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研
招生要求
南洋理工大学(NTU)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招收博士研究生,有以下招生条件:
· 学历要求:申请者需持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且成绩达到二等一级荣誉学位(Second Class Upper Honours)或同等水平(如GPA达3.2以上)。
· 语言要求: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国际申请者,需提供良好的TOEFL或IELTS成绩。如能提供证明材料表明大学期间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可申请豁免此要求。
· 考试成绩:虽然GRE成绩不是强制要求,但提供满意的GRE成绩将增加录取机会。来自印度的申请者可以用GATE(Graduate Aptitude Test in Engineering)成绩代替GRE。
· 研究能力:申请者需具备在所申请研究领域开展研究的能力。
· 申请时间:每年有两次入学机会,分别在8月和1月。
· 学习方式:博士生可以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方式就读。
· 课程要求:博士期间需完成至少18个学分的课程学习(相当于6门课程)。
· 奖学金机会:表现优异的候选人有机会获得研究奖学金或财政补贴(针对特定工业项目)。南洋总统研究生奖学金(NPGS)是该校最负盛名的奖学金,为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学费和生活津贴。
研究方向
Prof. Amer Mohammad Yusuf Mohammad Ghias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同时担任能源研究所(ERI@N)可再生能源集成与微电网集群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高功率密度宽带隙变换器: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的电力电子应用,提高电力变换效率和功率密度。
· 多电平变换器:
- 容错变换器:研发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力电子系统,即使在某些组件失效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 先进调制技术:优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提高系统性能
· 新型变换器拓扑:设计创新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满足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需求
· 柔性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电:研究大规模电力传输技术,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
· 微电网:
- 混合储能系统:整合多种储能技术,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 先进控制方法:研发智能控制算法,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Prof. Ghias在这些领域已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特别是在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和电压平衡技术、容错变换器和微电网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Mason博士有想法
基于Prof. Ghias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高质量可行的创新研究计划:
1. AI辅助的多电平变换器容错控制策略:将深度强化学习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开发适应性强的容错控制算法。该研究可实时检测电力电子系统的异常,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大幅提高系统可靠性。这一方向特别适合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的电力供应系统。
2. 混合储能系统的协同优化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储能设备(如锂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等)的特性差异,设计多时间尺度的能量管理算法。通过综合考虑储能设备的寿命、效率和成本,实现系统性能的全局优化。该研究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下的电力波动问题。
3. 基于宽带隙器件的高功率密度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利用SiC/GaN等宽带隙半导体器件的高频特性,开发模块化、可扩展的新型多电平变换器。通过创新的热管理和EMI抑制设计,突破传统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限制,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更紧凑高效的电力转换解决方案。
4. 微电网群协同控制与能量交易机制: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多微电网协同运行策略,设计公平高效的能量交易机制,同时开发分布式控制算法保障整体系统稳定性。这一研究将为未来分布式能源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撑。
5. 面向海上风电的高可靠性HVDC传输系统:针对海上风电特殊环境,研发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和高可靠性的HVDC传输系统。重点解决海洋环境下电力电子设备的防腐、散热和抗雷击问题,并设计适应性强的控制系统应对复杂海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