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一开始就盯着空白文档发愁,不如先从一本好书开始。
如果说五月是了解申请大局的阶段,那么进入七月份,就是动手实干的时期——尤其要着重关注大学申请文书。对许多即将升入12年级的学生来说,暑假往往是撰写(或至少构思)个人陈述的黄金窗口。
但在打开文档之前,我们建议学生和家长先“慢一步”——先读几本好书。这不仅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你理解一篇好文书的本质——不是形式取胜,也不是“炫技”,而是以清晰、真实、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以下这三本书,提供了关于写作风格、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经典建议。它们不只适合学生阅读,也非常适合希望陪伴、支持孩子申请的家长们共同参考。
01//《写作这回事》On Writing Well
作者:威廉·辛瑟William Zinsser
这是一本被广泛誉为“写作圣经”的经典之作。辛瑟以简练、坦率的笔调,向读者阐述了“清晰”“简洁”“结构”和“个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他强调,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并不在于词汇量有多丰富,而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表达意图和思考逻辑。
这本书的核心并不是教你语法技巧,而是帮助你思考:为什么要写?要写给谁看?如何让语言服务于思想,而不是堆砌辞藻。
书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冗余是美式写作的通病。我们的社会正被无用词语所扼住喉咙。” 这对文书写作尤为重要——越是表达关键个人经历,越要摒弃浮夸的装饰,保留真实的质感。
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希望参与孩子写作过程、却又担心“越帮越乱”的家长。辛瑟的理念是:好的写作不是华丽的,而是真诚有力的。
02//《大学文书写作的艺术》The Art of the College Essay
作者:加布里埃尔·格兰西Gabrielle Glancy
这本书是少数专为大学申请文书而写的作品之一。
作者格兰西曾阅读超过15,000篇申请文书,她深知:一篇打动人的文书,往往不是写得多“厉害”,而是有没有展现出申请者真实的声音。
在书中,她提出了多种实用方法,例如讲故事法、自由写作法、意象写作法等,帮助学生从回忆中提取素材、从日常中寻找独特视角,慢慢走向“写我所是”的状态。
她强调,文书的目标不是“让人惊艳”,而是“让人看见你”。这对于许多总想着“写得高大上”的学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观念转变。
这本书尤其适合那些看着孩子对着 Common App 一筹莫展、却又不知道怎么帮忙的家长。与其催促写稿,不如陪孩子读一读这本书,用一种温和且有指导性的方式,开启写作的第一步。
03//《一步步来》Bird by Bird
作者:安妮·拉莫特Anne Lamott
尽管这本书并不是专门写给申请者看的,但它深刻地揭示了写作过程中最真实的心理状态:怀疑、拖延、完美主义、恐慌……以及如何在这些情绪中,继续诚实地写下去。
安妮·拉莫特以她标志性的幽默与诚意,讲述了“狗屎版初稿”(shitty first drafts)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好作品,最初都是不完美甚至“糟糕”的。关键不是一开始就写得完美,而是先写出来,再慢慢打磨。
她写道:“几乎所有优秀的写作,都始于糟糕的第一稿。你得从某个地方开始。” 这句话,对正在挣扎于文书第一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传达“写作是一个过程”而非“必须一次成稿”的家长。理解写作的不确定性和情绪波动,往往比提出修改意见更重要。
在充满焦虑与竞争的申请季,写文书往往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任务。但写作,从来不只是为大学而写,更是一种“整理自我”的过程。
无论你是正在准备申请的学生,还是陪伴孩子走过这一程的家长,都不妨慢下脚步,选一本书来读。你会发现,那些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往往不是从技巧开始的,而是从“读懂自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