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申请资格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最新招生简章,申请博士学位课程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毕业于认可的大学,获得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
2.毕业于认可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荣誉等级不低于二等;或
3.具有同等学历(需经过学校审核认可)
学术要求
·平均成绩达到B以上;或GPA达到3.0以上(满分4.0)
·对于按照百分制计算成绩的学校,要求成绩达到80%以上(含80%)
·具有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或相关领域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语言要求
申请者需满足以下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完成以英文为授课语言的学位课程;或
2.雅思(学术类)成绩不低于6.5分;或
3.托福成绩不低于550分(笔试)/79分(网考)
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CV/Resume)
2.成绩单(Transcript)
3.英语成绩证明
4.两位推荐人的联系信息
申请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项目采用滚动招生制,建议申请者尽早提交申请。2026年秋季入学申请通常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截止日期为2026年5月30日(招满即止)。有意向的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成绩单、英语成绩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
学费与奖学金
博士研究生学费为人民币11.5万元/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优秀博士申请者提供丰厚的全额奖学金,覆盖学费并提供生活津贴,主要包括:
· Base Fellowship:税前6,000元/月
· Merit Fellowship:税前4,000元/月
·优秀申请者有机会获得更高额度的奖学金,如Dean Fellowship(15,000元/月)等
02、教授研究方向
董教授(Charlie Y. DONG)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副教授,同时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RSC Fellow)和国际膜材料学会会士(IAMM Fellow)。他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团队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方向:
1. 膜材料与膜技术
董教授团队专注于开发新型膜材料,尤其是陶瓷基膜、金属有机框架(MOF)膜和碳基复合膜。研究成果包括:
·超稳定陶瓷基MOF膜的设计与制备
·缺陷工程调控的MOF膜制备技术
·超疏水碳纳米管网络膜的开发
·陶瓷-碳复合Janus膜的创新设计
2. 水处理与海水淡化
团队在水处理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特别是:
·高盐度水的膜法脱盐技术
·前向渗透膜处理技术开发
·油水分离膜技术
·电增强分离技术
3. 能源应用
在能源领域的研究包括:
·固态氢存储材料开发
·压力延迟渗透膜用于水-能源系统
·太阳能热膜蒸馏技术
4. 人工智能在膜科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董教授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膜科学研究:
·机器学习辅助膜性能预测
·AI驱动的高性能材料开发
·膜分离过程的智能优化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董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发表的文献,以下是几个具有前景的创新研究方案:
1. 可编程响应性MOF膜系统的开发
研究思路:设计可对外部刺激(如pH、温度、光、电场等)产生响应的智能MOF膜材料,通过分子级精确调控孔道结构和化学环境,实现对特定离子或分子的可控分离。
技术路线:
·合成含有光/电/pH响应性配体的MOF结构
·在陶瓷载体上制备具有可控缺陷的超薄MOF膜
·开发原位监测膜结构变化的表征技术
·建立膜性能与分子传输机理的构效关系
应用前景:可用于高精度分离、可控释放系统、智能水处理等领域,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
2. 仿生界面设计的高通量抗污染膜材料
研究思路:从自然界生物表面(如荷叶、鲨鱼皮、贻贝等)获取灵感,设计具有微纳米级结构的膜表面,结合特殊的化学修饰,实现超低附着力和自清洁特性。
技术路线:
·开发具有特定微纳结构的陶瓷模板
·引入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构建仿生界面
·通过表面能工程调控水/油/固界面相互作用
·建立动态抗污染机理模型并指导材料优化
应用前景:可大幅提高膜处理技术在高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效率,延长膜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3. AI辅助设计的高性能锂提取分离膜系统
研究思路:利用机器学习和高通量计算方法,预测和设计最适合选择性提取锂离子的纳滤膜材料,解决传统膜在复杂盐水体系中选择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路线:
·构建膜材料-性能数据库并开发预测模型
·利用材料基因组方法筛选潜在膜材料
·开发可大规模制备的纳米复合膜
·在实际盐湖卤水和海水中验证锂提取效率
应用前景:可有效解决锂资源短缺问题,为电池产业提供可持续的锂资源,同时实现废水中金属资源的高效回收。
4. 光-热-电协同驱动的多功能膜蒸馏系统
研究思路:开发集光热转换、蒸发和膜分离于一体的复合Janus膜结构,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脱盐和水处理,同时集成热电转换模块回收余热发电。
技术路线:
·设计光热高效的碳基复合材料
·开发具有特殊湿度梯度的Janus膜结构
·集成热电转换材料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优化系统结构设计,提高水通量和能效比
应用前景:为缺水和缺电地区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水处理解决方案,同时实现能源的部分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