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美国大学‘专业取消潮’全面来袭选什么专业?

专业说没就没的时代,突然在美国高校降临了。

过去,美国大学是否取消某个专业,主要由学校自己决定,政府干预有限。

然而,2025年开始,这一规则正在被彻底改写——一场由州政府主导的“专业淘汰潮”正在席卷美国高校。

01、州法落地,人文社科首当其“削”

印第安纳州州高教委员会(CHE)宣布,包括普渡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伯机构分校在内的六所公立高校,将撤销、暂停或合并五分之一的学位项目,总数超过400个。

印第安纳大学伯机构分校:暂停或合并法语、德语、俄语等外语类本硕学位,共涉及249个项目;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合并或逐步取消文学、微生物学、数学等硕博项目,共84个项目。

新规设定了“最低毕业人数”:副学士年均10人以上,学士15人以上,硕士7人以上,博士3人以上。不达标的项目,将面临合并或取消。

犹他州今年3月通过的HB 265法案直接削减了公立院校10%的州教学拨款。犹他大学随即宣布削减10个学院中的94个项目,包括中东研究、教育心理学、现代舞、市场营销、神经生物学等硕士学位。资金将重点投向生物技术、工程、“负责任AI”、护理与行为健康等领域。

俄亥俄州SB 1法案规定:任何本科专业连续三年年均毕业生不足5人,必须取消。托莱多大学已率先宣布砍掉多个人文学科,包括非洲研究、宗教研究、西班牙语、哲学等。

德克萨斯州SB 37要求高校每五年审查一次辅修和证书项目,以识别低注册人数项目进行调整。

而在没有强制立法的州,类似调整也在自发进行。

去年,哈佛本科学院砍掉了至少20个系,以及30多门秋季课程,其中人文学科受影响最大:历史与文学系重创,艺术与建筑史系和宗教研究委员会各减少3门课程。更早之前,在2012到2020年间,塔夫茨大学近一半的人文专业被取消,波士顿大学则削减了约42%。

现代语言协会执行主任Paula Krebs直言:“如果毕业人数成为硬指标,语言类学科必然首先被淘汰。”

02、AI时代究竟学什么专业更有前途?

这场“砍专业”潮引发了学术界的担忧。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官员指出,很多冷门专业虽然规模小,却承担着通识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功能。

仅凭注册人数来判定专业“生死”,无异于“闯入花园,不由分说拔除所有矮株植物”。

但无可否认,AI正加速颠覆传统学科边界。

  • 加州伯克利分校推出MET双学位,将工程与商科结合;
  • 伊利诺伊香槟分校UIUC开设一系列“CS+”和“DS+”专业,将计算机与生物、音乐、人类学等融合;
  • 卡内基梅隆的“Music and Technology”由音乐、计算机和工程联合创办;
  • 约翰霍普金斯的“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则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

这些变化与就业市场的演进息息相关。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约30%的工作将直接或间接受到AI的影响,而跨学科技能的薪酬溢价正显著上升:具备数据分析+领域知识的人才,其平均薪资比单一技能岗位高出20%-40%。

LinkedIn的《2025全球技能趋势》也指出,“复合型”职位的招聘需求增速是传统单学科岗位的1.7倍,其中最受欢迎的组合是“计算机科学+X”(X可以是生物、心理学、经济学或艺术)。

因此,这场“砍专业”潮表面上是淘汰低需求项目,实质上也是对大学和学生的倒逼:未来不再是单一专才的天下,而是能跨界整合知识、驾驭技术和理解人性的人才能在AI时代立足。

小邦有话说

对于美本申请家庭来说,这股“专业淘汰潮”提出了新的考量:除了学校排名和学科实力,还要关注州政策和专业热度之外,选择具备跨学科潜力、适应未来需求的专业更稳妥。

对于热爱人文社科的学生,也应提前了解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能通过双学位、辅修等方式保留兴趣领域。

我们正站在高等教育巨变的风口。有人看到的是人文学科的衰落,有人看到的是跨学科时代的崛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竞争优势,将属于那些既有深度,又能跨界的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三公和四校八大是什么?上海家长应该如何选择?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