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是什么?
公共政策(Master of Public Policy, MPP)与公共管理(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PA)是致力于理解、设计与推动公共事务与社会治理的学科,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数据分析与伦理实践等多个维度。
简单来说,这类项目的本质是培养解决公共问题的领导者。
MPA vs MPP 的主要区别:
- MPA 更强调执行与管理能力:如政府项目管理、预算控制、公共机构治理;
- MPP 更强调政策分析与设计能力:如经济模型、数据分析、政策评估;
- 有些学校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灵活项目,也有的提供两个独立方向
02、能做什么?
多元路径通向社会影响力中心
MPA / MPP 毕业生被广泛吸纳到各类公共、私营与非营利机构,成为政策设计者、分析师、项目经理、可持续发展顾问等关键角色,真正“用知识改变世界”。
核心就业方向
职业路径进阶
- 初级分析员 → 政策主管 / 项目经理 → 高级顾问 /公共事务负责人
- 政策研究 → 学术转轨(博士)→ 教授 /高级智库成员
03、项目学什么?
核心课程 × 方法训练 × 主题方向
多数MPA/MPP项目采用"Core 核心课 + Concentration专业方向 +Methodology方法训练"结构设计。
核心课程(Core):
- 公共经济学(Micro/Macro Economics)
- 政策分析与评估(Policy Analysis & Evaluation)
- 财政预算与管理(Budgeting & Public Finance)
- 数据分析与统计推理(Statistics, Data Analytics)
-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eadership)
方法训练(Methodology):
- 定量方法:R / Python / SAS / Econometrics /Time Series
- 定性方法:SPSS / 访谈法 / Comparative Case Study
- 特定方向:Intersectionality / ESG 分析 / Cybersecurity
专业方向示例:
☑举例:芝加哥大学Harris School 的 MPP
(Master of Public Policy)
芝加哥大学的两年制 MPP 项目从第一年打下坚实核心,再由第二年七门选修与实习型课程构建专业深度:
核心课程(第一年,秋 + 冬学期):
包括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分析政治学(Analytical Politics I&II),共计六门课,跨经济学、统计、政治学和组织理论等多学科融合
- PPHA 30800 Analytical Politics I:Strategic Foundations
- PPHA 31610 Analytical Politics II:Political Institutions
- Statistics Sequence I:
- PPHA 31002 Statistics for Data Analysis I, or
- PPHA 31202 Advanced Statistics for Data Analysis I
- Statistics Sequence II:
- PPHA 31102 Statistics for Data Analysis II:Regressions, or
- PPHA 31302 Advanced Statistics forData Analysis II
- Microeconomics Sequence I:
- PPHA 32300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forPublic Policy I, or
- PPHA 32310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forPublic Policy I
- Microeconomics Sequence II:
- PPHA 32400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forPublic Policy II, or
- PPHA 32410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forPublic Policy II
选修与专项实践(第二年,春 + 接下来四个学期):
学生在第二年选修九门课,可自由挑选涉及城市住房、人工智能政策、环境政策、犯罪政策等方向的课程,例如:
- Policy Lab(实务实验室课堂)
-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Data and Programming for Public Policy(Python 编程)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Public Polic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等
04、去哪读?
项目导向 × 地理分布 × 典型院校
项目导向差异
在选择MPA/MPP项目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类型导向。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通常更强调行政执行与组织管理能力,适合希望在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国际机构中从事政策执行、项目管理与公共服务治理的学生。而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更聚焦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建模、评估与实证分析,适合有志于进入智库、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领域,参与政策设计与研究的申请者。
此外,不同学校还会设置具体的培养路径。Applied / Professional Track(应用导向型)项目更强调实际能力的培养,设置有实习机会、Capstone 项目或实务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市场。而Research / Thesis Track(研究导向型)项目则注重理论深化与研究能力的打磨,适合有志于攻读博士或希望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学生。这类项目通常包括独立研究、论文写作,甚至科研助理机会。
这些项目类型并非彼此排斥,许多项目在课程设置上兼顾研究与实践,关键在于申请人如何根据自身背景、职业目标与研究兴趣做出匹配选择。
在申请美国MPP/MPA硕士项目时,除了关注课程设置与项目特色,地域分布同样是重要考量因素。地理位置不仅影响实习与就业机会,也决定了项目的行业联结度与生活成本。下面按美国地理区域梳理代表性硕士项目:
西部地区: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PP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MPP; MPA
- UCLA- MPP
- UCSD- MPP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PA
中部地区:
- University of Chicago- MPP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PA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PP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PH + MPA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MSPA)
东部地区:
- Harvard University- MPP; MPA
- Brown University - MPA
- Yale- Master in Public Policy in Global Affairs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PA
- Columbia University- MPP; MPA
- Cornell University- MPA
- New York University - MPA
- Duke University- MPP
- Georgetown University - MPP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MSPPM)
- Wake Forest University- MPA
05、适合谁?
