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加州大学系统正在考虑一项重大学制改革,计划将其大部分分校从Quarter(学季制)改为Semester(学期制),这一改革风声在留学圈炸了锅!
60年前,面对前所未有的入学人数激增,加州大学将其校园从学期制转变为快节奏的学期制,旨在通过在学术日历上塞入更多较短的课程来为更多学生腾出空间。
然而,如今学季制已逐渐被时间淘汰。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全美采用学季制的大学仅剩大约50所。目前,加州大学系统中仅UC伯克利和默塞德两所分校采用学期制,其余校区仍使用学季制。现在加州大学正在考虑转换教学模式,从学季制改为学期制。这看似只是校历制度的调整,但对于申请留学的国际家庭而言,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01 Semester学期制 VS Quarter学季制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期制(Semester)和学季制(Quarter)是两种常见的学制安排,它们在课程安排、学习节奏、学分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学制的详细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1. 学年划分
学期制:学年通常分为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每学期约15周。部分学校还设有夏季学期,供学生选择修读额外课程。
学季制:学年分为秋季、冬季和春季三个学季,每学季约10周。部分学校也设有夏季学季,但通常不强制学生参加。
2. 课程数量
学期制:学生通常每学期修读4-6门课程。由于学期较长,学生有更多时间深入学习每门课程。
学季制:学生通常每学季修读3-4门课程。由于学季较短,课程内容较为紧凑,学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知识。
3. 学分要求
学期制:一般要求本科生修完120-128个学分毕业。每门课程通常授予3-4个学分。
学季制:一般要求本科生修完180-192个学分毕业。每门课程通常授予4-5个学分。
4. 学习节奏
学期制:学习时间较长,节奏相对平缓,适合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研究和实习。
学季制:课程紧凑,进度快,适合学生快速接触多门课程。学生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压力相对较大。
5. 师生关系
学期制:由于学期较长,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授建立深入的师生关系,参与研究项目或课外活动。
学季制: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不同教授,与每位教授的相处时间较短,但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教学风格。
6. 假期安排
学期制:暑假较长,通常有3个月左右,适合安排实习、研究或旅行。
学季制:假期较短且分散,每个学季之间有较短的假期,适合学生在学期内完成课程任务。
7. 转专业难度
学期制:转专业成本较高,学生可能需要修完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时间成本较大。
学季制:转专业相对容易,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调整课程方向,时间成本较低。
8. 学分转换
学期制:学分单位为“学期学分”(Semester credit)。
学季制:学分单位为“学季学分”(Quarter credit)。学季学分与学期学分的换算公式为:Quarter credit × 0.667 = Semester credit。
9. 毕业时间
学期制:学生通常比学季制早1-2个月毕业,具体时间取决于学校的安排。
学季制:学生通常比学期制晚1-2个月毕业。
02 改革背景
加州大学系统计划将学季制(Quarter System)改为学期制(Semester System)的改革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遗留问题
◆学季制的起源:上世纪60年代,为应对入学高峰,加州大学将原有的学期制转为学季制,以提高教学灵活度,容纳更多学生。然而,如今学季制已逐渐被主流淘汰,全美仅约50所高校仍采用,加州大学成为少数坚持者之一。
◆现状与挑战:目前,加州大学10所分校中,仅伯克利分校(UCB)和默塞德分校(UCM)采用学期制,其余8所分校仍沿用学季制。这种学制不统一的局面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2. 系统协同需求
◆转学与跨校合作:学季制与学期制并存,导致学分转换复杂,社区学院学生转学至UC时需重新匹配课程周期,增加行政成本。此外,跨校选课、联合研究项目难以推进,例如UCLA本科生(学季制)与法学院(学期制)的教学节奏难以同步,直接影响联合项目开展效率。
◆资源整合困难:不同校区学制不统一,不利于跨校选课、交流与学分转换。统一为学期制后,学生可更便捷地共享伯克利的实验室资源、UCLA的艺术课程等,打破校际壁垒。
3. 学生体验优化
◆课程负担与深度:学季制下,学生每学期需修读4 5门课(每门8周),导致知识碎片化。例如,戴维斯分校教授指出,教科书内容通常为15 20章,但学季制下教师需压缩至10周内,学生要么“营养不良”,要么信息过载。
◆实习与就业衔接:学期制(16周/学期)更匹配企业实习周期(通常3 6个月),而学季制学生需频繁调整实习时间,影响职业规划。统一学制后,学生能更从容地平衡学习与职业规划。
4. 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完整性:学期制允许教师完整展开课程内容,避免因时间压缩而牺牲深度。例如,人文社科课程可深入讨论案例,理工科实验可分阶段完成。
◆研究生教育衔接:加州大学部分研究生院已采用学期制,本科(学季制)与研究生(学期制)的衔接存在学分转换繁琐、学习节奏断层等问题。统一学制可减少过渡成本。
5. 与主流高校接轨
◆全美趋势:目前,美国超过六成高校采用学期制,包括耶鲁、普林斯顿等藤校。加州大学系统若不统一学制,将与主流高校在课程安排、学分换算、实习节奏上难以保持一致,影响整体教学系统的流动性和效率。
6. 改革面临的挑战
◆高昂成本:据估计,系统性的学制转换将耗资数亿美元,涉及课程安排、教学资源、人事结构、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更新。
◆短期学业影响:改革初期,学生成绩和毕业节奏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过渡期的不适应也需要正视。
加州大学系统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需求。尽管改革面临诸多挑战,但其长远意义在于提升教育质量、优化学生体验、促进系统协同以及与主流高校接轨。
03 改革对国际生的影响
加州大学系统正考虑将学季制(Quarter System)全面改为学期制(Semester System),这一改革将对国际学生产生多方面影响:
#课程节奏优化
现状:学季制每学期10周,课程密集、节奏快、考试频繁,国际学生尤其是非英语母语者,适应时间短,学习压力大。
改革后:学期制每学期约15周,节奏更慢,国际学生有更多时间适应英语授课,逐步掌握论文写作、课堂讨论等关键能力。
#转学衔接更顺畅
现状:加州社区大学采用学期制,而大部分UC校园采用学季制,国际学生转学时面临课程匹配难题和学分对接风险。
改革后:统一为学期制后,课程设置更易对接,转学申请规划更清晰,减少因时间差造成的材料准备、课程未完成等问题。
#暑期实习/科研机会增加
现状:目前许多UC学校的春季学期到6月中下旬才结束,而暑期实习、科研、国际交流等项目一般6月初就已启动,国际学生错过机会。
改革后:学期制下,春季学期通常在5月中旬结束,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暑期实习和科研项目,提升竞争力。
加州大学的学制改革将使国际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友好,转学衔接更加顺畅,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科研机会,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未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