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诞生于2009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首届赛事,旨在推动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并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提供选拔平台。经过16年发展,其影响力已渗透至升学、就业等多领域:
升学优势:决赛获奖证书被清华、北大等高校纳入推免评价体系,成为保研“硬通货”;规模增长:2025年预计覆盖高校超1200所,较十年前增长3倍;社会价值:竞赛内容与考研数学高度契合,被考生视为“最佳练兵场”
参赛对象与组别设置
数学专业类
A类:限定具有数学一级博士点或学科评估B-以上高校(如北大、复旦等)的数学专业学生;
B类:其他高校数学专业学生(代码0701)。
非数学专业类
A类(理工类):专业代码为07(理科)、08(工科)的学生,如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B类(经管文史类):经济、管理、文科等非理工科学生。
考试内容解析
非数学专业类
初赛:仅考高等数学(函数、微积分、级数等);
决赛:高等数学(80%)+线性代数(20%)。
数学专业类
初赛:数学分析(50%)、高等代数(35%)、解析几何(15%);
决赛分级:
低年级组(大一、大二):初赛内容 + 常微分方程(占比15%);
高年级组(大三、大四):低年级内容 + 实变函数、概率论等高级课程(选3门,占比≤50%)
2025年新动态赛程安排
初赛:2025年11月8日(周六)上午9:00–11:30;
决赛:2026年3月底或4月,由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联合承办
名额分配改革数学A类高校享单列名额: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A+的7所高校(北大、清华、复旦等)额外分配100个决赛名额;
动态调整机制:各校报名人数每增加40人,可多获1个决赛名额(上限5个);
报名时间及费用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各校截止日或有差异,详询教务处);
费用:100元/人(由学校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