典型申请人画像与背景要求
理想申请者应具备:
- 学术背景:对不同专业友好,但需先修课包含宏观和微观经济、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基础编程课程
- 技术技能:掌握Excel、R、Python、SPSS等政策分析工具(建议掌握R, Python为主)
- 项目实践:参与校内外政策研究、政府或NGO实习、或者企业ESG/政策研究部实习
- 英语水平:TOEFL ≥ 100;部分项目建议GRE(Q部分 >160)
- 个人特质:领导力、人文关怀、全球视野、沟通能力、有志愿者服务意愿
非相关背景者(如理工/商科)建议:
- 修补课程(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统计、数学、基础编程课)
- 提升经历(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暑研)
06、申请难吗?
项目差异显著,策略因人而异
公共管理(MPA)与公共政策(MPP)是近年来国际申请增长最快的交叉专业方向之一。受 ESG、国际发展、AI 治理、全球健康等议题驱动,越来越多申请者希望通过系统性的公共事务训练,进入联合国系统、政策咨询机构、或具备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从而实现职业跃迁。
与其将 MPA/MPP 归类为“申请难度高”,不如说其“标准多样”。项目在课程设置、职业导向、录取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关键在于申请者能否清晰定义目标方向、精准匹配项目语言,并准备充分。
Top 项目:数据能力与全球关怀兼备
像Chicago Harris、Columbia SIPA、Georgetown McCourt等顶级项目,申请竞争极为激烈,一般只录取符合以下特质的申请者:
- 本科背景强,有一定国际视野;
- 拥有深度参与的 NGO / 实习 / 联合国 / 智库 或政府项目经历;
- 具备良好的定量能力(如R/Python/计量经济学课程);
- 推荐信来自政策导师、科研指导或行业资深人士;
- 文书能体现长期的“社会问题意识”与个人行动路径;
- 若有 GRE,一般 Q >165;部分项目对定量能力尤为看重。
中坚项目:重视综合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
大多数排名在 20–60 之间的项目(如 Michigan Ford, Duke, CMU Heinz, NYU Wagner等),更加关注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潜力:
- 学术成绩稳定(GPA ≥ 3.5),有统计/微观经济基础;
- 实习/志愿服务体现“公共服务意识”或“社会影响”;
- SOP 能清晰阐述申请动机、Concentration匹配和未来目标;
- GRE 并非强制,但高分对申请奖学金和STEM Track有帮助;
- 有一定英语表达与写作能力(TOEFL ≥100 / IELTS ≥7.0)。
非公共背景申请者的切入建议
MPA/MPP 项目欢迎来自多元背景的申请人,包括商科、理工、人文艺术等非传统政策学科。关键在于明确动机与准备路径:
- 明确社会议题的兴趣(如教育公平、医疗政策、气候治理等);
- 系统补充相关基础课程(如微观经济、政策评估、统计方法等);
- 参与校园社团、政策挑战赛、模拟联合国等活动,构建公共参与经历;
- 准备实务作品,如研究报告、博客、数据可视化展示等,体现实操能力。
机构建议:破解MPA/MPP申请的三把钥匙
- 公共使命 vs 职业野心:项目喜欢“有温度”的人。要在文书中展示你关心的社会议题、背后的故事、行动路径,以及如何在项目中提升解决能力。
- 数据能力 vs 治理视角:相较泛泛叙述,项目更看重你是否具备“可落地”的能力(如数据可视化、影响评估、定量建模等),尤其在申请 STEM Track 时。
- 投其所好 vs 模板泛化:Columbia 注重国际发展背景,Chicago 看重数据分析能力,NYU 偏城市政策,Duke 强调社会公平——必须拆解项目语言,回应关切,而不是“一稿通投”。
07、关于MPP和MPA专业的FAQ
Q1
请问国际事务及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哪几所学校比较厉害?有一年的硕士课程吗?
