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士顿地区游览了波士顿大学和东北大学、塔夫茨大学、曼荷莲女子学院、史密斯学院、之后,机构的顾问团一行终于来到了位于罗德岛州的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
从注重理工科的塔夫茨,到培养杰出女性领袖的曼荷莲和史密斯,再到综合实力雄厚的波士顿大学和东北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魅力。
而此行的布朗大学,更是以其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极大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被誉为"最快乐的常春藤"的高等学府,领略她的非凡魅力。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学,这个创立于1764年的美国顶尖学府,虽然历史悠久,却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年轻”活力。是常春藤盟校中最具个性、最善创新、最为开放的大学。
布朗大学坐落在美国罗德岛州首府普罗维登斯市,创校之初名为罗德岛学院。1804年,为了感谢尼古拉斯·布朗的慷慨捐赠,学校正式更名为布朗大学。布朗大学2025年US News全美综合排名13,不仅是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更是艺术设计名校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的“姐妹校”。
布朗大学校门写着“纪念尼古拉斯·布朗”
虽然布朗在国际大学排名中的表现不如其他常春藤盟校,但这主要是因为她秉承“小而精”的精英式教育理念,而非追求论文数量。事实上,布朗的各个学科在美国都属于一流水平,尤其在人文领域如古典文学、英语、历史等方面声誉斐然。
访校感受
Campus Tour
在各类大学入学体验排行榜中,布朗大学常年稳居前列,被誉为“最快乐的常春藤”。那么,布朗学生的幸福感到底来自哪里?为了探究这一原因,我们开启了今天的布朗探索之旅。
漫步在布朗大学古朴优雅的校园里,处处能感受到这所常春藤名校的独特魅力。
跟随学生讲解员Jake和引青往期录取Brown的学生Ellen的脚步,我们穿行于历史悠久的红砖建筑之间,聆听一段段捕捉布朗精髓的轶事趣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朗的象征——“Bruno小熊”雕像。同学们纷纷与它合影留念,Jake和Ellen笑着分享了一个布朗学生的“保留项目”:他们会收集每一期由学生自办的讽刺时事新闻杂志《The Brown Noser》,被头条标题逗得会心一笑。
布朗大学的Bruno小熊吉祥物雕像和活动张贴处
信步走进科学图书馆,我们登上顶楼,俯瞰Providence小镇全景。远处连绵起伏的绿丘和城区鳞次栉比的街道尽收眼底,壮阔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Jake介绍说,这里是布朗学生最爱的秘密基地之一,既可以安静学习,也能放松心情。
最快乐常春藤的称号,确实名副其实。
引青顾问们在布朗大学图书馆前的合影,John Hay Library是布朗大学的主要图书馆之一,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和手稿,其中也包括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手稿。
布朗大学的校园内学生纷纷走去上课,清晨的阳光透过古老橡树的枝叶洒在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引青顾问们和前引青学子布朗大学在读学生Ellen合照。
不过,布朗学生的快乐可不只是因为环境好。布朗大学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是它著名的开放课程体系(Open Curriculum)。
在这个体系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课,无需为了完成标准毕业要求去修读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不仅如此,每门课的评分方式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选择传统的Letter Grade,也可以选择Pass/Fail,只要顺利完成课程,学分照样有效。
更人性化的是,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一天都还可以选择退出课程,而且即便有课程未通过,也不会出现在成绩单上。在这样一个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学术环境里学习,既自由又轻松,想不快乐都难。
这种制度背后的核心,是布朗大学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自律精神的信任。学校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尽情探索、深入学习。
布朗大学的环境科学学院的大屏幕正在播放学生参加的土壤评判大赛
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布朗大学虽是常春藤盟校之一,但她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当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顶校都以“难进更难出”而闻名时,布朗却将自由、包容、支持学生的理念贯彻到了极致。正是因为它勇于创新、敢于叛逆,才成为常春藤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之一。
引青学长Ellen分享说,开放课程体系源自上世纪60年代的一次学生提案。学生们认为,如果入学时就已经明确了学术方向,就不该被迫完成那些与兴趣无关的课程。这个提案得到了校方的高度重视,并最终成为布朗的一项重要传统。
正是在这种自由而充满支持的氛围中,一代又一代布朗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航行,尽情发挥潜力。
布朗的知名校友包括美国前进党创始人Andrew Yang,前总统肯尼迪之子John F. Kennedy Jr.,以及《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Emma Watson。
Andrew Yang、John F. Kennedy Jr.和Emma Watson
参观布朗著名的开放课程中心,恰逢一堂有趣的通识课。学生们围坐在教授身旁,就哲学命题展开激烈而友善的辩论。课后我们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对布朗学术自由的由衷赞美。"在这里你可以真正追寻自己的兴趣,而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一名新生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布朗不仅学术自由,艺术氛围也同样浓厚。学生有机会在邻近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修读最多四门课程。
距离布朗大学步行距离仅有5分钟的罗德岛设计学院
漫步校园,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谈笑风生的学生,讨论话题从前沿科技到社会热点无所不包。
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引青学长Ellen更是如数家珍,向我们展示了学生社团组织的纷繁多彩:常春藤电影节、百余支阿卡贝拉合唱团、校园戏剧节……应有尽有、丰富多彩。
布朗大学的校园环境
游览接近尾声时,Jake和Ellen邀请我们在"布朗熊园"草坪上惬意地晒晒太阳、聊聊理想和未来。他们由衷地说:“布朗最宝贵之处,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没有条条框框束缚的成长环境。在这里我们以自由之风、创新之力拥抱未来。”
访校过程中,师生们的热情友善、睿智才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布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常春藤的卓越,以及作为“最快乐”一员的独特气质。这里是莘莘学子在无拘无束中释放潜能、收获快乐的理想乐土。
在这里,他们能在学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艺术的熏陶下持续成长。如果你既有艺术细胞,又向往一所自由包容、鼓励探索的大学,那么布朗大学或许正是你理想中的那一所。
录取数据
Admission Data
尽管布朗以最开明的常春藤著称,但作为全美顶尖私立名校,其入学难度不容小觑。2024Fall布朗大学本科录取率仅为5.4%,竞争十分激烈。
布朗大学过去10年的录取率变化持续走低
图源:布朗大学
想要申请布朗,需要在布朗大学看重的领域有亮眼表现,同时又能展现与布朗校风契合的特质。
机构的资深美国大学申请顾问Thomas和Rachel过去帮助不少学生成功斩获布朗录取通知书。
这些学生大多在课外活动、科研、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有突出成就,同时又展现了好奇心、创新性和领导力。与布朗"通才教育"理念相呼应,他们在学业方面也保持多元发展。
因此,有志申请布朗的同学不妨从现在开始,在保持学科均衡发展的同时,思考如何最大程度挖掘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也可以同步地寻求专业顾问的帮助,让申请者与布朗的众多优秀申请人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