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教育体系向来以国际化和多元化著称,因此许多家长对此感兴趣,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更优的选择。
但面对官立、资助、直资、私立、国际五大类小学,家长们常感无从下手。
如何根据家庭需求、孩子特质及升学规划找到最优选?
择宝今天带着大家详细了解不同的小学种类如何划分。
拆解择校核心逻辑,助你避开信息迷雾,精准锁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
香港小学的五大类型与官方定位
官立小学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的公营小学,提供六年免费教育,全港有34间这类小学。
官立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6%左右,都是男女校和无宗教背景。
资助小学是非营利的办学团体,接受政府津贴,提供免费教育,又称为“津贴小学”。
教育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但其管理则由学校的法团校董会或校董会负责。
全港有423间这类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81%左右。
直资小学,办学团体按学生的数目接受政府补贴,全名是“直接资助计划小学”。
享有一笔按学校合资格学生人数计算的政府津贴,但可收取学费。
直资小学可自行决定小一收生办法。全港有21间这类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4%左右。
私立小学由办学团体自资经营,没有政府补贴,收取学费也比较高。
私立小学可自行决定小一收生办法。全港有62间这类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10%左右。
国际学校是指那些拥有相当比例的外国学生、而所实施的学制跟香港不同的学校。
香港大约有46所国际学校提供小学课程,各自开办不同国家及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
申请时间
香港的学校,包括直资学校,一般在9月开始新学年。
而国际学校和私立独立学校则可能在8月、1月或4月开始新学期,视乎课程而定。
这些学校的入学申请通常在学年开始前一年左右(甚至提前几个月)开始。
有些学校全年接受申请,有些学校则有固定的申请截止日期。
有些学校的招生时间较短,有些学校则分多个阶段招收学生。
因此,对家长来说明智的做法是最少提前1-2年为孩子制定详细的入学申请时间表及计划并提前准备申请材料,以提高录取成功率。
课程设计
官立及资助小学课程以中、英、数、通识为主科。
部分学校设立选修(如STEM、艺术),教学语言多为粤语或者普通话,有少数英文班。
私立小学和国际小学则更多采用A-Level、IB、AP等国际课程,强调跨学科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如圣士提反书院附属小学采用英文教学,同时通过探究式学习、STEM、外出参观活动及海外游学团拓宽学生的视野。
香港小学择校的本质是资源匹配和需求导向。
官立及资助校的稳定性与低成本是最大优势,经济压力小且校内资源、设施齐全。
但班级人数较多(30-40人/班),且热门公立校竞争激烈。
升学可凭借DES成绩申请港八大及海外高校,或通过内地升学计划入读内地名校。
私立及国际校则瞄准精英教育需求,以高投入换取全球化竞争力。
高达5-15万港币的年均学费,校内配备STEAM实验室、恒温泳池等高配设施。
外教比例高,小班教学更加个性化,同时海外大学录取率高。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有让孩子入读香港小学的计划,最好提前1-2年判断和规划。
公立小学需要长期持久的准备,如身份、校网等具体事项。
私立学校招生通道常年开放,更需要早做功课,尽早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