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专业?如何围绕目标深入探索?……无论是初入校园,还是即将面对申请季,似乎每个学子都希望自己能不必面对迷茫,找到完美的答案。
2025届毕业生张心源的回答不太一样:英美双申,四个横跨文理的专业大类,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帝国理工学院的橄榄枝。
申请顶尖大U一定要目标明确吗?三心二意的好奇心怎样在领科开花结果?让我们一起回顾张心源并不一以贯之的探索之旅,找到答案!
PROFILE
张心源Lyn
2025届毕业生
选课:高数、物理、生物、经济、文学、数学、中文
获得Offer: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帝国理工学院 生物医学与管理(四年制)
Q、你的申请覆盖了很多专业,这并不常见。
广泛的专业探索会影响录取结果吗?
Lyn:高中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探索,原本就是一个过程,我不觉得广泛探索对专业的专一程度会影响录取结果。当然,如果时间充分,深度探索某一个专业,也许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美本申请里,十个活动我填的满满当当。我不为自己的“迷路”而羞愧,因为不加修饰的活动列表是最真实的我。
十年级我想学兽医,于是拿着自己稚拙的简历跑到家附近的每一个兽医院,希望能争取到实习机会;白天实习,晚上上康奈尔的线上夏校继续探索兽医。同时那个暑假我又对环境经济相关的课程很感兴趣,于是跟着康奈尔的教授撰写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虽然是发在一个投稿者大多数是高中生和大一大二本科生的期刊上)。
十一年级的夏天,我意识到我需要一些更有逻辑更实用的学科提高能力,于是我又上了JHU的数据分析的夏校,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四年里,我参加的竞赛涵盖了数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还包括了John Locke与NYT写作竞赛。
参加模联、去宠物医院做义工,都是张心源生活的一部分
Leo
资深升学指导
作为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我和张心源同学的接触都围绕着她的兴趣、她的热情、她的目标和她的申请。在和她的各种话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她对生物炙热的好奇,对生物之外周边事物的细致的洞察,也让我觉得她一个多元的人。多元的人,不会将自己禁锢在一个特别的领域,而正是这种多元也赋予她多元思考的能力的人。
张心源是一个英美双申的学生,同时得到了英国帝国理工和美国密歇根安娜堡大学的青睐。帝国理工看到了她的专业素养,密歇根大学看到了她专业素养外的多元。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够推荐她去哪,只是希望选择一个最适合她的地方。最后,她选择了适合自己多元发展的地方——美国。我为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去处感到高兴。
另一个令我钦佩的是张心源的坚韧和自信。一个多元的人自然就会面对多元的任务,也会面对多元的挑战和挫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她始终能够保持积极主动,更培养了能够实现多元发展的潜力。在她身上总能看到很多很多可能。我希望她能享受未来的大学生活与多元的土壤,期待接触一个更加优秀的她。
申请季中,美国我同时申请了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哲学这三个大类;英国申请中我选择了生物医学。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在尽我所能的努力下,我都被还不错的学校的录取了。平衡专业探索和学习其实还蛮难的:夏天对我来说是最辛苦的,托福,SAT,各种各样的活动;我时常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但是好奇心就是繁忙日常中唯一的解药。探索不同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爸爸妈妈和朋友们始终在我疲倦的时候给我情绪价值和鼓励,让我继续坚持探索。这个暑假,虽然申请结束了,我依然在探索的路上——我参加了Car-T细胞相关的科研,同时探索了人机交互,和小组一起写作有关虚拟宠物的论文。
这个暑假,张心源参加的科研活动
Q、天赋、努力、心态在你的专业探索中
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Lyn:其实我高中四年下来,很多次努力都没有得到正反馈。我经常走到一个教室里,然后几乎所有人都比我聪明;我来到某个活动里,几乎所有人都有着更好听的口语和更快的反应。Peer Pressure经常让我偷偷破防。我也会灰心,但是放弃是我绝对不想选的事情。
申请季也是一样的。ED1和ED2都是脆拒;EA轮次拿到的学校只有保底中的保底;帝国理工也是到了三月底才给我。但我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我能做的就是等。我有着很奇怪的自信,我觉得我行。我觉得无论失败多少次,我都能坚持下去。高中四年受到的挫折数不胜数,但我一点也不害怕;我已拥有大心脏。我不再害怕风浪,因为我正在学习航海。
热爱运动的张心源
Summer
物理老师
四年的相处,在我眼中Lyn是一个非常乐观、偶尔迷茫、但持续努力的女孩。她珍视友谊,待人亲切。她总是给我们一种松弛的、随心所欲的状态,但她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想法和规划。坚持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Lyn!希望你在未来能够不忘自己的初心,继续保持快乐,保持乐观,勇敢前行!
