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余所名校文科博士大面积停招 博士申请何去何从?

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因“芝加哥学派”声名远扬,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批评经典范式的发源地,堪称全球思想高地。

然而近日,该校艺术与人文学院宣布暂停 2026 - 27 学年全院博士项目招生,涉及艺术史、电影与媒体研究等多个学科;社会科学学院也停招了人类学等四大博士项目。校方称,因资金压力,学校将重组合并文科院系,削减 2026 - 2027 学年博硕招生。

无独有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美国顶尖高校近期也宣布暂停部分博士招生计划(多数预计 26、27 年秋季恢复申请)。这些院校停招的博士项目涉及教育、艺术史等十余个领域,多为文科博士项目。

各校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资金短缺。奇怪的是,花钱少、能自负盈亏、不依赖昂贵大楼和庞大科研设施的人文社科博士,却成了首批被“优化”的对象,如同企业裁员中的边缘员工。

有芝大教授认为,这不仅是减少博士生数量的问题,更意味着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

由此引发思考:文科真的无用吗?文科大幅缩减的当下,还有必要攻读文科博士吗?文科的出路又在哪里?

01、文科“寒冬”的背后是时代的选择?

文科的价值毋庸置疑,然而当下文科就业形势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非文科本身的问题,而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

文科专业就业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呈现。当下,时代发展所需的生产力大多源自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科技与应用型专业。文科并非无用武之地,只是在当前时代最迫切需求的科技领域中,其作用相对不那么突出。

时代浪潮下,全球不少高校纷纷削减文科专业。国内复旦大学文科招生缩减至 20%,国外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也未能幸免。牛津大学部分人文社科专业申请人数持续下降,哲学、古典文学等专业备受冷落;剑桥大学则调整学科布局,削减了艺术史、人类学等专业的招生规模。

这一现象背后有诸多原因。一方面,经济形势不佳,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校不得不紧缩教育经费,同时生源也在减少。文科专业相较于理工科,经济回报不够明显,因而成为优先裁减的对象。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就业市场,高校纷纷将资源向计算机、数据科学等热门理工科专业倾斜,文科专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还被打上了“不实用”“过时”的标签。

然而,文科真的“无用”吗?有人认为文科不实用,但实际上,无论是对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文科专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长远价值,如培养批判性思维、传承文化等。不少同学出于对文科知识的热爱与追求,选择继续深造文科。只是这种价值难以用量化或普世指标来衡量,也难以在短期内显现。

倘若削弱文科,社会可能会陷入“只懂技术、缺乏人性”的困境。真正的文明社会,科学技术如同钢筋,支撑起社会的大厦;文科艺术则似浇灌的水泥,让社会更加稳固且富有温度。

因此,并非文科本身无用,而是落伍的文理对立的二元思维需要摒弃。理想与现实总有冲突,当下我们更应探讨的是如何让文科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思考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科人才。

02、文科还有必要读到博士吗 ?

在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学历持续“内卷”的大环境下,不少人觉得仿佛只有读博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然而,读博绝不能只是出于“迫不得已”的选择,而应该经过“深思熟虑”。

《自然》杂志 2023 年发布的一项针对英国研究生学位持有者的研究显示:即便都读到了博士阶段,理工科博士的薪资水平相较于文科博士仍更具竞争力。而且,在法律、经济等文科社科专业中,拥有硕士文凭且具备工作经验的同学,反而能获得更高的终身收入。

从就业层面来看,商科管理方向、艺术哲学、教育学、新闻传播、软社科、策展以及心理教育类等专业读博或许并非真正的“刚需”。

这些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多数并不强制要求求职者拥有博士学位,像市场、管理、品牌类岗位就是如此。而且,高校教职市场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博士数量远超岗位数量。此外,产业界还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博士过于学术化,不够接地气、不实用。

阶段 / 职业类型 平均薪资(USD/年) 来源与说明
博士在读生(stipend) $20,000 – $30,000 博士在读生的助学金通常在这个范围内。
博士后(Postdoc) $42,000(中位数) 据美国国家博士后协会,博士后中位薪资约为 $42,000。其他来源估计范围为 $61,000–$72,000
讲师(Lecturer) ~$70,000 讲师(非终身教职)平均薪资约为 $70,000
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75,000 – $85,000 起始正教授职位薪资通常在此区间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90,000 – $101,000 晋升后薪资水平在这一范围
正教授(Full Professor) $115,000 – $130,000+ 平均在此区间,优秀者更高。reddit上提到:“...leading research university... about $150,000—and more than $200,000 at the top ones like Columbia and Harvard.”
总体文科博士持有者(含非学术领域) 中位数 $80,000 2019年全职文科博士的中位年收入为 $80,000
所有博士学位综合中位数 ~$104,000 所有博士平均中位收入约为 $104,000
文科博士(Payscale) ~$80,000 Payscale平台显示文科博士平均基本薪资约 $80,000

@美国文科博士各阶段薪资

03、文社科专业读博问答

作为文社科专业的学子,还需要读博吗?如果你对读博心里没有结论,我们这里准备了几个“问答”来帮助你进行判断。

读博灵魂第一问:你为什么选择读博?

在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之前,人们通常都会结合未来发展规划来考量,原因不外乎几种:或是出于对学术的由衷热爱,渴望在学术领域深耕;或是面临更现实的状况,比如硕士学历难以让自己找到理想工作;又或是本科毕业后想出国深造,却无力独自承担留学费用。

然而,你是否真的深入探究过,国外的博士发展路径是否与自身情况适配?是否了解读博之后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可供选择?文科博士的申请难度究竟有多高呢?

读博灵魂第二问:你了解你的专业博士在美国/

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对同学的多语言要求吗?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博士的考察要求和学习方向各有侧重,学习时长、学制安排以及奖学金政策等,都需要结合自身需求来考量并做出选择。另外,部分文科专业要求申请者具备多语言背景,所以在申请前一定要再次确认并做好相应准备。

外语应用能力:计划读博的话,除了英语,还需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国家学习1 - 2门外语。要达到能掌握基本语法,借助字典查阅就能阅读学术文献的预期水平。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 若从事东亚研究,需学习日语、韩语、蒙语、藏语、满语;
  • 若投身中东研究,则要掌握阿拉伯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普什图语。

读博灵魂第三问:读博之后你考虑回国还是留在

海外发展?你了解你的专业博士毕业后的

就业情况吗?

选择读博并踏上学术之路,最终还是要落到就业这一现实问题上。倘若读博之后,就业方向依旧难以达成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读博不过是暂时逃避“失业”的一种无效方式。

相反,若能提前了解读博后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形势,在读博期间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前规划、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想要申请的小伙伴要开始着手准备啦!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申博的同学~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马来西亚留学一年多少钱?2025最新费用明细+省钱攻略!

下一篇

英国私立学校学费|为什么今年这么贵?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