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某书上又流出一篇香港永居家长的投诉信,主题为《关于DSE自修生资格造假及教育公平问题的紧急诉求》。
这是继早前香港本地家长的第一封投诉信之后,曝出的第二封投诉信。
目前无法查证该投诉信真伪,但一看内容,让人瞳孔地震!
下面是帖子原文(不代表本号观点):
主题:关于DSE自修生资格造假及教育公平问题的紧急诉求
尊敬的香港教育局局长、考评局主席、特首办负责人:
您好!
本人为香港永久居民,长期关注本地教育发展及公平性议题。近日得悉内地补习机构「XX」透过其微信公众号宣称,288名报读其课程的自修生考生中,285名获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三大」)录取。
经初步查证,该等学生均以「自修生」身份报考2025年DSE(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但据规定,自修生报考须提交学籍所在中学开具的「在学证明」,而公开资料显示,此类学生全年于补习机构上课,并未实际就读于提供证明的学校。此举已涉嫌违反诚信原则,严重破坏DSE报考的公平性,并直接导致本地学生因学额被挤占而滑档,现恳请各有关部门正视问题,采取紧急行动。
一、问题核心:自修生资格造假,破坏教育公平
根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DSE报考规章》,自修生报考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持有香港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如中六毕业生);
2.现正就读于香港学校(须提交学校开具的「在学证明」);
3.其他符合资格的非在校人士(如离校超过一年者)。
然而,「XX」机构公开的案例中,大量学生的「在学证明」所属学校与其实际就读情况明显矛盾:学生全年于补习机构参加「全封闭式冲刺班」,却仍由某正规中学开具在学证明」。若证明属实,则学校涉嫌违规开具不实文件;若证明不实,则学生及机构已构成伪造文件、欺诈报考,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71条「伪造文件」罪。
更严重的是,此类「人籍分离」的自修生大量涌入DSE考场,直接挤占本地学生的大学学额。据2025年DSE结果显示,本地考生录取三大学的比例较往年显著下降,部分学生因分数达标却滑档,失去升读心仪学科(如医科、牙科)的机会。而「XX」机构学生中,更有12名获港大牙科录取、6名获港大医科录取(据该机构公众号披露),相关学科向来是本地学生的热门选择学额竞争极度激烈。若此类「假自修生」持续涌入,将彻底破坏DSE作为「本地学生升学主渠道」。
二、现行政策不足,亟需纠偏与强化
教育局于7月31日公布「遏制高考移民」政策,虽关注到外来考生滥用自修生资格的问题,但设置「过渡期」的安排仍存漏洞:
2025年DSE结果已显示,「假自修生」对本地学额的侵蚀,导致2025年已有数百名本地学生因学额被挤占而失去升学机会;
若2026年继续保留过渡期,将形成「恶性循环」,更多机构可能钻政策空子,组织「空挂学籍+补习冲刺」的「应试团队」,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公平。
三、具体诉求:彻查造假、保障公平、杜绝后患
为维护DSE的公信力及本地学生的权益,现提出以下三项紧急诉求:
1.取消2026 届DSE 自修生「过渡期」,或为「假自修生」单独设立学额池
立即废除2026年DSE自修生报考的「过渡期」安排,要求所有2026年自修生须于报考前提交经核实的「在学证明」(需学校校长签署并加盖校印,并附学生出勤记录、校内考试成绩等佐证文件);
若暂无法即时取消过渡期,则请教育局联同考评局为2025年已被录取的「可疑自修生」设立独立「补习机构考生池」,明确其不占用15,000个本地生大学学额(参考《大学联合招生办法》中「非本地生学额限制」机制)。
2.全面彻查2025年自修生报名资料,追究造假责任
(请教育局向考评局调取2025年所有自修生考生的「在学证明」及相关佐证文件(如出勤记录、校内成绩单),并向证明所属学校发函核实以下内容:
🔸该学生是否于2024-2025学年实际就读于该校(需提供校长签名的「出勤证明」及「校内考试成绩单」);
🔸该校是否为该学生开具「在学证明」时,已核实其实际就读情况(需说明开具证明的流程及审核机制)。
若核实存在「人籍分离」或「伪造证明」情况,请立即:
🔸取消相关学生的大学录取资格;
🔸向警方举报涉事学生及「XX」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追究其伪造文件、欺诈报考的法律责任;
🔸公布违规机构及学生名单,以儆效尤。
3.强化DSE自修生资格审核机制,杜绝后患
修订《DSE报考规章》明确规定「自修生」须提供「学校签署的出勤记录」「校内考试成绩单」等佐证文件(而非仅「在学证明」),并要求学校对证明内容负法律责任;
联合考评局建立「自修生资料库」与教育局学籍系统实时比对,自动识别「人籍分离」的可疑考生;
加强公众监督,要求考评局定期公布自修生考生的地域分布、报考科目的统计数据(如医科、牙科等热门学科的自修生比例),接受社会质询。
附件说明:
随邮件附上「XX」机构微信公众号公开的「2025年三大录取名单」
截图(含学生姓名、所属学校、录取院校及专业),供各有关部门核实。
教育公平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DSE作为本地学生的主要升学途径,其公信力关乎数万学子的未来。恳请各有关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处理此事,还本地学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谢谢!
⭐再次严正声明:以上帖子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具体消息请以港府官方文件或发声为准。
老师观点:
1、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合理公平地分配利益/资源。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都逃不开这个问题,最近火的一部电影《伊甸》也是在讲这个问题。
争的是孩子的升学机会,就看港府这碗水如何端平,如何做利益/资源的取舍了。
2、大趋势是「人籍分离」的操作在内地和香港都行不通。
早前,广东省教育厅就已经重拳出击,明确要求:严禁普通高中违规跨市招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严禁“人籍分离”和“空挂学籍”!
3、我们分析的规划香港教育的大形势没变。
拿身份前置,中小幼插班前置到初中、小学、幼儿园,中四中五原本就困难,现在更困难。所以现在,一定要更早规划香港教育,而且要评估好家庭经济水平。
尽量找发源香港本土,可以全学段承接、一站式服务的机构帮助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