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招生要求
1. 基本申请条件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最新招生政策,申请物理系博士项目的学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获得认可高校的学士学位,且成绩优异;或拥有一年全职(或两年兼职)的研究生学习经历
·具备物理学或相关领域的良好学术背景
·具有较强的研究潜力和创新能力
·满足英语语言要求(如果申请者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且其获得的学位或同等资格的授课语言不是英语)
2. 奖学金与资助
HKUST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支持:
· 研究生助学金(PGS):每年约HK$225,120(约US$28,860),覆盖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学费和其他开支
· RedBird博士奖:第一年获得HK$40,000(约US$5,130)的新生奖励和第一年学费减免,之后每年可获得HK$20,000(约US$2,560)的学术优秀奖
·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获选者每年可获得HK$340,800(约US$43,730)的奖学金,为期四年,以及每年HK$14,200(约US$1,820)的会议旅行津贴
3. 项目要求
·博士生需要在前两个学期内完成至少12个物理系研究生课程学分
·必须通过博士资格考试(QE),包括书面报告和口头考试,最多允许两次尝试
· 正常学习期限:持有相关领域研究型硕士学位的学生为三年;无相关领域研究型硕士学位的学生为四年
2026/27学年博士项目申请已于2025年9月开始,有意向的同学请提前准备申请材料,争取获得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的支持。
02、教授研究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和化学系的潘鼎教授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主要从事计算物理、材料科学、水科学、深部碳循环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潘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物理与材料科学
潘教授团队主要开发和应用计算及数值方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理解和预测液体、固体和纳米结构的性质和行为。通过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辅助,他们致力于解决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紧迫基础科学问题。
2. 水科学研究
潘教授在极端条件下水的介电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的团队探索了高压高温条件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变化,这对理解地球深部水的行为至关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等顶级期刊上。
3. 深部碳循环
潘教授对地球深部碳循环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的团队发现二氧化碳在地球深部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活跃,这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他们的研究表明,地壳、地幔和地核储存了超过90%的地球碳,这是过去研究中较少关注的部分。
4. 清洁能源
潘教授还致力于清洁能源相关材料的研究,包括纳米材料的设计和优化。他的团队通过计算模拟开发新型材料,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潘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前景的创新研究计划:
1. 纳米限域环境下碳捕获与转化机制研究
最新研究表明,在纳米限域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比在体相溶液中更活跃。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是设计和优化纳米多孔材料,用于提高碳捕获和矿化储存的效率。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碳封存技术,为减缓全球变暖提供新思路。
2. 利用机器学习优化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结合潘教授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可以探索利用无监督学习技术揭示极端条件下水溶液中的复杂反应机制。通过开发能自动识别反应途径的高效计算方法,可以在不依赖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发现未知反应机理,这对于深入理解地球深部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 量子计算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将量子算法应用于解决传统计算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材料系统模拟问题成为可能。一个创新的研究方向是开发量子计算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高温超导体、拓扑材料等量子材料的精确模拟,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发现提供理论指导。
4. 深部地球流体中生物分子的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基于潘教授团队最新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的研究,探索地球上地幔条件下C-H-O-N流体中生物分子的合成与稳定性研究,这不仅对理解地球深部生命起源有重要意义,也可能为新型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