我不会去细想我的坚持是否有意义。但哪怕每天晚上只睡五六个小时,第二天的我依然会用饱满的精神去做每一件事,在晚上八点准时到健身房。第一次接触环境经济的课题的时候,我真的什么也不会。但我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最后以全班第二的成绩拿到教授真诚的推荐信。
重要的不是起点在哪里,而是我一定会到达我想去的终点。
张心源与小组共同写作的论文
Q、四年前,是什么让你选择了领科?
领科有哪些你喜欢的地方?
Lyn:四年前选择转轨是因为中考考得不尽如人意。当时爸妈给我报名了不止领科一所国际学校,但最终选择入读领科,也许是因为直觉这里最适合我。
体制内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坚韧的人,面对课业压力我不曾放弃;领科给了我好奇心和探索的能力,让我更好的去了解世界。领科的生活给了学生相对高的自由度,不同的课程组合给不同的学生独特的高中体验。就比如我:我的选课组合是高数、物理、生物、经济、文学;其它A Level学校也许开不出文学,但领科给我们提供了学文学的机会。与此同时,老师们都很有活力,交流非常顺利。
张心源和领科老师们
Ashley
生物老师
四年的陪伴转瞬即逝,你在高中阶段的成长令人欣喜。你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在不同领域的尝试展现了你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希望你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继续怀揣勇气与热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我都相信你会用心去走、走得踏实。愿你的探索之旅始终充满光亮,愿你眼中的世界永远广阔而精彩。
领科的学习氛围很好,无论是“卷王”还是“斜杠青年”,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与和自己合得来的人相处。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即便生活方式和想要走的路不同,比起带朋友上路,领科给我们提供了在自己的路上遇见朋友的机会。如果想学习,图书馆里的座位永远是爆满的;如果想享受闲暇的片刻,那么咖吧就是最好的调味品;如果想运动,两个室内体育场、网球场和足球场给运动健将们提供了挥洒汗水的机会。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最终都能Fit In,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张心源和好朋友史璐宁
史璐宁获得了牛津大学物理专业的预录取
Q、分享一些关于学习、生活的经验吧!
Lyn:学习上我能给的建议就是尽量少考前抱佛脚,我高中四年就经常抱佛脚。规划好课程进度,张弛有度,考前才能不焦虑。生活上的经验的话,就是要多运动,好好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的时候我压力特别大,去健身房出出汗就好了。同时,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认知水平。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享受高中的生活,多一些欢笑,少一些泪水,去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他们的长处。我高中的遗憾就是没能更多地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排球队、飞盘队。校队里的友情很真挚,就像少年漫里那样。
我很幸运,高中四年有爸爸妈妈的支持,也找到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寻求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的支持,不要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毕业典礼上的张心源和班级同学们
同时,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善待自己,不要太多地逼迫自己。人生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不要给自己下定义,休息一下挺好的。有的时候太过透支自己,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所谓“有意义”的事情上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生命的体现。
春天应该看看樱花;夏天应该抽个时间跟朋友们一起去看看日出和日落,找个公园听一听鸟叫蝉鸣;秋天应该跟朋友们捧着奶茶看看落叶,逛逛黄金城道;冬天,圣诞节的长假,应该出去旅旅游,或者逛逛圣诞集市。
或者哪怕什么也不做,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或者蹲下看流浪小猫吃饭,也可以。这些时间其实都是在给自己充能,让你拥有更多的能量面对生活。人类生命的魅力就在于和其他一切事物的互动,尽情地做一些“没意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