错过!
- Band1A:圣保罗男女中学
- Band1A:德望学校
- Band1B:香岛中学
- Band1A:拔萃女书院
- Band2B:培侨中学
- Band1B:优才 (杨有娣) 书院
- Band1B:福建中学
- Band1A:港大同学会书院
- Band1B:香港启思中学
- Band1A:协恩中学
- Band1A:圣保罗书院
- Band1A:香港培正中学
- Band1B-1A:香港玛利曼中学
- Band1A:沙田培英中学
- Band1B:保良局罗杰承 (一九八三) 中学
- Band1A: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
不会粤语≠错过香港好学校!
✦三大择校黄金法则
1. 学校类型是关键:
✅ 绕开传统官津,锁定直资/私立/国际赛道
香港官立及津贴学校(官津)以粤语为教学主力,而直资、私立及国际学校普遍采用更灵活的语言政策。
这类学校不仅资源丰富,更因吸纳多元背景学生,对普通话包容度极高。
2. 插班时机是跳板:
✅ 越小适应越快,语言黄金期莫错过
案例实录:北京男孩Leo二年级插班香港某直资学校,入学时粤语零基础。一年后家长朋友圈惊喜晒娃——流利粤语讨论科学课,英语演讲赛竟拿了奖!12岁前是语言习得黄金窗口,沉浸式环境让三语切换自然发生。
3. 跨境资源巧借力:
✅ 深港子弟校,天然“普语生态圈”
毗邻深圳的多所港校(如培侨书院、福建中学等),因特殊地缘吸引大量内地背景学子。
想象一下:班里过半同学用普通话交流,课堂内外无缝衔接——文化隔阂?不存在的!
看到这么多优质的“普教中”学校,家长们是不是松了一口气?孩子即使不会粤语,也能在这些学校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顺利融入香港的学习生活。
这些学校不仅在语言教学上为孩子提供了便利,在学术成绩、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也表现卓越,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