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和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通常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国际事务在某些学校中也被称为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主要研究外交关系、国际谈判、国际争端解决等问题,例如环境、人权、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等。而公共政策则研究政策分析和制定,公共政策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包括国际经济金融政策、能源和环境、人权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城市和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等。
虽然国际事务和公共政策有交集,但它们各自有侧重点。有些学校只开设公共政策专业,例如哈佛;而有些学校则两个专业都开设,例如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等。美国共有25所学校开设职业导向的国际关系硕士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四所学校是哥伦比亚大学的SIPA(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塔夫茨大学的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AIS(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以及乔治城大学的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s。
对于公共政策专业,我们通常会申请综合排名比较高的学校,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等。US News也有公共事务专业排名,虽然有些学校的专业排名很高,但是综合排名不够突出,例如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机构分校和雪城大学,所以申请这些学校的同学并不多。
公共政策项目通常是2年制的,但也有一些学校开设1年制的项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IMPA和布朗大学的Master of Public Affairs。
Q2
麻烦分析一下全球健康专业公共政策方向在国内和美国申研、就业的情况,比如哪些高校这个专业比较具有竞争力。
我估计您孩子是昆山杜克大学的全球健康专业公共政策方向的。我在学校官网没有找到本科毕业的去向报告,但是昆杜提供了很详细的全球健康硕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做为参考。昆杜全球健康硕士近40%的毕业生就职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制药、医疗咨询和生物技术领域。雇主包括财富500强企业,如葛兰素史克、辉瑞、毕马威和爱可欧。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非营利组织工作,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公立医院、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主要从事项目经理、研究人员和数据分析师等职位。除了就业外,四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和北欧国家等国家和地区攻读博士学位。
据我了解,全球健康本科专业相当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出国读研,对口的申请方向可以是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卫生硕士,或是公共政策学院的公共政策分析或公共政策管理硕士。当然,也有同学会申请其他专业,如生物统计、金融、管理等。US News提供了公共卫生学院和公共事务学院的排名,公共卫生方面排名靠前的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埃默里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政策方面,我们中国人常申请的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就业情况需要具体考虑专业和项目。举例来说,杜克大学的全球健康硕士项目中,有44%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大学或学术领域,25%进入非盈利组织,14%选择进入政府机构,仅有4%选择就业于企业。而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中,约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企业,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非盈利组织,不到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政府机构。在企业领域,中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金融、咨询等行业。
Q3
UNC 美本社会学,研究生准备申请公共政策,哪些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比较好,毕业回国可以去哪些单位
美国开设的公共政策分析(MPP)/公共政策管理(MPA)项目比较多,US News提供专门的公共事务学院排名,不过中国学生会经常申请综合排名比较高的学校,比如芝加哥大学的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宾夕法尼亚大学的IMPA(International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布朗大学的MPA(Master of Public Affairs),康奈尔大学的MPA, 哥伦比亚大学的MPA, 以及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杜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相关项目。
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政府、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智库、研究所以及商业领域等。中国学生回国进入商业领域的较多,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咨询机构,如国内三中一华为代表的券商,MBB为代表的咨询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
Q4
请问老师,美研公共政策毕业后,可就业的国内外公司、单位或机构有哪些?
公共政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是public sector(政府机构)。在美国,作为中国人进入政府机构的机会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岗位对身份有要求,通常需要绿卡或公民身份。而在国内,进入政府机构通常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一些同学可能会选择去商务部、证监会等国家机关,不过整体来看,走这条路的相对较少。
第二条是国际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比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 等。不过,这类岗位数量有限,且竞争激烈,因此最终能进入这些组织的比例也不高。
第三条,也是最多人选择的,就是private sector(私营企业)。在这个领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咨询公司、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些行业都是留学生的首选,一方面是岗位较多,另一方面是薪资待遇相对较好。
具体来看:
- 咨询行业:主要包括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贝恩、德勤咨询、罗兰贝格等。
- 金融行业:国际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国内则有中信、中金、华泰、国泰君安等。
- 科技行业: 美国的Amazon、Meta、TikTock,国内的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京东 等。
总体来看,公共政策虽然听起来更偏政府与公共事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毕业生最终还是进入了私营企业,而不是政府或国际组织。对于想要在美国或中国找到高薪工作的留学生而言,咨询、金融、科技仍然是最主流的选择。
08、写在最后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用理性框架解决复杂公共问题,是技术与价值之间的持续平衡。在全球治理日益交织的今天,公共政策是一种让你与世界对话的语言,也是一种重塑社会想象力的能力。
如果你关心社会、擅长逻辑、想在政策、公益或国际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公共政策可能是最合适你的路径。
如果你也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方向感兴趣,欢迎留言或预约我们的咨询师团队,一起设计属于你的申请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