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短信警告数万留学生——会把你的孩子“驱逐出境”吗?

近日有消息称“数万留学生被英政府警告将被驱逐出境”,网络上出现恐慌性传播。本文基于官方与主流媒体数据,对事件来龙去脉、对华学生影响、实务风险与家长/学生应对四个维度做清晰解读,并给出可操作建议。阅读完,你会更清楚该如何判断风险、如何准备材料以及该找谁帮忙。

近日,英国内政部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向正在英学业且签证即将到期的国际学生发出提醒信息,内容强调“不要逾期居留、不要提出无理的庇护申请,否则可能被移除(deported)”。

政府方面称这次行动是一次面向若干万名学生及其家属的宣传/告知活动,目的是遏制部分人利用学生签证在课程结束后提出缺乏依据的庇护申请,从而滥用系统。

官方数据与媒体报道的口径略有差别:有报道指出已有约1万至数万名学生先后收到短信或邮件,未来将陆续覆盖更多签证即将到期的人群(规模报道中提到约13万左右的目标接触人群)。这是英国政府首次用这种直接短信/电邮方式,主动提醒大量留学生注意签证到期与庇护申请的“可疑滥用”问题。

这次行动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近年庇护申请与移民压力持续上升、公众与政策关注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政策工具之一。官方统计显示,最近一年内来自合法入境签证持有者(含学生、工作签等)的庇护申请数量明显上升;在某些年度,曾有接近或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庇护申请与“曾持学生签证”这一事实相关,这令政府关注“以留学为名、以寻求庇护为目的”的个别滥用行为对安置资源、住宿(包括酒店作为临时安置)、以及移民系统造成的压力。官方综合统计报告与政府公告对这一趋势做了说明并提供了总体数据。

政策层面的连带动作还包括:缩短部分毕业后停留(post-study work)最长可停留时间、加强签证真实性审查、以及加大对“明显缺乏依据”的庇护申请的拒绝处理力度等。这些都是更大的移民与边境治理调整的一部分。金融时报

结论先说在前面: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无需恐慌,正常学习和按照签证规定出入境的同学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也有少数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形。理由与细节如下:

政府目标是“滥用群体”,而非按规定学习的正规学生。官方与高校代表多次重申,行动目的是打击以留学为掩护、真实目的是非法滞留或提出不合理由的庇护申请的行为,不是针对遵纪守法、按课程修读并在签证期满前合法离境或申请延期的学生。

数据角度看,并非针对某一国籍单独全面封杀。虽然不同媒体讨论时会点出某些来源国在统计中占比较高(例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报道中被提及),但政府公布的总体统计并没有对所有中国学生提出特殊指控。中国学生在英长期以来总体以遵规守法、学业为主的群体形象获得大学与社区认可。PA Media

高风险行为示例(请务必避免):课程大幅缺勤且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反复更换学校且无法解释学术路径、在签证到期后不离境也不按程序申请延期、以与学习无关的虚假理由申请庇护等。这类行为更容易被系统标注为“非 genuine students”。政府短信的目的正是提醒可能处于上述风险线的个体。Sky News

家长与学生该如何判断与应对(最实操的 6 点)

下面是在英学习的学生及其家长应立即采取或确认的清单,每项都可直接操作,务求把“被误判”为问题群体的概率降到最低:

1)核对签证日期与出勤记录:确认护照与 BRP 卡(生物居留许可证)上的到期日,若签证将到期且仍需继续学业,尽早在到期前正式申请续签或转换签证类别;若课程结束,按合同安排离境或申请合规的延续路径。(证据留档:课程录取信、出勤单、导师邮件等)

2)保留学习与生活证明:包括选课记录、课堂签到、导师/项目导师的沟通邮件、实习或科研证明等。一旦被问询,这些材料是最有力的“真实学习”证明。

3)慎用庇护/人道理由:如家庭或国家确有变化且需申请庇护,请务必寻求专业移民律师指导;切忌因签证到期将庇护作为“延长居留”工具——这类案件常被列为“缺乏依据”的典型。官方也明确表示会加紧拒绝“缺乏依据”的申请。GOV.UK

4)遇到短信/邮件通知如何回应:收到Home Office或学校有关签证的短信/邮件,首先核对发信来源是否为官方渠道(例如gov.uk、或学校官方邮箱);如有疑问,可联系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或UKCISA等机构求证与咨询。UKCISA 已就此事件发布公开说明并提供学生指引。ukcisa.org.uk

5)保持与学校沟通,不要“断线”:学校有责任配合国际学生的签证合规事务。若学生出现学习中断或签证问题,第一时间与学校的国际学生服务/生师沟通,获得官方证明或解释信。

6)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机构:当出现复杂的签证问题或被要求提交额外证明时,应及时咨询有英国移民法经验的律师或可信赖的留学服务机构,避免在非专业指导下做出可能影响签证结果的操作。

对留学申请与规划的长期启示

这次事件提醒我们:签证合规与留学真实性是长期的、制度性的关注点。对家长与留学申请机构来说,有几点需要在日常规划中常态化操作:

选择有良好签证记录与监管合规的学校/项目:学校的签证良率、课程完成率和国际学生支持是重要考量因子,避免选择“高风险”的院校类别。

提前做好毕业/学业后的路径设计:例如若计划毕业后在英工作或继续深造,提前了解并准备好转换类别所需材料,避免到了最后关头仓促应对。

强调学术与实践结合的背景构建:真实且有价值的研究、实习、课外项目,既能提升申请竞争力,也能作为遇到签证质疑时的重要佐证。

建立合规应对预案:包括紧急联系人(学校国际处、律师)、材料电子/纸质档案备份、标准化的出勤与成绩记录流程等。

常见问题速答(FAQ)

Q1:我孩子刚刚收到类似短信,是不是马上要被驱逐?

A:不是。短信/邮件主要是一种提醒/威慑手段,官方并非对所有收到消息的人立即执行驱逐。关键看个人是否存在逾期居留或提出“缺乏依据”的庇护申请。收到信息后请按上文的实操清单核对并保存相关材料,必要时向学校与专业律师咨询。Sky News

Q2:如果孩子在英国遇到真实风险(例如回国有生命危险),还能申请庇护吗?

A:英国作为签署公约的国家,会对真正符合难民或人权保护条件的申请给予保护。但这类申请需要充足且可信的证据,流程复杂且专业性强,务必通过专业律师提供支持。官方也表示会对真正的难民给予支持,同时打击“无理由”滥用。

Q3:学校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拒绝继续录取在读学生?

A:学校通常不会因为政府的提醒而无端拒绝已在读的守规学生。相反,学校有责任协助国际学生处理签证问题。若学校接到官方询问,会按照法律与内规处理个案。请保持与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沟通。

结语与我们能提供的帮助

总结一句话:这次“短信/邮件警告”是一项面向高风险滥用群体的政策工具,而不是对所有留学生的全面打击。大多数遵规守法、按学业计划行事的中国学生无需惊慌,但依然要提高合规意识,留存学习证明并与学校保持沟通,以备不时之需。

签证到期前合规性检查与续签材料准备;

院校与专业选择评估(优先考虑签证记录良好的项目);

在英突发签证/法律问题的应急咨询与律师对接;

申请文书与背景提升规划,帮助建立可被移民/院校认可的学习与实践路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比利时根特大学招收全奖博士

下一篇

开学半月成绩告急?美高新生的四大‘学术困境’与‘破局之道’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