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帝国理工Offer后我还要重申剑桥吗?

A-Level出分日的结束,25fall申请季基本是落幕收官了。今年申请变化多端,到了最后时刻不少学校纷纷放宽要求,“降con录取”是今夏英本的关键词之一。

如果你剑指牛剑,拿到了IC、LSE的offer,你还会考虑重申吗?毕竟IC已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梦校。但每年依然会有一群学生,秉持着对梦校的热爱,选择重申。

*图源UCAS官网:英国本科初申与重申的数据

重申这个词带着疑惑和不确定性——“招生官会不会另眼看待我?重申是不是比初申更难?值得再花一年的时间吗?”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最典型的重申案例出发,聊聊重申牛剑的可能性。

01、什么是重申?为什么要重申?

“重申”,顾名思义就是重新申请大学本科。

很多同学初申失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没能达到牛剑的门槛。有的是一开始的规划就没做出科学抉择,使错了劲;有的则是到了临门一脚,面试表现不佳错过offer。

“因为信息差选择了最难申的学院”

“对自己所申请专业的竞争程度并不了解”

“不知道这个专业中国学生原来很难录”

“原来面试不是看我懂多少”

这些,都是大家踩过的坑。

02、典型重申情况

01、G5 Offer在手,在读重申逆袭成功

Reapply Oxbridge

T同学|基本情况及背景:

帝国理工学院数学专业大一在读重申——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

威斯敏斯特公学;数学,高数,经济全A*

初申复盘

第一次申请时,T同学的目标是牛津大学数学专业,最后参加了面试但没有被录取。复盘自己的申请历程,T同学的总结是:没有足够重视、没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

之前选学院时我完全没想法,就是觉得某学院的食堂特别好吃就选择了,结果面试时根本听不懂面试官的口音。

其次MAT分数不高,考笔试的时候我就觉得比较吃力,所以面试也没有准备充分。我以为数学面试就是能做出来的题越多越好,可是再准备之后我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重申策略

重申阶段,T同学没有选择gap year,而是接了帝国理工的offer边读大一边申请。

边读边申请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够的,而且我把在帝国理工读大一这段时间看成是我Gap一年的活动,可以学到东西,不会浪费时间。

总监老师的想法是,我算是比较全面的学生,文科方面也不差。如果我申请数学的话,我这方面的优势就完全显示不出来了;而且经济也算是文理双全的专业,所以会更适合我。

之后老师们也给我推荐了很多有趣的书籍,我读完觉得很有帮助,写进了PS里,以体现我对专业的热情和为此付出的时间。

面试辅导我接触了很多老师,基本上2-3节课就会给我换一个老师进行模拟面试。我的面试状态和之前就完全不同了,每个部分都是有备而来,我也理解到不是按部就班、成绩够好就一定能进牛剑,而是申请的每个部分都要做到最好,这也是我在Blue学到的一点。

02、Gap year重申,换专业拿下牛津王牌PPE

Reapply Oxbridge

L同学|基本情况及背景:

初申剑桥经济学面试后被拒,重申牛津PPE获得录取

初申时拿到了LSE和UCL两所G5大学的offer

威斯敏斯特公学;预估4A*

初申复盘

L同学在初申时选择了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但剑桥的经济学其实很注重数学实力——笔试考纯数TMUA,在笔试时就没有考出特别好的成绩增加竞争优势。

虽然拿到LSE录取,但不管是从策略性来说,还是从真正的发挥来说,我都觉得如果再申请一次,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就可以发挥更好。

第一次申请被拒,我觉得主要还是准备得不够充分。虽然当时我自己感觉能做的都做了,但回过头去看,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其实都没有提升到最好,笔试成绩没有高到一定会被录,面试回答得也不是特别灵活,从面试官的评论中我就感觉他们不是特别满意。

重申策略

重申规划时,Ta的学术总监评估个人能力后,发现Ta写作实力优秀并且对在学习其他人文社科方面有一定的潜力,便向其推荐了PPE这一专业,最终Ta在一年gap时间内完成了除经济外两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并拿到了牛津大学 PPE的Offer。

我觉得首先重申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就算再申一次,也有可能会面临失败,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心理建设。

但是呢,如果有勇气愿意重申,也蛮好的,因为你愿意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让自己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做更全面的准备,其实成功可能性还是增强了不少。

03、高考完转轨G5 0offer,重申大满贯

Reapply Oxbridge

C同学|基本情况及背景:

高三转轨国际赛道,初申G5 0Offer,重申Offer大满贯

高数A*、数学A*、物理A*、化学A

初申复盘

C同学在高三下学期决定转轨国际赛道,也是在高考结束后才正式开始准备申请材料,时间很仓促。在没有了解足够的申请信息和做足准备的情况下,递交了申请。

初申的时候,因为刚刚转轨,我对转轨后的难度没有进行评估,有很大的信息差。其实去年初申我是可以去冲牛剑的,但是听了当时别人的劝阻,最终没有去尝试申牛剑,这一点我觉得很可惜,因为我不仅少了一次面试的体验和历练,也把5个选校额度浪费在了几所我不太想选的学校上。

初申也确实准备不足,因为不熟悉,以及没有好的规划,第一年申请我只是把标化成绩考出来了,然后准备了一下MAT,用了预估分去申请,最终结果也是没有收到理想的offer。从重申的视角再去看,我发现当时的自己对留学申请了解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重申策略

重申期间,C同学相当于从0开始,认识两种教育体系的不同,认识英国大学的申请逻辑,最终拿下了大满贯的好成绩。

从今年重申后的视角看,我觉得英国的顶尖大学,会看学生的“整体画像”,比如说需要学生的标化成绩出色,有不错的语言能力,有出色的文书,有一些竞赛证明能力;然后笔试成绩高、面试也要表现出色。就是整体来说,他们看重的是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某一项能力。因为初申时候我的MAT其实考得不错,但也被拒了。所以确实在牛剑G5这样的学校申请过程里,标化成绩和笔试成绩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对比两次申请经历,也想对体制内转轨的同学们说,国内的课程体系,大家是比较重视笔试能力和对一个知识点的深挖,但是转到A-Level后,你会发现它追求知识的广度,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补充学习的。

04、STEP双S都没拿到面邀,重申牛津被录取

Reapply Oxbridge

Z同学|基本情况及背景:

STEP双S初申剑桥没拿到面邀,重申牛津数学成功

初申获得IC Offer

初申复盘

第一次申请时,Z同学先考出了STEP双S的好成绩,随后选择申请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最终没有拿到面邀。

初申失利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还是信息差这一问题。时我做了一些三一学院的面试题,觉得不是特别难,再加上我STEP考了两个S,就想着即使最后三一学院没录也可以申到其他学院,所以就报了。

重申策略

重申阶段,Z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一个个了解牛剑的学院,联系了很多学院。重新写了文书,将个人特质和经历结合,笔试持续优异发挥,最终拿到了offer。

其实在申请前我给牛剑很多学院都发了邮件,我现在申请的学院给了我很好的回复。最后确定申请的学院时,我和总监老师开了线上会议,他们看了很多学院回复我的邮件,然后结合了他们手里的录取数据给了我一些建议,最后我再做决定。

可以说最后是选择了给我有比较积极的回应、录取数据对中国学生来说也相对比较友好的一个学院。

03、重申注意事项

01、重申不会被区别对待

申请英国大学时,UCAS表格会显示学生是否重申,但招生官并不会特别注意学生是第几次递交的申请,重申的学生不会被区别对待。

如果第一个申请季没有被录取,招生官们也并不会直接接触到学生上一申请季递交的申请材料,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在后续的面试评估环节,重申学生也不会被提出额外的要求。

拿到帝国理工Offer后,我还要重申剑桥吗?

02、调整心态很重要

重申牛剑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调整个人心态或许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但如果有勇气愿意重申,也请保持信心与期待,愿意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已经很了不起。并且如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去做更全面的准备,其实成功可能性还是会增强不少。

03、重申换学校需要注意细节

● 牛津剑桥的笔试体系(例如考试大纲所覆盖内容、试题结构或形式)有所不同。如果要从牛津换到剑桥,或者从剑桥换到牛津,需要去适应二者笔试系统中的差异,调整对策。

● 因牛剑特殊的学院制,不管是重申哪所学院,我们都建议学生提前发邮件给各个学院,并附上个人条件(例如成绩,经历等),等待招生办的回复。从学院回复的积极性上可以看出学院的态度,有的比较积极,有的不回复或不那么积极,这也暗示了你重申成功的概率。

今年牛剑放榜结束后,机构也有多位重申的学员成功拿到了Offer。重申成功率75%+。

初申无缘牛剑,大都是在规划前期或者面试环节踩了坑。自身十分优秀,却没有准备到位,这十分遗憾。来到Blue之后,通过定制化规划辅导,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将个人潜力发挥到最大,成功取得牛剑Offer。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申请季抄近道!这些高排名美本不要补充文书省时又省力!

下一篇

AMC10竞赛线上还是线下?详细报名流程/报名通道!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