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法学系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TONG)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澳门大学 法学系的博士生导师Prof.TONG,通过这样的“方法论”,让大家学会如何从了解一个导师开始,到后期更好地撰写套磁邮件及其他文书

澳门大学PhD博士招生中!(导师Prof. TONG)

研究领域解析和深入探讨

教授是澳门大学法学院的杰出学者,现任法学院院长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作为一位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重要桥梁人物,教授积极响应国家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号召,致力于深化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和培养国际法律专业人才。从其学术背景来看,教授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商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民法理论、合同法、物权法、罗马法、法律史、法律哲学和家庭法等领域的研究。

  1. 民法学的核心部分在民法一般理论方面,他关注民法原则的历史、方法论和法理学,对"民法原则的重述"有独到见解。教授对民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不仅立足于澳门本土法律体系,还将其置于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民法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他特别关注罗马-日耳曼法系在中国沿岸的延伸案例——澳门,探讨澳门法律体系作为一个民法体系的特征、其在私法领域的葡萄牙法律根源以及该法律体系未来可能的延续性。
  2. 合同法研究教授曾为国际法律百科全书撰写了《澳门合同法》,系统阐述了澳门合同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他对要约与承诺理论的演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北京大学法律评论》并被《新华文摘》转载,显示了其研究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此外,教授还深入研究了葡萄牙(澳门)民法中的原因(causa)学说的应用,这一研究连接了罗马法传统与现代民法体系。
  3. 物权法教授对澳门民法典中的物权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视为建立在所有权古典概念基础上的罗马-日耳曼体系的延伸。教授对拉丁法系中的物权(ius in re)概念以及物权与债权(ius in personam)二分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一研究反映了他对法律概念历史渊源的深刻理解。他还专门研究了澳门土地法中的长期租借(aforamento)制度,这体现了教授对本地特色法律制度的关注。
  4. 罗马法与法律史教授翻译了Almedia Costa的《葡萄牙法律史》,并由澳门大学法学院和法律出版社出版。他对法律交易形式的研究从罗马法延伸到现代民法,展示了其对法律历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在法律哲学领域,教授关注主观权利概念,从澳门民法语境出发探讨了主观权利的本质。
  5. 社会法学分析和家庭法教授撰写了《论人类性与法律》一文,体现了其对法律与社会问题交叉研究的关注。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教授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成果更具现实意义。

精读教授所发表的文章

1.《The Influence of Bentham in the Civil Codification History of Portugal via Cardoso da Costa》

2025年刊登于Transformative Society期刊。

这篇文章探讨了边沁思想通过Cardoso da Costa对葡萄牙民法法典化历史的影响,反映了教授对法律思想史的深入研究。

2.《审判义务、守法义务与遵守法院判决的义务──澳门民法典第 7 条评注》

刊登于《澳门立法及司法见解评论》

这篇文章针对澳门民法典第7条进行了详细评注,探讨了审判义务、守法义务以及遵守法院判决的义务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授对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论思考。

3.《The Road towards a Sustainable Legal Order - Reflections on the Eve of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Macau SAR》

2024年刊登于Macau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这篇文章反思了澳门回归25周年前夕澳门法律秩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强调了澳门法律框架与葡萄牙法律的特殊历史和实践关系。

4.《A Snapshot on the Company Law Regime in force in the Former Portuguese Colonies in Africa: a Brief Comparison with Macau an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24)

这一研究将非洲前葡萄牙殖民地的公司法制度与澳门和中国内地进行了比较,体现了教授对比较法研究的兴趣。

教授的学术地位

教授在民法学、比较法和罗马法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首先,作为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法律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该中心已建立了葡语法律数据库,这一平台标志着中心在建设数字法律资源方面取得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法律合作和司法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授的研究对澳门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贡献。澳门五大法典——《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商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的更新,使这些法律能够根据《澳门基本法》第8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期间得到确认和转变,从而成为特区法律的一部分。教授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为这一法律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教授率领代表团访问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著名大学和法律部门,深入研究国际法律问题,探索为国际法律专业发展项目赋能的方法。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与葡语国家司法研究中心正在推进几项主要合作倡议,包括中国-葡语法律数据库的持续扩展和优化、与科英布拉大学法学院共同组织关于公法的国际研讨会、策划中葡国际证据法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彰显了教授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法律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教授的学术影响力还体现在他主持的多项法律文献翻译项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SSAP)与澳门大学法学院在教授的领导下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合作关系,出版了"葡萄牙法律经典翻译系列"。这些系列已出版二十多卷,在学术界独树一帜。这些翻译工作对促进中国学界对葡萄牙和澳门法律体系的了解,推动中国法学与世界法学的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有话说

通过对教授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创新思考:

首先,教授的研究表明,澳门法律体系作为一个民法体系的特例,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了其独特性和延续性。199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是在中国"一国两制"政策下建立的。这一政策设想澳门先前的欧洲大陆民法体系在过渡到中国宪法框架的同时保持连续性,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澳门基本法。教授的研究工作为理解这种特殊的法律安排提供了重要视角,也为探索不同法律传统如何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和谐共存提供了有益参考。

其次,教授的研究揭示了澳门法律体系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虽然澳门广泛基于葡萄牙法律,因此属于民法传统,其主要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最初都是用葡萄牙语起草的,与葡萄牙存在的法典相当,但在商法方面,该法典包含了一些普通法的典型法律工具,使其成为一种混合法。这种法律多元性反映了澳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历史地位,也为我们思考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本土化提供了重要案例。

教授对罗马法与现代民法关系的研究,启示我们重视法律传统对现代法律发展的影响。他的研究从罗马法延伸到现代民法,展示了法律制度的历史连续性。这一视角提醒我们,在法律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当尊重法律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教授的研究工作展示了比较法研究的重要价值。通过比较不同法律体系,教授揭示了法律制度的共性与个性,为法律的本土化适应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这一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博士背景

Justice Li,985法学院博士生,专注于国际法与人权法的交叉研究。擅长运用比较法和跨学科方法,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保护机制和国际法治建设。在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权保护和数据主权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奖学金"和"德恒杯"全国法律英语辩论赛冠军。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法学》和《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等重要期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2026学年CACA-Pre(综合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安排!

下一篇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专业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