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 港硕商科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

⭐核心逻辑是:

👉学校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选专业

👉学校差距大的话选学校。

港校的潜在学校分级大家都知道:👇👇

港前三

港前三一个level,三所学校各有优势。港大知名度高,比较偏综合性;港科理工科实强,商科也不差;港中文文社科强,学术氛围浓厚。三所学校排名常年全球TOP50。

城大、理工

港城港理一个level。港理香港老牌强校,侧重应用技术和实务培训;港城侧重创新和管理。两所学校排名常年TOP100。

浸会

浸会一个level。最新的qs排名排在世界第244,直冲前200,浸会的传媒口碑很好。

教大、岭南

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是香港八大的最后两所,香港教育大学的教育学是亚洲top,今年首登QS排名榜单就排在世界530;岭南常年700+。

都会、树仁、恒生

基本上都是自资院校,都会今年首进QS榜单,排名也在780+。

所以我建议大家:

若学校不在一个level,优先考虑学校。

1️⃣不管是留在香港还是在内地找工作,港三毕业生的简历在HR眼里天然就属于第一梯队,能直接进名企初筛。

2️⃣很多名企,以及事业岗位,人才引进等都会卡学校排名,一般是卡QS前200或者前100名。

3️⃣港前三都有投行、四大、咨询公司直招;而非港三的学校往往机会更少,资源更依赖学生自己去争取。

若学校在一个level,优先考虑专业。

1️⃣就业市场在招聘时更关注具备哪些实际能力和技能,能为公司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单纯看毕业于哪所学校。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投行、咨询、互联网、数据分析等领域,这一点尤为明显。

比如是港三(HKU/HKUST/CUHK)毕业的,但专业是HR、市场营销、甚至是旅游管理等“泛商科”,在投递投行、咨询、互联网等岗位时,竞争力远不如读了商科技术型专业(如商业分析、金融科技、数据科学)的人。

2️⃣关键词匹配很重要,现在很多岗位设置了严格的关键词匹配要求,尤其是商科岗位,Financial Engineering、Business Analytics的学生,简历很容易过算法、投行、咨询的初筛。而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Marketing Management等泛商科出来找工作,能去的岗位比较泛。

3️⃣香港的硕士一般只有一年,学习周期短,时间紧迫。专业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就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和实操能力。

比如商科技术类专业会注重培养编程能力、数据处理、商业建模、案例分析等硬技能。而这些技能直接决定了你后面在职场能承担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面试时能否胜任技术问题等。

因此在就业市场,在学校本身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专业决定你的岗位匹配度和技能门槛能否过关。学校提供一定的信誉背书和社交资源支持,但不能替代专业能力。

选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选择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才能真正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校决定平台,专业决定行业💼

👉如果学校层级差距明显,先稳住“平台”无疑更有利于打开职业通路;

👉如果学校在同一梯队,选择更匹配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加分。

⚠️另外切记:未来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你能带来什么价值”。

以上就分析到这里!近两年来,因国际局势的变化,赴港留学人数还在持续上涨,在学校不会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录取标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果你也想去香港留学,真心建议大家千万千万不要拖,一定要尽早做好留学准备!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Business Insider推荐的美国顶尖私立高中学生必读书单

下一篇

德国留学新生数量超过英美 毕业后能就业才是真的关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